资源简介 「心理游戏」期末讲座还可以玩这些有趣的活动?01.我是一面镜子游戏目的:人们常说,当你面对生活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面对一面镜子你笑,生活笑,你哭,生活也在哭。面对别人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获得别人的笑容,你首先要绽放自己的笑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你不想让别人对你绷着脸,为何要对别人绷着脸呢?家长讲座上,引导家长反思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教师培训及学生讲座上,可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遭遇”。活动规则:1.让参与者站成两排,分别为A\B排,两两相对;2.A排抽取卡片,卡片上写着一些情绪表现,比如“黑脸”、“不屑”、“嫌弃”、“不耐烦”、“兴奋”、“伤心”、“烦恼”等;抽到卡片后,对应作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3.B排站在A排对面,并根据A排参与者的动作,自由发挥,做出动作反应;4.定格动作,教师可以穿梭其中,并采访B排的参与者,为何会做出这些动作;5.一轮结束后,可以交换角色,由B排参与者抽取卡片,A排参与者做动作;6.结束后分享:这个游戏给你印象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为什么你/对方会做出这样的动作反应?本游戏给你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以什么启示 02.不要激惹我游戏目的:很多时候往往在不经意之间说出很多伤人的话,即便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他们也往往因为这些话被人误解,达不成应有的目的。而这种情况,在亲子沟通、师生沟通,甚至是生生沟通中,都会出现。游戏规则:1.3人一组进行分组,保证是偶数组,每两组进行一场游戏;2.教师告诉他们:他们正处于一场意见争辩中,比如,孩子希望先玩游戏,再写作业,而父母不同意。2.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让他们在3分钟时间内用头脑风暴的办法列举出尽可能多的会激怒别人的话语,比如:不行、这是不可能的等等;(要注意,不可以让别组“偷看”到内容哦)3.每个小组写一个一分钟的剧本,当中要尽可能多的出现那些激怒人的词语,用时10分钟。4.让一个小组先开始表演,另一个小组的学员在纸上写下他们所听到的激怒性词汇。5.表演结束后,让表演的小组确认他们所说的那些激怒性的词汇,必要时要对其做出解释,然后两个小组调过来,重复上述的过程。讨论分享:1.什么是激怒性的词汇 我们倾向于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词汇 2.如果你无意间说的话被人认为是激怒行动的,你会如何反应 你认为哪个更重要,是你自己的看法重要,还是别人对你的看法重要 3.当你无意间说了一些激怒别人的话,你认为该如何挽回 是马上道歉吗 4.这对于你日后的亲子相处中,有什么启发吗?「作业单文末领」03.找缺点/优点游戏目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亲近的人,往往只关注到对方的缺点,而忽略的ta的优点;通过游戏,试着从另外一面去了解自己身边人吧!游戏规则:1.给每个参与者派发一张作业单;一边是优点,一边是缺点;2.先让家长试着写下“你希望对方改正的缺点”,然后告诉他们,这些缺点,会给对方看;接着,让大家写下“你认为他有哪些有点”,并告诉他们,这一页不会给学生看,仅仅是作为教师的参考。3.写完后,将作业单对折撕下来,把缺点的那一页撕碎,优点的那一页保留,并放在自己孩子的桌子上;讨论分享:1.写缺点/优点的时候,感觉困难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2.今天回去后,试着每天发现孩子1个新的优点,并记录下来;「作业单文末领」04.找石头游戏目的:当我们有意认地去区别石头时,我们总能找到它的特点但是当我们在面对人的时候,又常常因为“没有注意到"而把特殊的特征混同于其他一般特性了。试想一下,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是不是忽略了每个孩子的特征呢?(家长会/教师培训适用)游戏规则:提前准备材料:与学员人数相等的石头(或其他物品)1.给全体家长一人一颗石头;2.告诉大家他们的任务:认真仔细地观察自己的石头,但是不能在上面做任何标记,重点是要认得自己的石头是什么样的;3.将石头全收上来,并当着全体大家的面将这些石头打乱混在一起;4.将石头重新放在一张桌上,请全体学员上来认领自己的石头5.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不出来也没关系,直接进入分享环节;讨论环节:1.有多少人在认领自己的石头时是非常有把握的 为什么你们能这么有把握呢 2.如何在众多石头中认出自己和别人那个有些什么相似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为什么我们认人没有认柠檬那么快速 这个游戏告诉了我们哪些亲子沟通中的准则 05.考完了,怎么办?游戏目的:无论考得好与差,都是可以的,重点在与过程,以及知道成绩后的行动。但很多学生会因为自我期待落差、担心家长责备等等因素,考后也会有失落情绪。因此心理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正面引导,尽快调整情绪,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游戏规则: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考试过后,你的情绪是怎么样的?2、面对这些情绪,大家都会有哪些排解的方法呢?10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3、结束后,教师分享考后情绪调适的励志语(可自行修改)「作业单文末领」06.成绩=?游戏目的:学生是如何看待成绩的,也会影响他们考后的状态,以及拿到成绩单后的状态;有的学生会认真分析,有的学生会一蹶不振;因此考后的心理调适,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工作哦~游戏规则:1、作业单上,分别有3栏:成绩代表什么?父母对你的成绩,有什么要求/期待吗?成绩出来后,你猜他们会有何种反应/会做什么?他们的反应重要吗?学生独自完成作业单的填写。2、小组讨论,各自对于成绩的看法(不需要分享父母期待部分)3、翻开作业单的,重新写下自己对于成绩的看法,并重新评估,父母的期待对自己是否重要,以及写下来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