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科学教育一、案例的基本情况1.个人基本情况:李某某,17岁,男。现为高二文班学生,成绩在班级中等。喜欢体育,有责任感,有组织能力和集体荣誉感。2.家庭情况:李某某的父亲因脑血栓而导致半身不遂,母亲下岗在家,但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在外找了一个临时工作。因此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教育他,造成了家庭教育缺失。二、不良行为具体表现经常上课不认真。与校外青年有交往,行为。迷恋游戏,有过在外玩游戏彻夜未归的经历。经教育虽有所改变,但因家庭原因,经常出现反复。三、原因分析1.社会因素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里各种观念碰撞,成年人有时也难以辨别其中的是是非非。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很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一些社会现象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等开始腐蚀着青少年。网络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地方,但网络的致幻性却使学生迷失方向,甚至在网络游戏中迷失自己,偏离了社会的“主航道”。2.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李某某的初中时代学习成绩优秀,但进入高中后,竞争更为激烈,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使他产生挫折感,从而感到自卑。在心理因素方面,意志薄弱,性格孤傲、感情脆弱、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难以融入群体,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问题学生”。3.家庭因素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的职能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家庭的作用同样是显而易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某某的家境不太好,父亲多病,母亲一个人维持这个家,没有时间管他,对他听之任之。正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加速了李某某的学习成绩下降,进而造成思想的变化。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四、具体措施1.创造“闪光”条件,充分展现自我教师的工作不仅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学生犹如一棵未经历社会风雨的幼树,需要我们用爱的春风静静地沐浴他们的心灵,用爱的春雨默默地滋润他们的心田,使其健康、茁壮成长。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问题学生”的转化。爱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能使坚冰化水,顽石变美玉。李某某的父亲因脑血栓而导致半身不遂,母亲下岗在家,但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在外找了一个临时工作。因此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教育他,造成了家庭教育缺失。这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讲,心中的些“问题”没有地方“解决”,所以就选择了网络,选择了向社会上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来发泄和倾诉。也许这对于被现实困扰却找不到出路的他而言,网络是一种能够与其心灵产生共振的语言,一种能够突破现实的肆无忌惮的青春狂想。然而,沉迷于网络却使小城更加脱离人群,行为方式偏离作为社会人的行为准则。由于他成绩差,内心中有一种自卑感,自己感觉无法融入新的班集体,就经常和年级的“差生”在一起。所以要想使其转化,一定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感化他:用体贴与关爱的态度对待他,和他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2.冰山再浮现,春风化成雨一般来说,“问题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已有一定的时间,短期内不可能让他改变所有的毛病。“反复抓,抓反复”是教育“问题学生”的一般规律。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先慢慢让学生确定可行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树立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激励方式,建立自信。摆脱自卑,并且反复教育,循序渐进,逐步取得进步。应当承认这是一个非常不易的过程,而且学生可能还会反复,但是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善于抓学生的错,,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并相应改变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教育更具实效性,最终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图片五、效果与反思1.用激励引导学生进步问题学生作为学习上的弱者,容易被同学、老师、家长所忽视,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自卑感,但他们实际上还有另一种强烈的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的欲望:他们渴望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他们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在平时对李某某的教育中,注意发现他的微小进步,给予充分肯定,积极引导,创造条件让他施展自己的长处,以自身的长处逐步克服这些短处,从中让他看到希望,增强进步的信心。比如在运动会中,他带领同学发挥集体的力量,战胜其他班,获得较好的成绩,他有了点滴进步就表扬他,并且及时和家长联系,让家长也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慢慢的,他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违纪的现象逐渐减少了,成绩也有所提高能考进一本线,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大的进步。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问题学生只要受到老师的爱护、信任,就会有一种受到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就会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我们要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名学生,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学生,那所谓的不良行为学生终究会变成潜能生的。我坚信,不良学生是可以转化的。作为教师,我用赞赏的语言激励他,从而使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激发上进心,让他充满自信让他确信:自己很聪明。有很强的潜能。某些学科成绩不很好,是因为以前没有努力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没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从现在开始,只要肯努力,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高一时,李某某的英语成绩只有四十几分,在教师不断的激励下,他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感兴趣,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本学期期中时,他的英语取得了八十多分的好成绩。而同学们对他在数学方面独到的见解也甚为佩服,并在他的帮助下有了快速的进步。2.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某某的转化,同样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而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作为老师,不仅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更要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其孤寂的心灵。只有从心灵深处去感化他、教育他,让他树立起战胜困难的雄心壮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与李某某的交往中,我观察到,由于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在他身上出现了一些错误。但是他不因为有了过失就失去了自尊心。相反,在犯错误以后,变得更敏感、更自尊、更关注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并且能够从所犯的错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中重新认识评判自己。如果这个时候,还一味地严厉训斥、指责他的话肯定会刺伤他的自尊心,影响他的思想和情绪,甚至导致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我总是表现出一定的风度,宽容时宽容,在和风细雨中使他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即使他一时还难以认识自己的错误,我会在制止了其错误言行以后,给他一段思想认识的时间。虽然一时难以奏效,但是却不会因严厉的批评,训斥而形成对立情绪。如果眼睛老盯着这个学生的不足,就会失去教育的效果。正如,又一次和李某某谈心时,他说道:“正是那次打架您不批评我反而表扬我,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还有长处的”。听到这话倍感欣慰,说明我教育方法是成功的。所以,多看一些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当地运用宽容,给学生个自省空间,一个反思的余地,通过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段,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界。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坚定信心,科学教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