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前心理辅导】跳出猴子思维——正确面对焦虑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考前心理辅导】跳出猴子思维——正确面对焦虑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初中考前心理辅导】跳出猴子思维——正确面对焦虑
写在前面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是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自我的要求,都可能会让我们产生焦虑。许多毕业班的学生常常感到明显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来自自身的要求、外界的压力、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很多时候这些情绪源自于不知所措,缺乏应对和调节的办法,这些在脑海里上蹿下跳的想法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备考状态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本课借助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识别猴子思维模式、进而跳出思维模式,正确面对焦虑,用积极的态度迎接它,从而收获更强的心理韧性并以健康平和的心理状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适用对象:初三
教学过程
1. 你焦虑吗?
临近中考,你焦虑吗?如果让你给自己当下的焦虑指数打分,你会打多少分?(0-10分)
这里可以让同学们感受“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让焦虑正常化”,就像接下来视频博主谈到的那样,考前的各种状况,我们或多或少有过,或者正在困扰着我们。然后播放2分钟剪辑视频。
刚才大家的分享里有谈到各种不太确定性,或激动或紧张,也有对当下或未来的学习与生活的焦虑、恐惧、担忧等等,都是我们现阶段的真实而正常的反应,这些焦虑、杂念或烦恼等,就像一只猴子一样,在我们的脑海里跳来跳去,我们把它称作“猴子思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跳出猴子思维,正确应对焦虑。
2.识别猴子思维
在头骨深处的中心位置,位于脊柱的顶端,有一对杏仁大小的核,称为“杏仁核”。所有的人体体验,包括我们所看到、闻到、听到、摸到、感到和想到的一切,都会经过杏仁核,就像旅客都要过机场安检一样。在杏仁核里,每种体验都会立即自动被扫描,以排除威胁。
接着请大家写出进入初三后的学习与生活,你有哪些想法、感受和体会呢?请你将它们全部记录下来,越详细越好。
因为初三的特殊性,学习强度的加大、时间的紧迫、来自外界和自我的要求变高及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会有各种想法和感受,这些想法和担忧使我们进入了猴子思维模式,是焦虑的来源。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焦虑是一种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三种猴子思维模式
在心理学家珍妮弗 香农的书籍《跳出猴子思维》里,总结了三种猴子思维模式并让大家思考自己刚才的那些焦虑里,出现了哪些猴子思维模式?
当我们面对新挑战时思前想后、害怕出错,拖延、犹豫不决,或者因追求完美而被耽误、希望事情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内、总是想让父母老师满意时,我们便被焦虑挟持了。
面对初三的这些压力、焦虑时,你是怎么做的呢?(各小组成员进行思考、讨论与分享。)
呈现“安全策略”,我们是如何喂养焦虑之猴的,这里有点自证预言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以逃避和抵抗来应对焦虑的时候,等于确认了威胁的存在,焦虑之猴作为焦虑循环和猴子思维模式的中心,也就得到了喂养,这时候我们不仅高估了威胁,也低估了我们应对威胁的能力。
3.跳出猴子思维
学生对已有的应对方式进行思考与分享,强化所拥有的资源与方法,形成稳定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转变猴子思维,并采用拓展性思维模式和策略去面对焦虑,收获新的经验与知识,不必每次都击中靶心,就可以令你向着目标前进,而你前进的方向是没有限度的。
介绍心理学家詹妮弗提供了一个实操性很强的方法:使用"拓展性表格",这个方法共分5步。
然后请大家在任务单上完成“拓展性表格”,选择某种猴子思维模式的一个或多个想法来进行训练。
4.正确应对焦虑
担心往往只不过是焦虑之猴的叽叽喳喳而已,如果它受到欢迎和容忍,而不是抗拒或抑制,它就会渐渐消停甚至消失。
首先学生请根据本课所学及经验进行小组总结,应对焦虑可以有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总结、分享。
教师呈现相关小结。
01
“欢迎光临”呼吸法
在使用拓展性策略后,有时并不能马上成功,我们依然会焦虑,这时可以使用"欢迎光临"呼吸法来缓解焦虑情绪。
引导学生做相应的训练,感受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放松和接纳自己。
02
拥抱不确定性,做能掌控的事
人生是充满不确定的,如何面对不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先做一段冥想,去拥抱当下的不确定性(跟随视频冥想,如果时间不够可不做。)
接着让学生思考,关于当下的焦虑,我能够掌控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去做能够掌控和确定的事。
正如《时间之书》中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03
接纳不完美
04
不再过度负责
05
关注点要“积极正向”
在战胜"猴子思维"的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抵抗:如否定、批评等。这时,我们该怎么办?
在我们遇到的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都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做错的事情上,但工作和生活中无数次的见证,长期得到正强化才有助于学习。请将你的关注点调整为正向,找出自己练习中做得好的每一个地方,并给予及时的自我夸奖,如你可以尽情地赞美计划、赞美执行力、赞美勇气等,而不是只盯着结果不放。
5.与焦虑共舞
请学生想象一下,当心底的焦虑消失时,自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儿有点类似焦点解决里的奇迹问句。)
引导学生正视焦虑,接纳焦虑,看到其背后的正向意义。
焦虑来临时,不要逃避或对抗它,当你用欢迎的态度面对它时,你便在增强韧性。因为痛苦和愉悦处在身体的同一血管中,它们与你的大脑有着相同的通路。当你以呼吸打开自己的身体,为疼痛留出空间,也就为愉悦留了栖身之所。当你有了对焦虑的适应和应对能力,与当下的感觉和平共处就会唾手可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