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习惯“指南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习惯“指南针”

资源简介

【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习惯“指南针”
习惯"指南针"
班 主 任 工 作 案 例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习行为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殆。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教育案例,都会给我们以警示。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案例描述
案例:刘国杰,男生,四年级。主要表现:平时学习很不认真,上课时无心听课,心不在焉。周末在家也是不学习,对父母总是谎称没有作业,或是已完成,就连家长要检测他也是吵闹不愿意;不仅如此,
在学校生活期间,这个孩子还经常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欺负弱小,众多学生及家长对其意见之多,甚至于每两天都有学生举报他欺凌、恐吓他人。
据我了解自二年级起这个孩子已经有这个坏毛病,让每个年级的老师们头疼不已。为此,我在任班主任期间主要采取了以下教育方式进行转化:
第一步:触及心灵,打动内心。首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错误,并为此感到愧疚、自责。借着教学期间共同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过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解的话,在每次阅读之后及时沟通让他明白上学、读书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人,能够联系自己的日常所为感受自己的错误。
转化策略
第二步:制定改变计划。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积极而及时的强化,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具体的做法。根据本校住宿的情况让各科老师、组长相互签字当天的作业,并用简短的批注概括本天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律,以及在什么时间就该去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第三步:家校联系,巩固教育效果。针对他经常不在家做作业以及休息的情况。事先家访与他的妈妈联系好,要他的妈妈配合我的工作。使用QQ实现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孩子每日表现以求面面俱到。让孩子在每周末入睡前汇报自己次日时间安排和本日落实情况,并在家长在QQ上语音做评价,我对其进行点评和鼓励,保证孩子每一天都能在有序的教育下改正自新。
第四步:利用家庭背景教育他。孙某父母是靠干苦力活、干农活去供整个家庭的吃住 ,利用这一点,我告诉他,父母赚钱很不容易,不能随意挥霍父母辛勤劳动的成果,要他懂得珍惜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明白现在学习才是重点,做人才是根本。
经过这样一步一步地教育之后,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身上那种自由散漫,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明显收敛了很多。上课时,听课注意力集中了很多,能做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来问老师。双休日在家也能自律,对家长态度和缓许多。就连在班里也不再听到学生们的诉状,他还偷偷让学生给我送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束,让我倍感欣慰和快乐。
通过这个教育案例,我深刻体会到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学生时,作为教师要讲究策略,敢于创新,因材施教,一切教育以我们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才能促使学生改掉坏习惯。我想:改造一个学生能够挽救一个家庭,作为教师只要用爱去搭构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收获的就是幸福,作为师者的幸福,职业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