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用电、防火安全教育消防安全安全教育防骗防拐安全教育拒绝校园欺凌防性侵害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溺水“六个不”: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防溺水安全游泳安全“四牢记”: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交通安全教育1.上下学途中,要遵守交规: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不在机动车道翻越护栏横穿马路: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2.法律规定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不坐副驾驶: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未满18周岁不骑摩托车。3.警惕汽车盲区,不要靠近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在家门口也不能放松警惕。4、文明乘车,不乘坐无牌、无照、无合法手续的车辆,不乘坐农用车出行:乘车时遵守先下后上则,不争抢座位,行车中不准将头、手等部位伸出窗外。校园安全教育1.课间活动时.有序进出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或互相推搡,防止出现踩踏事件。2.不在教室打闹追逐、互扔东西,防止被桌椅棱角碰伤。3.不随意攀爬扶手或趴在教室窗口张望,防止出现滑倒坠楼事件4.不随意攀爬运动器材树木等,不做危险动作。5.不得携带管制刀具、违规物品进入校园。6.不得携带火种进入校园。如打火机、鞭炮等。7.面对校园霸凌,要自信、勇敢,要有反抗的勇气,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尽量减少在危险地带停留,学习自我防御,谨慎交友。3.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不要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事后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饮食安全教育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2.注意饮食搭配,不要暴饮暴食,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防止消化不良。3.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楚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避免中毒。4.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以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5.用完餐后,如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向大人报告,及时到医院救治。6.严禁饮酒、吸烟1.健康上网,上网时间要有节制。2.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3.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4.请勿沉迷手机、游戏、网络,会极大损害身心、健康。不玩色情、暴力等不健康游戏,不看色情、暴力信息 (视频)。5.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6.做一个文明用网的学生。网络上虽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散布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不传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不管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网络安全教育1、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2、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3、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申线、灯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4、万一遇有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5、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6、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气、电等存在的隐患,做到不玩火,注意防火,若遇到火灾时要知道及时拨打119报警。用电、防火安全教育1、电路着火,首先关闭电源开关,然后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湿毛毯等将火扑灭,切不可直接用水扑救。2、衣服、织物着火:迅速拿到室外或卫生间等处用水浇灭,切记不要乱扑乱打,以免引燃其它可燃物。3、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着火:切勿用水浇只能用灭火器、细沙、湿毛毯等将其扑灭。4、电线冒火花:不可盲目接近,发生触电时应先关闭电源总开关或通知供电部门,断电后再进行扑救。5、密闭房间内着火:扑救房间内火灾时不要急于不开启门窗,以防新鲜空气进入后加大火势6、火灾发生时要冷静逃生,用湿衣服裹住身体、捂住口、皇,弯腰匍匐逃出火场。消防安全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熟知自己的姓名、园名、家庭住址及家长的姓名、电话、单位,遇到意外会求助会表达清楚。2、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如果独自外出时遇到不认识的人搭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随陌生人去其他地方:被陌生人强迫带走时要大声呼救并向人群密集处逃跑。3、不向人介绍家庭财产、家庭成员等私密情况不随便向别人告知家人电话。4、走失时站在原地。若在公共场所与家人走散应留在原地不动或向警察求助。5、遇到抢劫钱财或勒索钱财等情况要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一旦遇到纠缠不清的人,立即拨打110报警。防骗防拐安全教育拒绝校园欺凌在2021年6月1日新修订施行的《未成年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校园欺凌是什么?1、身体欺凌:包括打、踢、推、撞、抢夺和破坏物品等。2、关系欺凌: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谎言、社会排斥等。3、语言欺凌:包括骂人、羞辱、取外号、嘲讽等。4、网络欺凌: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通过QQ、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平台进行他人的骚扰、诋毁、网络论战、盗取别人的信息、 传播别人的私密信息等。毁校园欺凌的类型1、外在形象不佳,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很害羞,怕惹事的学生。2、在同学中不受重视,朋友少,在学校很孤单,被边缘化的学生。3、不善表达,缺乏与朋辈相处的交往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的学生。4.有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学生。5.凡事沉默,吃了亏也不敢争取,表达能力不佳的学生。6.性格或行为与班上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学生。7.自身人品存在问题,如撒谎、贪嘴、八卦的学生。容易被校园欺凌的学生1、性格不良所致。一般来说,性格中有强控制欲、急躁、以自我为中心等元素的孩子,更容易欺凌他人。2、价值观错误所致。有些孩子已形成“唯我独尊,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视生命为草芥”的价值观,只要惹他不开心了,就要动手打人。3、情绪冲动所致。这类孩子主观上没有欺凌他人的意图,但不能控制情绪,容易在第三方力量的引爆下产生欺凌行为。4.盲目模仿所致。有些孩子受不良媒介影响,认为欺负他人很酷,盲目模仿作出伤害他人举动。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5、品德不良所致。少数孩子因受不良教育影响,形成了自私、冷酷、贪婪、好吃懒做等不良品行,从而产生欺凌他人的行为,比如敲诈、恐吓。6、心理不健康所致。有些孩子因存在一些心理疾病,会有意无意地欺凌他人甚至自残。这种情况非常隐蔽。7、不善于处理两性情感所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并渴望爱情,但因心智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很容易因为表白失败或争风吃醋而欺凌他人。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校园霸凌的危害The hazards of campus bullying危害身体心理健康影响教学活动质量造成社会与经济损失面对校园欺凌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对校园欺凌说“不”不能“怕”字当头,勇敢说“NO”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 “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防性侵安全教育认识性侵害性侵害:是指加害者以威胁、权力、暴力、金钱或甜言蜜语,引诱胁迫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并在性方面造成对受害人的伤害的行为,如性骚扰、猥亵、强奸等。1、对于不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勇敢说”不”、“不要碰我,走开“,事后要告知家长或老师。2、拒绝陌生人的东西,因为陌生人可能用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把你骗到没人的地方,然后伤害你 。3、父母不在家时,不给任何人开门有问题的话,不要着急,也不要害怕,首先给父母打电话说明情况,或者隔着门,把父母的电话号码告诉门外的人,让他们电话联系你的父母。4、尽量不要单独待在僻静的地方,不要独自去偏僻的公园,不要去无人管理的公厕等地,晚上睡觉关好门5、出门前,一定要告诉父母,并告知返回时间、和谁一起、对方联系方式等,自己也要带上通讯设备,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110和119。6、避免在黑夜单独外出如果回来晚,路途又较远,要让父母亲到回来的路上接。我们要怎么预防性侵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