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案例分享】 班主任工作案例——以爱育苗,以读为本,绽放光彩
背景分析:
师者,除了传道受业解惑外,还需育人。而育人的途径都离不开“爱”。“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沟通师生心灵交流的桥梁。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记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应该给予爱。”我们的校长也经常教育我们对待学生要“严管和厚爱”。只有用爱心去发现学困生,用爱心了解学困生,用爱心抚育学困生,用爱心帮助学困生弥补缺点,发扬优点,那么学困生才能进行慢慢转化,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案例:小圆是我们班的一位“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爱说话,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不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学习上不积极,作业潦草,敷衍了事。对于这样的学生,多次批评教育,但毫无悔改之心。
解决策略:
一、眼中有爱,了解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给每一位学生同等的爱心,给每一位学生同等的关注。带着爱心与学生交流,以爱心换真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心中有爱,宽容以待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可能就有一个问题家长。学生存在问题,我们应宽容以待。当问题学生的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容忍宽恕,采用灵活的方式去教育,去鼓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爱育苗,因材施教
当用爱心发现学困生后,当用爱心去了解学困生后,当用爱心分析学困生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后,就需要用爱心帮助学生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使之能够慢慢转化,绽放光彩。
实施过程:
一、情感交流,发现问题
小圆同学转到我班。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该生沉默寡言,不与其他同学交往,经常独来独往,班级组织的诗歌朗诵、演讲、才艺展现等活动,他都不参加。作业上书写潦草,纯粹应付差事,因而在月考中成绩不理想。在11月8日,周日返校后,我把小圆同学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他手足无措。为了缓和一下他紧张的心情,我从回家后的感受,返校的心情入手,跟他聊天,慢慢地他的话多起来,谈到爸妈的辛苦,自己不如意的成绩,他眼圈红了,声音哽咽。原来这孩子也有上进心!这就是他最大的闪光点了。接着,我旁敲侧击问他的理想,他的人生规划。他两眼发光,说自己爱好数学,想当一名研究数学方面的科学家。随后,他眼中的光慢慢黯淡了,他自嘲般地说,就凭自己现在的成绩,还想当科学家,痴心妄想,是瘌蛤蟆想吃天鹅肉。我就从“瘌蛤蟆想吃天鹅肉”说起,问他你是想做有这样想法的一只瘌蛤蟆呢,还是想做一只连这种想法都不敢有的瘌蛤蟆呢。他大声地回答我,“当然是第一种了,可是这只是一种想法,我中考的成绩太差了,我上高中交了借读费,我怎么能跟其他学生一样呢?”原来,这就是症结所在。一次中考的失利,成了他心中无法挽回的痛,他开始低下了头,缺乏了自信。
自从那天以后,我利用多种方式找他谈心,及时了解他的心理,随时给他讲一些名人遇到挫折后怎么处理的故事,给他推荐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渐渐地我发现,在上课时小圆同学有时目光很专注;课下有时会离开座位,与同学交流;办公室里有时也会发现他的身影;作业本上的红叉叉也少了……可是,在12月份月考中成绩依然差强人意。
二、分析短板、以读为本
12月11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对小圆同学来,他找到他的学习方法,对我来说,我发现了解决学困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在这一天,我把小圆同学所有科目的月考试卷收起来,找各科老师,分析试卷,发现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结了各科老师的意见后,我发现该同学的审题能力较差,读不懂题意,当然做题就会南辕北辙。另外,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没有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他还说过,对于所谓的学习“困难”的学生,阅读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他常常让那些学生放下手中的作业,首先去阅读有关文章。他要教师告诉学生:“阅读与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从这里我得到了启发,我问小圆同学,是否阅读了《苏东坡传》,他吐了吐舌头。我追问他,想不想提高成绩,想不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给他开了一系列的书目,首先完成《红楼梦》阅读,其次阅读《趣味物理》《趣味化学》《数学小故事》等书,告诉他可以在做完基础作业后进行阅读。相信时间的力量!
三、汲取力量,勤勉而行
每周总结表扬本上,早、午休到班前十名里,小圆的名字竟然有14个。每次早操前操前小读的早到学生的照片里都有小圆同学的身影。翻翻小圆同学的练习册,你会发现,笔记是那么详细,并且厚厚的一本练习册几乎要被他做完了。而在4月份的月考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级第9名,又进步了3个名次。
当他站在讲台上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他说,一要端正心态,调整状态,看看苏东坡,这一生几起几落,他都能坦然处之,我们学习上的一次失利真的不算什么,正好是反思的好机会。二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强大的意志。三要有四勤,即腿勤、手勤、脑勤、嘴勤。因为勤能补拙、力耕不欺。四要阅读。如果你没有目标,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端正态度,如果你不明白勤奋努力的道理,那请你走进阅读的世界。相信阅读会改变命运。
小圆同学的事例,只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我相信,只有你拥有一颗爱心,去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用爱心去因材施教,最后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
创新看点:
1.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上,要因材施教。用爱心去发现问题。
2. 存在即合理。学困生存在的问题,一定有历史原因。教师应该宽容以待,充分尊重学生。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策略。
3. 以阅读为本,解决各种问题。教育上不急躁,不拔苗助长。只要方法对,只要你给学生心灵上洒满阳光,用“因材施教的故事”作为雨露,浇灌春苗,那么你只需要静待花开。
抓住契机,持之以恒。当教育的契机出现时,教师要用爱心去把握。及时的给予欣赏与奖励,那么学生就会朝着教师预定的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