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期中考后这样做一、活动背景初一学生刚经过期中段考,比起小学阶段,初中学习压力更大,成绩可能出现起伏,有些同学会在考后出现焦虑、信心动摇的情况。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考后情绪问题,从而开展“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创意班会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强弱项,正确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追梦路上的困难,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追梦。最后,通过让同学们填写“学习目标表”,将自己的梦想合理规划,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具体可行的指导。二、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扬长补短。2.根据对自己的认知,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3.正确面对追求梦想路上所可能遇到的挫折,懂得坚持的意义。4.为学生一步步追求理想提供可行性的方法,指导学生定立合理的计划,脚踏实地地实现目标,追求理想。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扬长补短。2.根据对自己的认知,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3.正确面对追求梦想路上所可能遇到的挫折,懂得坚持的意义。三、活动对象初一学生四、活动过程01视频导入:感受梦想的力导入:播放视频“当屈原遇见中国航天”,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过渡:从千年前的“天问”,到今天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敢于树立梦想,勇于追求梦想的千年征程。所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对于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也要敢想敢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02认识自己(一)以画知己让学生拿出画板,在图上画出自己的样子,并用三句话描述自己。如:我是、我有、我会、我喜欢……(二)扬长补短完成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自画像,并根据自己的自画像,谈谈对自己满意的部分,以及不满意的部分。过渡: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此人贵自知。了解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才能够做到扬长补短。而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我们不断探索、发现、发展,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进一步为学生提出具体的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步骤:每日三省吾身;聆听他人的意见;扬长补短;不断进步。03树立理想,少年有志(一)观看视频:奋斗成就梦想。周建平院士在开学第一课的节目上深情回忆自己与钱学森老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周建平院士是如何确立自己的梦想的。(二)梦想茶话会学生闭上眼睛,安静地思考两分钟:你的特长是什么?结合国家、家乡未来的发展,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同学们确立自己的梦想,写在心愿便利贴上。写好后,请将心愿贴贴到桌子的左上角。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以及现在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做准备。(三)介绍“竹子定律”竹子的生长周期很长,往往四五年时间才仅仅能长几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竹子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仅六周就能长到十五米。这其中的奥秘是,竹子把所有的努力用在了地下,把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开外。等到时机到来,整个竹子,会赢来一场爆发性快速成长。总结:通过“竹子定律”,鼓励学生:如果此刻,你在追梦的路上遇到了一点小挫折,如果你的努力暂时没有看到成效,不要担心,你不是没有在成长,而是在扎根。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04路在脚下(一)诵读《劝学》请学生诵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道路上要有坚持的精神。(二)完成学习目标表(三)总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不怕千难万险,矢志不渝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正是因为有了信仰、信念、信心,一代代中华儿女才能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筚路蓝缕、不忘初心,创造出无数中国奇迹。心中有坚定信仰,脚下有无限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也需要始终坚定信念、勇毅前行,做生活中的勇者。勇于追求梦想,勇于实现梦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