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藏在纸条里的秘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藏在纸条里的秘密

资源简介

【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藏在纸条里的秘密
—班主任工作案例 —
藏在
纸条里的秘密
案例背景:
毕业在即,耳边却陆陆续续传来有关小A的各种“猛料”:她喜欢邻班一个男孩B,纸条上写满了B的名字……做了多年高年级班主任,非常清楚六年级这个情窦初开的特殊时期少男少女们的小心思。起初觉得很正常的一件事,没放在心上,想着把小秘密“藏起来”,让孩子自己调整,期待时间消化!岂知昨天“猛料再添”:男孩B路过我们班,一群调皮的孩子簇拥着小A高声起哄,不怀好意的欢闹声此起彼伏,从个体行为已经上升为群体事件。看来,藏在纸条里的秘密即将曝光。于是,一场秘密护卫战开始了!
案例过程
第一回合——隔岸观火
下午叫来小A,“你认识B吗?”“不认识。”干脆利索,镇定自若,倒是我,凉气倒吸。叫来其他几个“风云人物”,“说说吧,中午的事。”淘气包们竹筒倒豆子,“老师,我就实话说吧,他俩谈恋爱”“我们是单身狗,不关我的事”……听完几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自我辩白和对当事人的集体指控后,我继续发飙:凭什么断定人家俩谈恋爱,有什么依据?这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几人互咬,都说是听别人说的,最后茅头又指向小A,说小A曾多次夸赞男孩B长得帅,还在纸条上一遍遍写着男孩B的名字。而身边的小A如坐针毡,满脸通红,也为自己辩驳:“我只是在打听他。”
第二回合——敲山震虎
召集全体同学坐好后,喊来邻班男孩B。当小A和B站在一起时,全班同学表情异样,有的诡异地笑,有的满含期待接下来好事情的发生,连平时最严肃的孩子嘴角都流露出能察觉到的怪异的笑容。等百态绽放后,先从男孩B入手。“孩子们,花痴是不是就是大家这般模样?”又一阵哄笑。男孩B神情自若,我指着他身边站着的一排孩子问:“这些人中都谁找过你?”B讲了某某几次来和他说小A喜欢自己。又问,你和小A熟悉吗?B摇摇头。紧接着,让大家探讨:四处散播小A喜欢B的同学这种言行合适吗?“没有根据的四处传扬就是造谣,就是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严重者要承担法律责任”,随着我的讲述孩子们的神情越来越严肃。又问男孩B的感受,孩子说,大家这样的行为其实让我很不舒服,不愿意接受。“是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传播是非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我让班干部代表全班同学向B道歉,气氛非常沉重。临走时,我又告诉男孩:“不过,话说回来,能被女生集体关注,也应该觉得荣幸,因为你的确足够优秀。”
第三回合——攻心为上
B走后,我和孩子们就“喜欢”这个话题深入交流。美好的事物、人都值得我们欣赏,喜欢,这很正常,但能谈得上爱吗?再让大家谈谈自己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喜欢,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例如仅关注长相,那是什么?很快有孩子回答,肤浅。男孩B被大家喜欢,也不仅仅是帅气的脸庞,更有他优异的成绩,但是仅仅停留在如何艳羡别人,一味单相思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沉思。最后,让孩子们共同探讨:谁是这个世界最爱我们的人?当有了诸如此类的小秘密时,怎样做最合适?怎样保护自己,怎样选择朋友,怎样做让别人值得信赖的朋友?……
第四回合——拔本塞源
放学后,留下小A,等待约好的小A妈妈前来。和母女开诚布公地交流,言谈中能察觉到家长的忧心与焦虑。我理解家长此时的心情,告诉她:孩子今天的表现可能会让你失望,但是提早暴露问题,防微杜渐、及时止损,反而是好事。今天的事件中老师在刻意回避关于谣言本身的内容,忽略也理解偶尔的思想跑神,但是如何成长自己,让喜欢的人更加欣赏自己才是明智之举。气氛渐渐缓和后,小A妈妈不解地问孩子,为什么这些小秘密不能告诉家长?小A一脸泪水……
随后,我和小A妈妈就“如何让孩子主动和家长说出心里话”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告诉家长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爱至关重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何种境况,父母都会接纳并一如既往地爱自己,这样的安全感会自然规避很多风险……
案例分析
PART.2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提前,有些孩子刚上六年级就进入了青春期。在这一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孩子们有了独立意识,心里话不愿和老师、父母诉说,有时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异性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孩子们对异性萌生好感、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很正常,但是事态扩散升级后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PART.3
藏在纸条里的秘密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内心深处敏感而又脆弱的玫瑰色,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以温柔的方式来小心呵护这个角落,携手家长共同用温情来驱除阴霾、让心灵驻满阳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职责。尊重孩子的人格与隐私,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才能化险为夷、变“大风暴”为“小乌龙”,让纸条中的小秘密成为青春岁月最美的回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