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一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课时1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第四章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授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2.能运用相关的理论来解释或预测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向性有关,3.了解碳原子的杂化轨道。4.能运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或预测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什么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C 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1s22s22p2H 电子排布图1s1甲烷的4个C — H单键都应该是σ键,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 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体构型的甲烷分子。为了解释CH4等分子的空间结构,美国化学家鲍林于1931年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美国化学家鲍林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新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杂化,所形成的新轨道就称为杂化轨道。一、杂化轨道理论一、杂化轨道理论2p2s2s2psp34个 sp3 杂化轨道跃迁sp3杂化基态激发态一、杂化轨道理论在形成CH4分子的过程中,碳原子2s轨道上的1个电子进入2p空轨道。这样,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4个sp3杂化轨道。一、杂化轨道理论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指向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每个轨道上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一、杂化轨道理论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相同的C-H σ键,呈正四面体形。甲烷分子中C—H键之间的夹角——键角都是109°28'。一、杂化轨道理论要点(1)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能量相近(同一能级组或相近能级组的轨道)(2)杂化前后原子轨道数目不变:参加杂化的轨道数目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目;杂化轨道是不同于原来的轨道的一组新的轨道,新的轨道能量相等、成分相同,且有一定的空间取向。成键时更有利于轨道间的重叠。(3)杂化后的轨道之间尽可能远离,在空间取最大夹角分布,能使相互间排斥力最小。(4)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轨道形成σ键。一、杂化轨道理论杂化前后的不变与变不变:原子轨道的数目变轨道的成分轨道的能量轨道的形状轨道的方向更有利于成键:轨道成键时更有利于轨道间的重叠满足最小排斥,最大夹角分布杂化后形成的化学键更稳定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一、杂化轨道理论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晶体硅和石英(SiO2)晶体中的硅原子也是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的。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一般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如CCl4、NH4+等。一、杂化轨道理论2s2p轨道2s2p2s2psp23个sp2杂化轨道跃迁sp2杂化BF3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形成BF3分子的过程中,碳原子2s轨道上的1个电子进入2p空轨道。这样,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3个sp2杂化轨道。一、杂化轨道理论sp2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xyzxyzzxyzxyz120°每个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为一头大,一头小,含有 1/3 s 轨道和 2/3 p 轨道的成分每两个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sp2杂化:1个s 轨道与2个p 轨道进行的杂化, 形成3个sp2 杂化轨道。一、杂化轨道理论BF3是平面正三角形分子,F原子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B原子位于分子中心,分子中键角均为120°。与F成键一、杂化轨道理论BeCl2分子的结构示意图2s2p2s2psp2个 sp 杂化轨道跃迁sp杂化在形成BeCl2分子的过程中,碳原子2s轨道上的1个电子进入2p空轨道。这样,1个2s轨道和1个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2个sp杂化轨道。一、杂化轨道理论sp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xyzxyzzxyzxyz180°sp杂化轨道的形状为一头大,一头小,含有1/2 s 轨道和1/2 p 轨道的成分两个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呈直线形。sp 杂化:1个s 轨道与1个p 轨道进行的杂化, 形成2个sp杂化轨道。一、杂化轨道理论sp、sp2两种杂化形式中还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而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典例解析例1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B.CH4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氢原子的1s轨道和碳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C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已知:乙烯是平面分子,键角为120o,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如何来确定中心原子C的杂化类型呢?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2s2p2s2psp23个 sp2 杂化轨道跃迁sp2杂化乙烯 中心原子C的sp2杂化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乙烯 中心原子C的sp2杂化过程C原子以sp2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C原子和H原子键合。2个碳原子上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1个 π键。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C—H σ键(sp2 s)、1个C—C σ键(sp2 sp2)、1个π键(p p)。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结构。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乙炔是直线形分子,键角为180°,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用什么杂化?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什么化学键?怎么理解它存在碳碳三键?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2s2p2s2psp2个 sp 杂化轨道跃迁sp杂化乙炔 中心原子C的sp杂化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乙炔 中心原子C的sp杂化过程二、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C原子以sp杂化,形成2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C原子和H原子键合。2个碳原子上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2个 π键。乙炔分子中含有2个C—H σ键(sp2 s)、1个C—C σ键(sp2 sp2)、2个π键(p p)。乙炔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总结1.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1)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σ键时杂化轨道类型 sp sp2 sp3参与杂化的 原子轨道 一个ns和 一个np轨道 一个ns和 两个np轨道 一个ns和三个np轨道轨道夹角 180° 120° 109°28′杂化轨道 示意图实例 BeCl2 BF3 CH4分子结构 示意图分子的空间 结构名称 直线形 平面正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总结总结(2)杂化轨道中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时,由于孤电子对占据部分杂化轨道,会使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不同,水分子中氧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中有2个被孤电子对占据,其分子结构不呈正四面体形,而呈V形;氨分子中氮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中有1个被孤电子对占据,其分子结构不呈正四面体形,而呈三角锥形。总结(1)根据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判断“三方法”判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若呈直线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杂化。若为正四面体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若呈平面三角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2杂化;总结(2)根据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判断若为180°,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杂化。若夹角为109°28′,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若夹角为120°,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2杂化;典例解析时所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A.sp2杂化;sp2杂化B.sp3杂化;sp3杂化C.sp2杂化;sp3杂化D.sp杂化;sp3杂化C课堂小结杂化轨道理论几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不良反应杂化轨道理论用sp3杂化解释CH4分子空间结构用sp2杂化解释BF3分子空间结构用sp杂化解释BeCl2分子空间结构乙烯乙炔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D.CH4分子中任意两个C—H键的夹角均为109°28′B随堂练习2.氨气分子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而铵根离子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C谢谢观看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1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同步课件).pptx 杂化轨道可视化(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