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家和万事兴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家和万事兴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选必三5.1《家和万事兴》
课时安排 1节 课前准备 PPT、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单元共设两课,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分两个框题,本课为第一框题——“家和万事兴”,主要从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两方面分析构建和睦家庭的条件,并对遗弃、家庭暴力、虐待等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进行了说明。 温馨幸福的婚姻家庭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护。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夫妻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这是婚姻家庭法律的重要宗旨。了解相关家庭婚姻制度及规范,有助于我们与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建设和睦家庭。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整节课运用PPT技术,利用里面的视频、音频、计时、点名等功能,课堂中间有个环节将采用在线电话功能,发挥技术服务教学的最大功能。教学教研利用小程序调查问卷功能,学生评价将利用线下线上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功能等,更好真实反馈学生评价。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初中及高中已经学过法律的基本知识。 已有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在生活中已经在遵循和运用相关法律知识。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较为熟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强。 学习困难障碍: 理解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和责任 突破措施:在议学情境中设计议学任务,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让学生思辨,并联系实际社会生活热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家庭关系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家庭美德的引领,又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2.科学精神:全面认识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明确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正常的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3.法治意识:用法律规范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行为,追求家庭幸福,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 4.公共参与:学会运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内容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亲属关系、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权利。 难点:理解赡养的义务、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侵害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师:PPT展示全家福,让学生 猜一猜:全家福照片里都有刘雨欣的哪些家庭成员? 生:观察全家福,思考有哪些家庭关系。 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以情感为纽带,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设计意图 采用家庭照片初步感受家庭的含义,家庭关系有哪些?
教学环节(二) 讲授新课 师生活动 展示情境 刘雨欣的秘密花园: 01呱呱坠地 02三尺童蒙 03家庭变故 04初为人母 讲故事: 01呱呱坠地 我出生在九十年代,当时计划生育受到严格的控制,农村老家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因为我的出生,父母被村里人嘲笑无人传宗接代,都劝父母再生一个男丁。也有人安慰我的父母说,说女儿好养活,不用读多少书,大了就早点嫁出去。 议学探究: 如果你是雨欣的父母,对于这个问题你会如何解决?对于已经降临的女儿,你会如何处理? 02三尺童蒙 到了读书的年龄,父母为了给我创造更好地生活条件,去了外地打工,我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和外婆一起生活。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有高年级的学生挑逗我,用脚踹脏了我的书包,并抢走了我的书包,生气的我直接揍回了他们,可惜没打赢。我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外婆,外婆同我找到他们,狠狠用言语训斥了他们,并要回了书包,我很开心。但很快外婆就把此事告诉了我的父母,他们不仅没有安慰我,还特意在电话里对我打人的行为深深得批评了一番,我生气得没有搭理父母和外婆。 议学探究:如果你是家庭调解员,你会如何化解此次家庭矛盾? 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请你扮演父母,给予正确引导。 03家庭变故 在我成年后的某一天晚上,母亲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整个家庭都悲痛欲绝。外婆因为失去了她唯一的女儿而变得一蹶不振,我也不知如何抚慰。一年后我的父亲经他人介绍,认识了一位阿姨,父亲希望他的后半生可以和这位阿姨一起度过,我的内心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议学探究:1.请你来出谋划策,为雨欣的外婆提供一份保障。 2.对于父亲的选择,雨欣该作何回应? 04初为人母 步入婚姻殿堂的我,很快就迎来了可爱的小家伙,幸福悄悄来开门。但繁重的教学压力,让我每天又是那样忙碌着。每次在电话那头,父亲都会提到有时间可以回家看看,或许有些亲情我确实忽略了…… 议学探究:雨欣该如何实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 不和谐之声 邻居老奶奶年近八旬,为人热情大方。儿子常年在外,和自己的儿媳妇生活在一起,共同照顾其孙。“她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骂我,摔过手机,还把我卧室的门给拆了,我都没法好好休息……”这天邻居老奶奶又和我抱怨,并且向我求助,我该如何帮助她呢? 议学探究:请给予邻居老奶奶一份法律援助。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①通过具体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从整体把握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本课老师的教学思路。 ②通过第一人称虚拟故事的讲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角色互换思考你是父母会怎么做?促进嘘声思考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和教育义务。 ③通过再现真实的家庭矛盾,引发学生共鸣,问题创设:如果你是家庭调解员,你会如何化解此次家庭矛盾?比较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巧妙引出父母的监护职责的相关知识点。 ④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呈现,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感悟父母的用心良苦,理解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⑤通过家庭变故对外婆和父亲的影响引出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和敬老是义务的相关知识点。 ⑥通过创设初为人母后的情境,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引发的矛盾,让学生思考对父母的义务有哪些? ⑦通过邻居老奶奶被儿媳妇虐待的侵权事件,请同学们给予邻居老奶奶一份法律援助来巧妙引出家庭成员内侵权现象及其法律责任。
教学环节 (三) 情感升华 师生活动 师生情感诵读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小时候,你是我的依赖 长大后,我是你的依靠 无论你变得多老 我都会握紧你的手 陪你慢慢老……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诵的形式,加上背景音乐,既能高度概括本节课地重要知识点,又能比较好地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亮点:1.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议题、情境、活动、任务都很清晰,前后连贯性强,一案到底,教学紧凑完整。 2.素材来源于生活,接地气,从情境到知识点非常自然。 3.议题的设问比较巧妙,让学生有话说,愿意说,可议性较强,互动性强。 4.教学重难点能用技术环境展示得到了优化。 不足:1.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还没有达到预期 2.技术应用创新不够,技术开发深度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