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案例研讨:班级公约施行后,学生出现“唯分是从”的问题,班主任该怎么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主任案例研讨:班级公约施行后,学生出现“唯分是从”的问题,班主任该怎么办?

资源简介

初中班主任案例研讨:班级公约施行后,学生出现“唯分是从”的问题,班主任该怎么办?
研讨案例
开学初,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许多行为和表现被量化为具体的加分和扣分。实行了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发现学生的行为虽然变得规范了,可是却渐渐有了唯分是从的味道,有的学生为了加分甚至自导自演“拾金不昧”的戏码。请针对此案例做出分析并且提出恰当对策。
1.在思想上,让学生理解制定班级公约和加、扣分的作用是什么,不是为了加分而加分的,要树立班级荣誉感。
2.在实施的过程中,尤其实施初期要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引导学生的行为,及时完善班级公约;同时对做得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和树立典型,在班集体中凝造良好的班级风气,
3.及时反馈问题和总结,给予加分的同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如“体验类、享受特殊待遇、定制特殊荣誉”等的激励机制,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要做个内外兼修的好学生,
4.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跟学生做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用老师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和鼓舞学生,争取做一个有志向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5.开展主题性的班会课、班级活动,引领班集体的发展,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这是一个班级管理的问题。
首先,班主任要进行自我反省,为什么公约会变味,会产生唯分是从的不良导向。
其次,班主任要培养出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团队。对待班干部,我积极引导,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三,家校携手共谋良策。班主任可以从过度追求分数的学生家长入手,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了解其对分数渴望的原因。
第四,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杜绝管理漏洞。重新修订《班级公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违纪的学生要批评、帮助,按制度给予惩罚。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我想,这是一次师生合作共建班级的尝试,在每一次尝试过程中,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出现,丰富班主任老师对工作预设的认识。这次合作共建无疑是成功的,班级公约有了第一稿,学生的行为变得规范了。而小插曲就是,有学生为了“加分”,自导自演“加分剧本”。这是为合作共建联盟召开第二次全体大会提供了契机。我想到了正在学习的叙事疗法,如果把“虚假加分”作为问题故事,这些渴望加分同学的支线故事是怎样的呢?他们虚假加分背后有怎样的渴求和期待?能否跟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然后完善和修订第二版的班级公约?
我想,班级公约就是相当于班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首先我是赞成立班规的,这样奖励、批评学生有了依据。也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其次,在班级公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大家想加分,说明学生也想得到承认、尊重,只是可能一些方式不对,借此正是教育和改进班规的好时机;第三:利用班会课,或者班干部、小组同学谈话,询问大家的意见,并寻找改进的方法,比如加强监督、改进加分规则。并且开展《我谈班规的好处与不足》之类的主题班会,借此更好促进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品德教育。
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这一举措,既整合了班级道德氛围形成的基础要素,又融合了交往德育模式与制度德育模式这两种重要的道德教育模式,是非常好的班级管理措施。为避免学生唯分是从,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明确公约目标
制定班级公约的目的是为了班级更好的管理,学生更好的成长。加分减分的目的是改进不良行为,增强班级凝聚力。
2.评价方式不唯一
在事实班级公约之前,要明确累积的分数和成绩一样不是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班级公约虽是我们一起制定了,但是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需要我们后续继续完善。
3.定期反思齐进步
制定好的班级公约,学生会想办法努力达成,但是在美好的愿景实现前,学生们还需要面对自己的惯性,定期反思会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提升的方式。每周的班干部会议,每月的总结班会都是非常好的时机。让学生根据每条细则去对照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今后的言行有进一步的目标和要求。
4.根据需要定期更新
班级公约在每个学期初,都应该进行一次更新制定,这会帮助学生在新的一个学期重新审视班级和自我需求,根据每个学期阶段性的任务的不同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去制定切实可行的公约,助力成长。
1.在班上摸底典型反公约反面例子,私下沟通和批评;同时公开肯定和表扬积极执行班级公约的正面学生,额外再加分以示肯定,并把反面例子不公开批评,许诺再发现就要公开点名批评。
2.召开核心班干部会议,和几个核心班干部沟通讨论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布置学生关注班上特殊学生特殊表现。
3.提出老师制定班级公约的初心——为树立学生规矩意识,从学生个人素质体现与公德心联结一起,让学生明白,只有合力制定并执行班级公约,才是最有利于大家健康成长。
4.一个月清空加分情况一次,同时欢迎举报非唯分是从等情况。
5.情况再严重的话,全班非记名找出班上哪些异心的学生。
曾经我也在班级管理中制定班级公约并对学生各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虽然短期内学生行为变得规范,时间一长对学生、老师是一种内耗。统计加分扣分的班干部时时刻刻关注班上动态,每周班干部、班主任进行一次分数统计;重视加分的同学唯分是从,助长了功利心,带来不好的风气;排名靠后的同学表现出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他律型的量化考核并不能很好地转变为学生发自内心的自律。
一个学期后,我取消了加分扣分的量化考核制度,把班级管理的重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上:
①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谈心,了解他们更真实的想法,听取对班级管理上的意见和建议;
②多找学生的闪光点,在班上对其进行细节表扬,以树立榜样,若学生犯了错误私下批评,提出诚恳的建议,跟进后期的行为;
③结合社会新闻、英雄人物等,进行理想教育,树立学生远大目标,形成正确三观;
④在班级发展中不断完善班级公约,但不做加分扣分的量化考核;
⑤丰富奖励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动力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对比上学期,下学期班上的氛围更活跃、民主。我认为执行量化考核的前提要合理实际,得到班上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同,进行分数排名的时候,可以比较学生本人在不同时段的得分,看有无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