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预防肝炎 从我做起——7.28世界肝炎日主题班会目录04.03.02.01.肝炎患者生活指导肝炎治疗与康复肝炎预防与控制世界肝炎日06.05.班会总结与展望肝炎关注与宣传世界肝炎日01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世界肝炎日指定为一年中的八个健康日之一。这个年度活动旨在呼吁关注病毒性肝炎的毁灭性影响,全球有近3.3亿人患有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首届国际丙型肝炎意识日于2004年10月1日由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患者团体和“Baby Muriel”共同组织举行。随后,各个患者团体在不同日期举办肝炎日。为了统一全球肝炎日,世界肝炎联盟与患者团体共同宣布5月19日为首个全球性世界肝炎日。2010年5月,在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确定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7月28日是已故的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 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自2010年,将每年的7月28日设立为“世界肝炎日”。如今,世界肝炎日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承认。世界肝炎日的设立旨在提高人们对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的重视,并宣传预防方法。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全世界约有20 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 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50 至7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1.3至1.7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每年有35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约20亿乙肝患者约1.3——1.7亿丙肝患者50万——70万每年的乙肝死亡人数约35万每年的丙肝死亡人数肝脏的重要性与肝炎的威胁肝脏是人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器官,具有净化血液、排除毒素、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它每天默默地执行着500多项重要功能,保持我们的生命活力。然而,病毒肝炎却对肝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病毒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而全球慢性病毒肝炎感染者数量高达3.5亿。这些惊人的数字无疑警醒人们,病毒肝炎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世界肝炎日肝炎定义与分类肝炎定义肝炎分类肝病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引起的疾病。肝脏炎症统称肝炎。肝炎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通常肝炎是指肝脏炎症。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酒精、药物、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其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哪些危险因素易伤肝01病毒感染某些病毒特别喜欢肝脏,它们叫做嗜肝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有90%有HBV感染的背景,因此有效防控HBV感染是预防及减少HBV相关肝病的重要措施。HCV通过血液传播,特别是静脉吸毒、纹身以及应用血制品,都是感染HCV的重要途径。02寄生虫感染近年来中华分支睾吸虫(肝吸虫)的感染有所增加。肝吸虫常寄生于淡水鱼体内,也可寄生于深海鱼如三文鱼体内,食用被污染的生鱼等,会导致肝胆系统疾病,甚至引发肝胆系统癌症。因此,食用生鱼片时,一定要注意是否通过严格的检验。03代谢相关疾病肥胖可以引起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糖尿病不仅会造成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还与肝肿瘤的发生相关。04酒精酒不等于酒精,但长期大量饮酒,一定会摄入大量酒精,长此以往,必定造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等。05药物很多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某些处方药,如抗结核药、降胆固醇药、化疗药等,在使用时,应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及早发现药物性肝损伤。非处方药如感冒药中,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应用剂量较大,也应该关注。另外,建议不要使用功效和副作用不明确的中草药。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2、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3、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4、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才可能患上丁肝。肝炎症状与危害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乙肝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急性乙肝则可出现发烧、关节疼痛、乏力、纳差、尿色深黄等。建议易感染人群,如有输血、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等行为的人员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肝炎症状影响健康、传染性强肝炎危害肝炎预防与控制02保护肝脏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酒精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损害肝功能,甚至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肝等肝脏疾病。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少量多次。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预防措施避免与肝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减少感染风险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疫苗接种疫苗重要性预防肝炎感染,降低发病率接种程序遵循接种计划,确保有效预防早期筛查与诊断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方法介绍早期发现肝炎,及时干预早期筛查重要性肝炎治疗与康复03治疗方法使用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等药物治疗肝移植、肝切除等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等康复期注意事项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饮食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作息规律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心理调适心理健康关怀01心理支持对肝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心理支持重要性02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心理干预方法肝炎患者生活指导04饮食调整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均衡营养严格戒酒,避免吸烟,保护肝脏健康戒酒戒烟减少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运动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运动强度0201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疲劳运动时间03社交与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增强社会融入感社交活动参与建立心理支持网络,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心理支持网络肝炎社会关注与宣传05肝炎的认识误区误区1、症状和一般疾病混同:通常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肝功能受到损伤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口干、口苦、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右上腹隐隐作痛、腹泻、小便黄如浓茶色等都是病症的反应。误区2、不发病就不会传染:大部分携带者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病,所以人们就认为其不具有传染性,也无须检查。其实不然。所谓病毒携带者,是肝功能和B超检测都正常但表面抗原呈阳性。只要检测出表面抗原呈阳性,就具有传染性。误区3、不做定期体检: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情,对治疗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要早发现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一年或半年体检一次,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指标。肝炎的认识误区误区4、—传染性肝炎是接触传染,因此与传染性肝炎患者一起工作或学习是十分危险的。引起肝炎的病因不同,即使是传染性肝炎其传播方式亦各异。就前面提到的5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来说,它们的感染途径、预防的方式和方法就有很大差异。如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因此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家庭内应注意对餐具。茶具、毛巾、牙刷、牙缸和面盆等进行消毒;饭前,便前、便后要洗手。而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有污染的血液制品传播的,如共用注射器、医院内感染以及母婴传播等。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并不构成传染,与这类患者在一起工作和学习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肝炎的认识误区误区5、肝脏疾病就是肝炎肝脏疾病的范围很大,其中感染性疾病占主要部分。不仅有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还有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感染(血吸虫病、疟疾和阿米巴病),肝脓肿、肝脏肉芽肿变、肝胆系结核感染、麻风病、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回归热、肝梅毒。真菌感染、黑热病、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和肝蛔虫症、肝包虫病、胆道梨形鞭毛虫感染。另外,许多全身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小面积的局灶性肝脏坏死性炎症。除了感染因素之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也可以引起肝脏的改变。误区6、肝炎由肝炎病毒引起,因此都会传染肝炎的发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亦称A,B、C、D、E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被我国列为法定的乙类传染病。除此以外,EB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水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风疹病毒、马尔堡病毒、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和黄病毒均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出现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但这些病毒引起的肝炎对人群的威胁并不大,故不被列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社会影响肝炎日活动增强公众对肝炎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肝炎认知提升肝炎日活动引发社会关注,增加对肝炎患者的关爱与支持。社会关爱增加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肝炎防治宣传周,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宣传周活动在社区举办肝炎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社区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肝炎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媒体宣传政策支持与投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肝炎防治工作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肝炎防治水平资金投入班会总结与展望06班会成果回顾01班会有效普及肝炎知识知识普及成果继续加强肝炎知识教育未来展望内容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互动环节成果0203后续行动计划定期举办肝炎知识讲座,提高师生肝炎防治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学校卫生管理,落实肝炎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完善预防措施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肝炎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肝炎危害的认识01肝炎危害宣传倡导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预防肝炎的发生和传播0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肝炎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03呼吁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