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批评,您用对了吗——家庭教育讲座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表扬、批评,您用对了吗——家庭教育讲座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表扬、批评
——您用对了吗
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真诚地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北大学生家长看赏识
64.3%的家长认为: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不是责骂出来的,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
82.5%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经常表扬比经常批评更为重要。
赏识和认可在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它是孩子进步的催化剂。
教育基本功
表扬篇
人人都想被人喜欢和赞赏
巴奴姆效应
为什么孩子需要表扬
人在3岁之前还没有“我”的概念,直到7岁后才渐渐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雏形。
孩子经常得到鼓励、表扬,会觉得“我能行”同时会坚持好行为;
经常收到批评和否定,会有“我笨,我做不到”的自我暗示,由此限制孩子能力发挥。
无效的表扬
应付
混乱
单调
表扬讲程序
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
—— 铃木镇一
表扬孩子哪些方面
★ 肯定孩子的努力与能力
★ 具体指出孩子的潜能、优点
★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 鼓励尝试的新挑战,
★ 认可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您用过这些批评吗
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
——陶行知
不同国家的批评PK
大、小杰克是14岁的双胞胎,他们家离学校较远,开车上下学。平时因贪玩、爱睡,常迟到被批评。有天上午考试,尽管老师事先已提醒,但他们仍迟到了半小时。老师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爆胎,去修补耽误了。老师半信半疑,稍后悄悄检查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没有被拆卸的痕迹。显然,他们说谎了。假设你是老师,将如何处理?要求所有教师作答。
先当面批评,写检讨;再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然后报告家长。
幽他一默—— “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不会在路上爆胎吧!”
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
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学生讨论,引以为戒。
自己打自己嘴巴10下。
中国式
美国式
日本式
英国式
韩国式
新加坡式
91%
向真主写信,叙述事情真相。
埃及式
巴西式
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以色列式
让他们分别在两个地方写出问题答案:
a.哪个胎爆了b.维修店名c.补胎费数目
俄罗斯式
给他们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
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以小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暴露”问题,挨批自然也会心服口服。
一针见血——点明具体过失、
原因及改正方法
声东击西——公共场合
奖励篇
虫虫妈的困惑:该不该给予金钱奖励
心理学实验
A组孩子得到许诺:画得好,就给奖品,
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
三星期后,
A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绘画,
B组孩子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
物质奖励固然可以强化孩子的某些良性行为,但有可能掩盖孩子的关注点,即孩子做某件事只是对奖励感兴趣,而非对 事情本身有兴趣。
孩子喜欢的奖励方式
冰淇淋、球、图画书、特别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服、小金鱼、小盆栽……
物质奖励
与妈妈一起玩牌、野餐、旅游、去公园、讲故事、做手工、帮忙包饺子、择菜、洗东西、擦拭家具看电视电影、看演出……
活动奖励
微笑、拥抱、抚摸、亲子嬉戏逗乐、鼓掌、赞叹、表扬……
精神奖励
给金鱼喂食一周、周末可自行选择是郊游还是去串门、晚饭后可选择喜欢的活动……
权利奖励
小红旗、小红花、五角星……
替代物奖励
温馨提示
惩罚篇
因爱而惩 以教代罚
惩罚时机
1.故意犯错误,向父母示威。
2. 重复犯同样错误
3.对父母温和的说教拒绝接受
1.因缺乏知识和经验首次犯错
2. 学不会某些知识或技能时
3.孩子为满足好奇心,在探索过程中损坏物品。
4.好心做了坏事不能惩罚
5. 表现出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
惩罚形式
北大学生案例
陈莘 (跪搓板)
保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方向
后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
张颖 (丢馒头)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
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吴惟为 (一条棉背心)
北大数学学院毕业
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惩罚误区
胡箩卜加大棒要不得
积极行为不要做惩罚手段
警惕心灵惩罚
国外家长怎么惩罚孩子
冷处理
在公开场合犯错回家后惩罚
美国
新西兰
日本
计时隔离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