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三单元 宇宙 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归纳和实验总结3.1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2.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3.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的那些温度相对较(低)而显得较(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4.矮行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5.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6.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为与地球(大气)产生剧烈的摩擦而燃烧发光。7.彗星也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有长有短)。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76年)。3.2八颗行星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地球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三颗行星。2.八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颗行星按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其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4.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因为它们(距离地球很近)。3.3日食1.日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2.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3.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此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4.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 就会出现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5.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但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看上去像一个(小黑点),这是因为金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距离地球远得多。3.4认识星座1.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2.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3.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像也(不同)。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主要标志。5.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3.5 夏季星空1.由于北极星始终在(北方),所以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利用大熊星座和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两颗星的连线沿勺口方向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 ,这就是北极星。2.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 光带,它就是(银河)。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三颗亮星组成了“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4.在夜晚,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时,要将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然后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3.6 浩瀚的宇宙1.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2.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又像一个(旋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3.建立银河系模型时,用(米粒)模拟银河系的(恒星),用胶水固定米粒。实际上,是银河系中天体之间的(引力)使恒星固定在银河系中的。4.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通过观测分析,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3.7探索宇宙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1)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2)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1609 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3)第三阶段: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了(航天时代)。(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2.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3.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位于贵州平塘县。4.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实验总结实验一 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目的:通过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比较直观地了解和认识行星之间的距离与位置关系,形成较为具体的太阳系模型概念。实验仪器及材料:三条长度相等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笔等。实验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2)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每条纸带被分成了16份。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 ,长纸带被分为48份。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3)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的位置标记在纸带上。(4)将制作好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纸带粘贴在班级的黑板上。(5)与平时看到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进行对比。实验现象:根据实验步骤,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结论: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纸带上只能大概表示出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注意事项:(1)以相同的比例处理数据并绘制模型图。(2)准备的纸带应该是相同长度的。(3)纸带要对折,不能随意折。实验二 模拟日食实验目的:验证日食的形成原理。实验仪器及材料:三张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圆形纸片、支撑杆。实验步骤:(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月球纸片在中间。(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实验现象: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近时,太阳被完全挡住: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远时,太阳的中间部分会被遮挡住。月球所处的位置(离地球) 图示 通过观察孔看到的现象 形成的天文现象1号(距离地球近) 日全食2号(距离地球远) 日环食实验结论:不同类型的日食的形成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关。注意事项:三张纸片的圆心在同一高度,三张纸片排在一条直线上。实验三 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目的:建立北斗七星模型。实验仪器及材料:边长为50cm左右的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剪刀、纸屏、投影机。实验步骤:(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照图示打上7个小孔。(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3)用投影机的光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把观察到的由橡皮泥影子组成的图像画下来。(4)展示和交流所画的图像。纸板上打孔 挂小球 画星座图像实验现象:用投影机的光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看到在屏幕上投下影子的图像不同。只有从某一个侧面照射时,才会看到橡皮泥小球的影子构成个勺子的形状,也就是北斗七星。实验结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7个橡皮泥小球的影子构成的图形不同。注意事项:投影机的光不能对着眼睛。实验四 利用活动观星盘观星实验目的:用自制的活动观星盘观察夏季夜晚的星空,认识星座。实验仪器及材料:全天星座图、印有椭圆的纸、图钉、剪刀、圆形纸板等。实验步骤:(1)将印着全天星座图的纸,沿边缘线剪下,粘在圆形纸板上,做成圆盘,称之为底盘。(2)将另一张印有椭圆的纸,也沿边缘线剪下,做成与底盘样大的纸盘, 并将椭圆的空白处挖空,称之为面盘。(3)将面盘和底盘中心对准用一枚图钉穿过两者的中心并加以固定,使面盘和底盘能自由地相对转动。(4)在夜晚观星时,将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了。实验现象:不同日期观察到的星座不同,不同地区、相同时间内可观察到的星座也有差异。实验结论:可以利用活动观星盘寻找各个季节、不同日期的星座,还可以找一些特定的星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