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2024年开学第一课:坦然对未知,乐迎新学期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2024年开学第一课:坦然对未知,乐迎新学期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024年开学第一课:坦然对未知,乐迎新学期
01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初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变化和不确定性是生活常态,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不确定中,容易引发认知和情绪的失衡。本节课以“拥抱不确定”为突破口,对IRP(国际心理韧性课题)的“3I”策略进行了扩展和重构,即:I think(积极思维),I can (内部资源),I have(外部资源),I care (自我关怀),旨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掌握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与不确定性友好共处,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学期,调整状态,为生命赋能,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从内容上来看,本节课是一节学生开学心理适应调整课,适用于初中学段开学第一课,符合初中学生的现实需要。
02
活动目标
1.认识并接受不确定性的常态化,纠正对不确定性的负面认知;
2.体验不确定性带来的多样感受,学会积极认知并进行自我赋能;
3.理解应对不确定性的四种策略,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接受不确定性的常态化,纠正对不确定性的负面认知;
2.体验不确定性带来的多样感受,学会积极认知并进行自我赋能;
3.理解应对不确定性的四种策略,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03
活动准备
PPT、盲盒小礼物、便利贴、网上定制白色盲盒(或者用信封等其他东西代替)、彩笔
04
活动对象 初中学生
05
活动过程
一导入:盲盒猜猜乐
【学生活动】学生随机拆盲盒,将感受记录在黑板上,可能会描述:期待、忐忑、刺激,惊喜、意外等,这些感受反映了学生面对未知事物的态度、情绪和行为。
【设计意图】:导入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如果与预期不一样,能够接受吗?
二展开:定制我的盲盒礼物
【学生活动】新学期的生活就如同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礼物,是甜蜜还是酸涩、是快乐还是苦楚,充满不确定。学生先写下自己对学习、考试、人际、生活的新学期期待和规划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放在自己的盲盒里。
【设计意图】:初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经得到初步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受个体情绪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对新学期一味地期待、恐惧或无所谓表现。通过对新学期“期待发生的事”与“害怕发生的事”的梳理,有助于学生更加客观、深入地思考。
三深入:拆盲盒的“甜”与“苦”
【学生活动】列举的这些事情里,有苦有甜,有困难也有挑战,全班分析:
a、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感觉会是什么滋味?
b、你认为的甜,一定好吗?苦,一定不好吗?
【学生活动】上述情况中,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挑战的一个情况,讨论分析。
例如,学生选(2),这种情况下可以怎么想、怎么做,
有哪些资源可以提供帮助?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先请抽到“不是(2)”的学生提出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难,类似于黑天使。抽到(2)学生提出应对的分析和对策,类似于白天使。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类和总结:例如:不一定是坏事,换了环境后说不定可以交到好朋友;家庭变故后,可能家人们会更加团结和睦;可能会发现自己其他的潜能;
【设计意图】:个体对于不确定性常存在负面的认知偏差,这一偏差的纠正只能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观点内化。通过活动随机抽选盲盒,全班同学分“挑战和困难”与“态度与对策”阵营进行观点碰撞,可以极大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升华:为我的盲盒增色
【学生活动】请运用上述总结的四个方法,结合自身情况,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盲盒”代言,用文字、绘画等方式设计我的专属盲盒封面。
在盲盒的4个空白表面,分别从这4个方面进行思考绘制。最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盲盒设计。
【设计意图】:回归学生个人,留下充足时间供学生深入思考,借助写和画的方式清晰化自身存在的能量和资源。
五结束: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学生活动】将环节一写好的本学期的“期待与害怕”叠好放入其中,并将拟设计好的将盲盒密封,在封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等学期末,再来打开盲盒,这些不确定,是否发生,我们又是如何应对。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一致化的行动,增强新学期的仪式感,强化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和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