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典型工作案例---应对校园欺凌案例背景:285班为中餐烹饪专业班,也是全男生班级,男生在日常同学之间交往过程中,在处理矛盾时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加之正值青春躁动期,心理状态并不成熟,正因为此,我班几乎每学期都会发生一两起学生打架事件,需要班主任付出时间和精力靠前解决。比较欣慰是,学生往往在冲突过后都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都承认自己自制力较弱,不能一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上均为一对一式的个体矛盾。本学期发生的一起多对一式的欺凌事件使我对班级管理提高了重视度,不得不对班风班纪的重新整饬引起思想上的重视。案例描述:285班田林同学生性怯懦,身材瘦小,平日寡言少语。同班的王猛同学则与之相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身材黑壮。早在上学期时,班主任在与田林交谈中无意间感知到田林在同学交往中处于孤立被动的局面,经再三追问,田林才道出王猛曾多次找他以开玩笑的形式哗众取宠,此时田林未敢在语言上进行驳斥,而是对王猛的言行默默忍受。得知此情况后,我立即找到王猛,向他提出警告,告诉他田林是班里的老实人,不得再次与他玩笑取乐,不得违背他人意愿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王猛当场表示认同和接受。本以为该事件到此为止,后续我没有再次跟进了解,导致王猛开始变本加厉对田林持续伤害。本学期刚过半,一天晚上突然接到田林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孩子不想上学了,原因是班里好几个人一直在欺负他,他心理上承受不住了。后经调查得知:自上学期对王猛教育之后,王猛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为是田林将矛盾扩大化,便三番五次持续对田林进行心理上的打压,与王猛同宿舍的三名同学也纷纷效仿王猛,认为田林这个“软柿子”挺好捏,对其语言和行为的上攻击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在此过程中,田林未曾想向家长诉说、向老师报告,而是默默忍受,直到王猛等人开始明目张胆加持砝码后,才导致田林引发心理崩溃,继而向家长哭诉。王猛等人具体欺凌手段有:哗众取宠,言语恐吓,命令式安排任务,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情。案例分析:此事件涉及班主任五大职责中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此事件属于典型的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事件往往表现出一方绝对强势,另一方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带有恐吓、威胁、胁迫、侮辱、掠夺、败坏声誉等现象。造成这一整个年的原因是班主任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日常交往,疏忽学生的个体成长及心理因素,导致事态逐步升级恶化。同时学生干部也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特别是班级安全员,要把关注点放在平时,多留意学生的交往动态,在人际关系中要把握学生之间的朋友圈及同学之间的隔阂,早发现早报告。具体策略:针对班级发生的这一事件。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立刻介入其中,通过找到事件当事人了解清楚整个事态的来龙去脉后,果然采取措施。一是立即让王猛家长到校,当面讲清事件的危害性和后果,以及受害方家长的急切心理,同时也给王猛思想上敲响了警钟,王猛家长当面安抚了田林的心,同时给学生带了水果和零食。对此前田林的损失由李政赫家长一并赔付。此时,作为班主任,将王猛家长的态度通过电话传达给了田林家长后,其心情得到了极大安慰,同时也向他们保证,确保田林在校期间的正常学习生活,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当天晚自习,我面向全班召开了一次以”对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的班会,分别阐述了校园欺凌的性质、现象、表现形式、危害、预防等。使同学们对校园欺凌有清醒的系统认识,对此事件的当事人着重警示,对其他同学也作以警醒。班会最后,我让欺凌者几人上台分别面向全班表态,分析自己错误在什么地方,以后应该怎么做。一周后,我召集班里两名善于表演的同学配合我完成了“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的微视频制作,微视频中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了受害者和欺凌者,在真实案例基础上稍加点缀和修饰,以使教育视频更具有教育意义。视频完后成,播放给全班同学看,在班会基础上再进一步加深认识。育人成效: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舵手,班风班貌就是班级走向的风向标,在育人过程中,绝不容许出现顶风作案的不良现象在班级中滋生,发现不正之风要及时坚决进行遏制,讲清危害,为班级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净化育人环境,创造和谐氛围。经验总结:此事件虽已圆满解决,留给我的反思是:班主任要梳理全班的人员,了解每一名同学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平常的交往情况,性格特点,把人员进行梳理划分,哪些人员性格外向好动,易惹事生非,作为重点人物管理,哪些人员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性格孤僻,也要重点跟进了解,以防成为校园欺凌者的靶向目标。同时要帮助这些学生,多从思想上进行引导,教会他们如何人际交往。总之,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发现苗头,及时靠前解决,把事态遏制在萌芽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