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2.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教材分析 本课时“逻辑”的多种含义对于把握逻辑要义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第二课时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进一步理清思维的含义和形态具有巩固作用,对于科学思维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第一课关于思维的一些了解,所以在学习第二课第一框的时候不至于很懵懂。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归纳推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够较快上手。但是学生可能对“逻辑”的应用还不够熟悉。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概念进行联系和对比,帮助他们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正确认识逻辑的基本含义,明确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科学精神 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公共参与 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教学重点 了解“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把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区分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逻辑”的多种含义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理解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的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1)作为规律的逻辑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属于价值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属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规律。 (2)作为逻辑规律与规则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例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你说法不合逻辑” “说话、办事要合乎逻辑,不能随心所欲。” (3)作为思维方法的逻辑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念,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逻辑的研究对象。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创意设计、科学探究、故事创作(这5种都是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4)逻辑这门学问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 1、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2、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1)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 (2)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3、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辨识判断 春晚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以古代典籍中的吉祥神兽为原型,结合VR技术、国潮绘画,设计出中国神兽形象,让上古神兽与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从思维基本形态上看,该节目( ) ①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形象性 ②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和运行方式的推导性特征 ③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 ④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从思维基本形态上看,该节目运用了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③④符合题意;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单元,主要特征是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基本单元的概念性和运行方式的推导性,①②不选。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①③正确;②说法太绝对;④说法明显错误。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逻辑”的多种含义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掌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的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