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案例研讨:面对家庭教育不当等问题,班主任可以这样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主任案例研讨:面对家庭教育不当等问题,班主任可以这样做!

资源简介

初中班主任案例研讨:面对家庭教育不当等问题,班主任可以这样做!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因家校沟通不畅、家长的家庭教育不当、学生青春期教育、适应性教育等问题,班主任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需要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
案例
初一年级的女生,家里四个姐弟,女生是老大,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读了初中才跟父母一起生活。
上学期基本上能够坚持每天上学,有时会迟到。老师教育她时会找借口,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同时跟老师反馈妈妈偏爱弟弟,还常说类似“想掐死她”等极端话语。老师跟孩子妈妈沟通,孩子妈妈也不停抱怨这个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爱玩手机,不讲卫生,被奶奶溺爱坏了。
本学期以来,该女生已经间断性缺课,已经超过10天没上学了。女生成绩急剧下降,在班里更不愿意吭声,把自己封闭起来。孩子妈妈会帮孩子请假,理由主要是低烧。有一次女生有出门上学,但未到学校。又返回家里躲起来。
最近该女生的同桌发现了该女生有割手行为。班主任得知后找该女生了解情况,安抚她的情绪,了解情况,劝慰她,跟她一起找优点,谈不足。给她安排一位特别善解人意,能够自己从抑郁状态走出来的女生同桌,并拜托同桌的女生密切关注她的状态。同时跟她妈妈反映情况。她妈妈说这是小孩吸引大人注意的方式,她了解孩子,孩子不会做出什么极端行为,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手机。
研讨问题
这位女生的情况越来越糟。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问题的严重性,班主任干着急,生怕孩子心理问题继续严重化,但对于改变家长看法又产生无力感。该怎么办?
案例中,主要的问题来自于家庭,家长不理解,孩子不被重视,渴望得到家长的爱,却不能被满足。从小隔代抚养,缺乏亲子沟通,妈妈偏爱弟弟,所以女生做出各种不听话、玩手机等行为,不想上学,这是案例中的主要信息。
家庭教育没有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理解、信任的基础上,会影响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孩子做出极端行为。
【建议】
1.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1)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状况和反映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让家长正确认识问题本质,加强家校共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正确引导孩子行为。
(2)建议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记住一个原则是,先控制情绪,再处理问题,这样,孩子才愿意跟你沟通。
(3)指导家长改变认知,家庭教育应该要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安全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加亲子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和鼓励孩子挖掘自身优点,树立其自信心。
(4)与心理老师联席,建立特殊学生的档案管理,密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关注孩子的变化,给家长提供相应的教育帮助和处理建议。
2.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科任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作用,鼓励其积极融入集体中,让女孩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引导女孩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关于案例的分析和思考:
这个女生的情况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心理和情绪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以下是一些初步的建议:
1.深度沟通:班主任应该与女生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让她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同时,也要向她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她理解和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2.家校合作:班主任应定期与孩子妈妈沟通,分享女生的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她在家的表现。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而是尝试理解孩子的困境,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专业心理咨询:鉴于女生有割手等自残行为,建议家长尽快带她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对她的心理状态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4.建立心理支持系统:除了同桌的女生外,班主任还可以鼓励班级其他同学和女生多交流,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建议家长为她寻找一些校外的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帮助她拓展社交圈子,缓解心理压力。
5.关注她各方面的表现:但班主任可以通过设置小目标、提供额外辅导等方式,帮助她逐步恢复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个女生需要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学校、家长和心理咨询师应共同努力,为她创造一个安全、积极的成长环境,帮助她走出困境,重新找回自信和快乐。
这位女生的情况确实复杂且需要立即班主任和家长关注。
一、家校共育,深入了解家庭情况
与女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与其他家庭成员沟通,尤其是父母和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的家庭关系和互动方式。
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并鼓励家长参与治疗过程。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给家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
二、建立支持网络体系
在学校内部,组织一个由老师、同学、心理老师等组成的支持网络,为女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与社区组织合作,为女生提供更多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帮助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三、增强女生的自我认知
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女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信心。鼓励女生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根据女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为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安排老师或同学为她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
四、持续关注与跟进
定期与女生沟通,了解她的近况和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女生的成长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保持耐心和同理心,为女生提供一个安全、温暖和支持的环境。同时,也要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和支持,共同为女生的健康成长努力。
案例进展
该班主任在听取三位老师的意见后,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帮助学生:
一、在适当的时机找该女生聊天,了解她的心理处境和需求。安慰该女生,表示理解和接纳她的情绪。女生慢慢信任班主任,愿意敞开心扉,跟班主任聊自己的各种想法。班主任发现该女生在学校非常孤单,因为自卑心理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于是请同桌每天主动邀请她一起就餐。请该女生担任生活委员,每天要帮助班级整理窗帘。防溺水签名也由该女生负责。并告诉她,她的工作很重要,要每天准时到教室整理窗帘,不然班级会被扣分。该女生接受了任务,开始愿意跟同学接触,并且没再出现迟到现象。
二、积极跟科任老师沟通,请科任老师对她适当放宽要求,以鼓励为主,包容对待。跟心理老师沟通,安排该女生跟心理老师见面,接受心理老师疏导。然后跟家长沟通,跟家长反馈了孩子在校表现,以及最近出现的问题。耐心跟家长沟通孩子的想法,跟家长一起探讨改善亲子关系的办法。家长在班主任的反复劝导下,理解了孩子的难处。愿意改变自己,从亲子沟通开始。班主任还约了家长到校,跟孩子一起探讨相处的问题。孩子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家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沟通以彼此拥抱和彼此接纳结束。
三、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关注该女生的一点一滴,定时谈心,及时鼓励。现在该女生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交齐作业,开始追求学习进步。在校状态越来越好,愿意参与班级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