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学生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学生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学生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目录
01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02
校园文明礼仪规范
03
课堂文明礼仪要求
04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
05
家庭文明礼仪实践
06
文明礼仪的推广与传承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01
什么是文明礼仪
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它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
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着“野蛮”。
什么是文明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对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文明礼仪的原则
一、敬人的原则,就是与人谈话接触时,为对方来想想,最好让自己觉得得体,对对方也是很尊敬的。
二、自律的原则,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三、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塑造良好形象
展现个人素质
文明礼仪体现个人修养,展现良好形象
提升社交能力
文明礼貌有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
提升个人素质
文明礼仪提升个人形象,展现良好修养。
展现良好形象
文明举止有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
增强社交能力
营造和谐氛围
文明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同学间的和谐交往。
促进人际交往
良好的文明礼仪能展现个人修养,提升个人形象,赢得他人尊重。
提升个人形象
校园文明礼仪规范
02
仪表着装规范
着装干净整齐,符合学生身份,展现青春活力。
整洁大方
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如正式场合穿校服或正装。
符合场合
言行举止得体
礼貌待人
尊重师长,友善同学,礼貌用语常挂嘴边。
举止文明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保持优雅姿态。
遵守纪律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扰乱课堂秩序。
同学间真诚友爱
同学之间交往态度要真诚,听他人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话题;
不给别人取绰号或叫别人的绰号,不说使他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不说同学的坏话;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其同意,要特别爱护同学的东西且按时归还。
师生间互相尊重
学生课堂上应认真听讲,老师应多关心学生是否听懂课堂内容,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学生应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不随意顶撞老师,不给老师取绰号;
老师应当对学生循循善诱,不得随意打骂学生以及给学生取绰号。
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老师要礼貌回应;
讲卫生爱干净
师生自觉维护校园卫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教室内吃东西。
01
课前值日生要认真清扫课桌、擦净黑板,课后要清理抽屉和课室内外卫生。
02
白天和晚上离开教室要注意关灯。
03
自觉爱护学校公物
师生均应珍惜爱护教学过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设施等公共财物,不在课桌及墙壁乱写、乱涂、乱刻和乱踏;不私自拆卸、损坏或取走教室内的任何设备。
集会礼仪
集合列队要迅速、安静、整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01
参加升国旗仪式,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
02
听讲话、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
03
04
在集会过程中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05
上台发言或领奖,要提前做好准备,稳步迅速上台。发言前,要向主席台和场内听众鞠躬行礼,发言结束要主动致谢;领奖时,双手承接,并鞠躬致意。
06
报告、演出结束,要真诚鼓掌,以示感谢;要听从指挥有序退场。
课堂文明礼仪要求
03
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应按要求提前进入教室,准备好课堂用品。
带好相关书籍与笔记本,不带与上课内容无关的物品、书籍。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遵守课堂纪律
认真听讲,不随意打断老师讲话
尊重师长
不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或打闹
保持安静
爱护公物
不随意损坏教室内的设施
积极发言
主动分享观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或嘲笑他人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尊重教师劳动
01
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尊重教师劳动
02
课后向老师表达感谢,珍惜老师劳动成果
感谢教师付出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
04
排队有序进出
排队时保持适当间距,尊重他人隐私和舒适感。
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礼让,展现文明素养。
遵守秩序,排队进出公共场所,避免拥挤和混乱。
排队进出
保持间距
文明礼让
保持环境整洁
在公共场所,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不乱扔垃圾
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涂鸦或损坏,共同维护公共环境。
爱护公共设施
关爱公共设施
遵守使用规则,文明使用公共设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文明使用设施
不随意损坏公共设施,保持其整洁完好
爱护公共设施
家庭文明礼仪实践
05
尊敬长辈父母
每天向长辈问好,关心长辈身体,展现孝心。
日常问候
在节日时向长辈送上祝福,表达感恩之情。
节日祝福
02
01
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不轻易反驳或顶撞。
尊重意见
03
关心兄弟姐妹
相互尊重,友好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和睦相处
分享玩具、食物等,增进彼此感情
分享快乐
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帮助成长
承担家务劳动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培养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分担家务
尊重长辈,关心家人,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尊重长辈
文明礼仪的推广与传承
06
校园宣传活动
每周设立文明礼仪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文明礼仪周
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
文明礼仪竞赛
家庭教育引导
01
家长应成为孩子文明礼仪的榜样,通过日常行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以身作则
02
家长应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共同制定文明礼仪规范。
注重沟通交流
社会实践体验
组织校园文明活动,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氛围。
校园文明活动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养文明习惯,传递礼仪文化。
参与志愿服务
不文明礼仪有哪些
讲粗话,无礼谩骂,乱起绰号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欺负同学,狂妄自大,
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队抢座
破坏公物,乱涂乱画
不经别人同意乱拿别人东西
在学校走廊上追跑
打闹见到老师长辈不打招呼
上课说话,吃零食
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全体学生宣誓
请举起右手,让我们一起宣誓:
向不文明、不和谐、不友爱、不卫生现象宣战,
争做文明学生,创建和谐校园!
结束语: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中国,是有5000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古有“孔融让梨“,今有“尊老爱幼”,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构建文明和谐中国。多培养文明的习惯,如果做得人多了,就会了一种风俗。
希望大家在日后的日子里,文明礼貌,让礼仪之邦天下闻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