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教学内容 第3课 心理健康 科目 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心理健康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情感态度观念 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运用 能参照心理健康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学重点 理解人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难点 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教学方法 游戏、故事、音乐、讲述、讨论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引入新课 一、心理小测试 请在一张纸上画一幅画,内容是:下雨了,你在路上走。 解释:你画的图案在什么位置? 画面中的你是怎样一种状态? 画面中的你有耳朵吗? 画面中的你有面目吗? 画面中的你是如何躲雨的?学习新课 二、心理健康的紧迫性 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VS 悦纳自我 故事:苏格拉底的相貌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VS 和谐的人际关系 想一想:(1)你允许陌生人离你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2)回忆一下,你与亲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3)当别人靠近自己时,你会是什么感觉 3、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VS 适应环境 四、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意味着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 格言:真正心理健康的人是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人。 五、课堂练习 1、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 2、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 ) 3、职校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 ) 4、心理不健康是一件令人丢脸的事情。( ) 5、心理疾病或障碍只有在外人看出来时才有必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 6、心理疾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7、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就是心理变态。( ) 8、正常人也有心理问题。( )总结知识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布置作业 无教学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师生互动较好,学生能初步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心理求助意识,总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