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8讲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第08讲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目 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1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2
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
知识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知识点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4
考向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
考向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6
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 7
知识点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7
知识点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
考向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8
考向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1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023 选择题:河北卷、海南卷、浙江卷 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的举措和我国扶贫成就,考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和途径;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背景,考查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选取全国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考查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考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结合我国连续提高养老保险金的案例,考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措施。
2022 选择题:江苏卷、浙江卷 主观题:天津卷
我国的社会保障 2024 选择题:浙江卷
2023 选择题:广东卷、福建卷、湖南卷、山东卷
2022 选择题:山东卷
复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 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3.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知识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
性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特别提醒: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都属于按劳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种类: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类别 对应形式 适用范围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土地承包所得 公有制
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要素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非公有制
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广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
土地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收入
知识要素 智力成果,如出版著作、绘画等获得的收入
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数据要素 通过信息技术的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
特别提醒:正确认识“三权分置”下的农民收入
(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2)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流转方土地经营组织去打工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土地经营组织为公有制),也可能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土地经营组织为非公有制)。
(4)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
4.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收入来源)
劳动性收入 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 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经营性收入 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 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5.弘扬劳动精神
原因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要求 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知识点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②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特别提醒: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初次分配是指以生产部门为核心的分配。分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部分(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社保等手段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低收入者的救助。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第三次分配是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自觉自愿的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包括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形式。
考向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各部门、各地区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的职责任务,并提出帮扶的各种具体措施。这将有助于( )
A.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B.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B
【解析】B:《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各部门、各地区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的职责任务,并提出帮扶的各种具体措施。这将有助于贯彻落实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B符合题意。A:《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有利于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不涉及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A与题意不符。C: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在的分配制度,居民收入来源已经多样化,C错误。D:《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有助于贯彻落实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而不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错误。 故本题选B。
【变式训练】1.(2024·山东济南·三模)2023年底,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扩充公共数据开放清单→提升数据供给水平→让数据放心“用起来”
②建设数据基础设施→优化数据流通秩序和环境→让更多数据“转起来”
③推动数据多场景应用→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让更多数据“活起来”
④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市场推动资源配置→让财产性收入“多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扩充公共数据开放清单,可以提升数据供给水平和质量,让数据放心“用起来”,①传导正确。②:建设数据基础设施与优化数据流通秩序和环境无直接关系,建设数据基础设施不能推出优化数据流通秩序和环境,②不选。③:推动数据多场景应用,可以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进而让更多数据“活起来”,③传导正确。④:应该先通过市场推动资源配置,再促进数据要素参与分配,④不选。故本题选B。
【变式训练】2.(2024·浙江·三模)某村117户成员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成立了农机化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为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等服务,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走出了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这说明,该村通过( )
①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了农民财产权益
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
③股份制的形式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④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形式使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没有变革,①说法错误。 ②:该合作社主要为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等服务,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走出了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体现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的农机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属于股份合作制,而不是股份制,③不符合题意。 ④:该村117户成员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成立了农机化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一种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形式使农民增收,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考向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2023·河北·高考真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逐步形成了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23年3月,全省注册志愿者1203.8万人。某国有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以来,累计捐款1亿多元,诠释了企业、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慈善( )
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②在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④是再分配的调节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①说法错误。②:慈善是社会公益事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在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正确。③:慈善可以通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③正确。④:慈善是第三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调节手段,④不选,故本题选C。
【变式训练】1.(2024·山东聊城·三模)山东为推进全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本轮改革把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中长周期考核激励、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等,研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招硬招,并完善落实创新失误免责机制,确保科技创新实现更大突破。上述举措的实施( )
①意在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性作用
②是基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需要
③突出了机制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地位
④重视完善初次分配机制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不等于国有经济,①说法不准确。②:山东省推出这些举措是基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需要,②正确。③: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不是机制创新,③排除。④: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体现了重视完善初次分配机制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④正确。故本题选D。
【变式训练】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下列有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举措有(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②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①
【答案】B
【解析】①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两项举措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①③正确。②: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是注重效率,客观上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共同富裕实现,②不合题意。④: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不能流转,④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
知识点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因
必要性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要性 ①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②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③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社会保险 ①地位: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筹资: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③功能: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④类型: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救助 ①地位: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方式:它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 ③目的: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④类型:灾害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社会福利 ①方式: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②目的: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③地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知识点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覆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适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权责清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总要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时政链接】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考向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2023·广东·高考真题)2022年1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启动。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所有省份完成基金财务系统部省对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本账”基本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五统一”,即统一缴费政策、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待遇调整、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办服务管理。这有利于( )
①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②加大社会保险费对个人所得税的抵减作用
③实时查询缴费信息,在线申领社会救助金
④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五统一”,有助于统一数据,实现全国养老保险数据的集中管理,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发挥全国汇聚数据优势,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加大社会保险费对个人所得税的抵减作用,②排除。③: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一种,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险,而非社会救助,③排除。④: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既无地区差别,也无行业差别,充分体现制度公平,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能力,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变式训练】1.(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
①属于积极货币政策的内容,是统筹我国发展和安全的现实需要
②支持重大战略的项目建设,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③有利于减缓中短期还款压力,拉长整个资金发挥作用的周期
④有助于优化债务结构,发挥保障社会成员“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发行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为解决重大战略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发行超长期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支持重大战略的项目建设,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减缓中短期还款压力,拉长整个资金发挥作用的周期,②③符合题意。④:“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救助的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变式训练】2.(2024·广西河池·二模)2024年3月,广东全省社会保险局长会议召开,截至2023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81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27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795万人,分别同比增加1.7%、4.6%、1.2%。去年一年,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333亿元,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城乡居民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200元,为113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城乡居民保险费2.1亿元,由此可见,广东( )
①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
②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和再分配功能
③构建高福利保障社会,满足人们社会保障需求
④不断筑牢社会保险最后一道防线,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截至2023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81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27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795万人,分别同比增加1.7%、4.6%、1.2%。这反映出广东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故①符合题意。②:去年一年,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333亿元,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城乡居民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200元,为113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城乡居民保险费2.1亿元,由此可见,广东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和再分配功能,故②符合题意。③:广东并非构建高福利保障社会,故③表述错误。④:社会救济是最后一道防线,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考向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2023·福建·高考真题)下图是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该图反映了我国( )
A.社会保障体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社会保障让每个公民享受相同的保障权益
C.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且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D.社会保障作为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的手段实现了多样化
【答案】C
【解析】C:图中信息显示,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月平均失业保险金、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故C选项符合题意;A: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要素构成,图中信息只涉及社会保险的有关情况,没有涉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排除A选项;B:国家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并非每个公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都是相同的,故排除B选项;D: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通过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渠道来实现。社会保障是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手段,不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手段,故排除D选项。故本题选C。
【变式训练】1.(2024·浙江·三模)自2024年1月1日起,我省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除法定参保对象外,将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大龄劳动者、实习生等特定人员也纳入制度保障中。此举( )
①完善社会福利形式,满足群众基本诉求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公平对待每个公民
③发挥社会救助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明确各方权利责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③:材料涉及社会保险,而不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①③排除。②:将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大龄劳动者、实习生等特定人员也纳入制度保障中,体现了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坚持公平原则,②正确。④: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除法定参保对象外,将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大龄劳动者、实习生等特定人员也纳入制度保障中,此举明确各方权利责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有助于扩大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范围,④正确。故本题选D。
【变式训练】2.(2024·山东潍坊·二模)现阶段,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对于新兴领域开拓不足。同时,养老服务市场存在欺诈老年消费者等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列举措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强化养老产业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投资养老产业新兴领域→完善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②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打击养老领域违法行为→规范养老市场秩序→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③规范养老服务标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努力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针对“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对于新兴领域开拓不足”的问题,强化养老产业政策支持,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养老产业新兴领域,有利于完善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①正确。②:针对“养老服务市场存在欺诈老年消费者等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的问题,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打击养老领域违法行为,有利于规范养老市场秩序,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②正确。③:规范养老服务标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一定能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针对的是基本养老保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海南·高考真题)下表为2022年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绝对量(元) 涨幅 比重
人均可支配收入 36883 5.0%
人均工资性收入 20590 4.9% 55.8%
人均经营净收入 6175 4.8% 16.7%
人均财产净收入 3227 4.9% 8.7%
人均转移净收入 6892 5.5% 18.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上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劳动性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主要是依靠土地出租
③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反映了国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人均财产净收入增加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从图表信息可知,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达55.8%,表明劳动性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①正确。②: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材料没有反映土地出租,且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不是经营性收入,②排除。③: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反映了国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反映了国家在再分配环节更加注重公平,③正确。④:通过人均财产净收入增加,无法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④排除。故本题选A。
2.(2024·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2020~2022年浙江省社会保障相关指标变动情况。
指标年份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元/月) 在册低保人数(万人) 低保标准(元/每人每月)
2020 4355 165 61.4 886
2021 4423 180 59.3 941
2022 4520 190 56.4 1083
数据来源:2020~202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中信息可知,浙江省( )
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逐年增加 ②人均领取基础养老金逐年上升
③社会救助人数逐年下降 ④社会救助的部分标准逐年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由表中信息可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4355万人到 4423万人再到4520万人,可推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逐年增加,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人均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情况,②不符合题意。③: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和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由材料信息知在册低保人数在逐年减少,但低保只是社会救助的一部分,不能必然推出社会救助人数逐年下降,③不符合题意。④:低保标准逐年提高,而社会救助包括社会低保,所以社会救助的部分标准(低保标准)逐年提高,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2023·河北·高考真题)2016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将设施大棚和“小岗村”品牌等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成立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收益用于集体发展、社员分红等。截至2021年已经连续五年分红。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投资行为( )
①完善了该村公共服务体系 ②增加了社员劳动性收入
③丰富了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④盘活了村集体资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投资行为与该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没有直接关系, ①不选。②: 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投资行为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收益一部分用于社员分红,这增加了社员的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劳动性收入,②不选。③④:小岗村将设施大棚和“小岗村”品牌等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成立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这盘活了村集体资产,丰富了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2023·湖南·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对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安全构成潜在风险。为此,需要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以下政策作用路径正确的是( )
①发放育儿补贴→减轻税费负担→降低生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②延长生育假期→提供时间便利→降低生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③发展普惠托育→完善公共服务→降低养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④均衡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发放育儿补贴,可以减轻育儿经济压力,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但与“减轻税费负担”无关。①排除。②:延长生育假期,可以延长父母陪伴、照料婴幼儿的时间,为其提供时间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父母生育、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②符合题意。③:普惠托育是指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按照政府指导价格提供的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托育服务。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也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③符合题意。④:从长期来看,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④排除。故本题选C。
5.(2023·山东·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医保多项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809.19亿元;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实现医保用药全国范围基本统一;国家集中采购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关于医保改革,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积极性
②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③统一医保用药范围→增加药品报销种类→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
④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降低居民医疗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不属于社会福利,因此医保改革不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①传导错误。②: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有利于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②传导正确③: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满足的是居民的基本保险需求,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的是商业保险,因此,医保改革不能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③传导错误。④:实现药品集中采购,是国家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有利于降低居民医疗负担,④传导正确。故本题选C。
6.(2022·江苏·高考真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中合理的是( )
A.健全初次分配——增加资本收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B.压缩落后产能——增加就业人口——实现共享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C.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答案】D
【解析】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D传导正确;A:增加资本收入与优化投资结构无直接关系,且投资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优化投资结构有助于降低风险,但不一定使低收入者收入增加,即不一定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A传导错误;B:压缩落后产能可能会使失业人口增加,B传导错误;C: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推进生产要素分配无必然联系,并且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C传导错误。故本题选D。
7.(2022·山东·高考真题)2022年山东省新设40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予以托底安置。政府在社区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等公共服务类公益岗、网格员等公共管理类公益岗,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政府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 )
①挖掘更多就业潜力,落实好保就业目标 ②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保障诉求
③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增加群众收入来源 ④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政府通过大量设置的不同类型的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予以托底安置,挖掘了更多就业潜力,有助于落实保就业目标。故①符合题意。②: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材料不涉及社会救助和救助形式问题。故②排除。③: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这表明政府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增加了群众收入来源。故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不强调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故④排除。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8.(2022·天津·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天津市构建国有经济新发展格局,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实施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航母级”民营企业集团。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把“蛋糕”切好,兜牢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是重要方面。2021年,天津市实施20项民心工程,在“一老一小”问题上既有“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有精细贴心的服务。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天津市为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上述举措的理由。
【答案】(1)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企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力量;包含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完善以社会保障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分析】背景素材:天津市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
考点考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思考作答。需要调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可联系教材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关键词②:天津市构建国有经济新发展格局,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可联系教材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企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力量。
关键词③:实施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航母级”民营企业集团。→可联系教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④: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把“蛋糕”切好,兜牢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是重要方面。→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完善以社会保障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第08讲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目 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1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2
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
知识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知识点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4
考向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
考向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6
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 7
知识点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7
知识点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
考向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8
考向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1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023 选择题:河北卷、海南卷、浙江卷 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的举措和我国扶贫成就,考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和途径;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背景,考查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选取全国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考查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考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结合我国连续提高养老保险金的案例,考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措施。
2022 选择题:江苏卷、浙江卷 主观题:天津卷
我国的社会保障 2024 选择题:浙江卷
2023 选择题:广东卷、福建卷、湖南卷、山东卷
2022 选择题:山东卷
复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 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3.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知识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
性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特别提醒: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都属于按劳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种类: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类别 对应形式 适用范围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土地承包所得 公有制
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要素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非公有制
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广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
土地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收入
知识要素 智力成果,如出版著作、绘画等获得的收入
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数据要素 通过信息技术的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
特别提醒:正确认识“三权分置”下的农民收入
(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2)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流转方土地经营组织去打工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土地经营组织为公有制),也可能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土地经营组织为非公有制)。
(4)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
4.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收入来源)
劳动性收入 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 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经营性收入 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 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5.弘扬劳动精神
原因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要求 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知识点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②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特别提醒: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初次分配是指以生产部门为核心的分配。分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部分(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社保等手段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低收入者的救助。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第三次分配是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自觉自愿的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包括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形式。
考向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各部门、各地区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的职责任务,并提出帮扶的各种具体措施。这将有助于( )
A.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B.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变式训练】1.(2024·山东济南·三模)2023年底,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扩充公共数据开放清单→提升数据供给水平→让数据放心“用起来”
②建设数据基础设施→优化数据流通秩序和环境→让更多数据“转起来”
③推动数据多场景应用→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让更多数据“活起来”
④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市场推动资源配置→让财产性收入“多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2.(2024·浙江·三模)某村117户成员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成立了农机化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为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等服务,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走出了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这说明,该村通过( )
①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了农民财产权益
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
③股份制的形式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④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形式使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2023·河北·高考真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逐步形成了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23年3月,全省注册志愿者1203.8万人。某国有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以来,累计捐款1亿多元,诠释了企业、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慈善( )
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②在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④是再分配的调节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1.(2024·山东聊城·三模)山东为推进全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本轮改革把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中长周期考核激励、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等,研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招硬招,并完善落实创新失误免责机制,确保科技创新实现更大突破。上述举措的实施( )
①意在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性作用
②是基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需要
③突出了机制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地位
④重视完善初次分配机制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下列有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举措有(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②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①
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
知识点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因
必要性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要性 ①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②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③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社会保险 ①地位: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筹资: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③功能: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④类型: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救助 ①地位: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方式:它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 ③目的: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④类型:灾害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社会福利 ①方式: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 ②目的: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③地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知识点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覆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适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权责清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总要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时政链接】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考向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2023·广东·高考真题)2022年1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启动。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所有省份完成基金财务系统部省对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本账”基本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五统一”,即统一缴费政策、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待遇调整、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办服务管理。这有利于( )
①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②加大社会保险费对个人所得税的抵减作用
③实时查询缴费信息,在线申领社会救助金
④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1.(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
①属于积极货币政策的内容,是统筹我国发展和安全的现实需要
②支持重大战略的项目建设,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③有利于减缓中短期还款压力,拉长整个资金发挥作用的周期
④有助于优化债务结构,发挥保障社会成员“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2.(2024·广西河池·二模)2024年3月,广东全省社会保险局长会议召开,截至2023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81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27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795万人,分别同比增加1.7%、4.6%、1.2%。去年一年,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333亿元,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城乡居民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200元,为113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城乡居民保险费2.1亿元,由此可见,广东( )
①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
②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和再分配功能
③构建高福利保障社会,满足人们社会保障需求
④不断筑牢社会保险最后一道防线,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2023·福建·高考真题)下图是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该图反映了我国( )
A.社会保障体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社会保障让每个公民享受相同的保障权益
C.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且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D.社会保障作为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的手段实现了多样化
【变式训练】1.(2024·浙江·三模)自2024年1月1日起,我省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除法定参保对象外,将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大龄劳动者、实习生等特定人员也纳入制度保障中。此举( )
①完善社会福利形式,满足群众基本诉求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公平对待每个公民
③发挥社会救助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明确各方权利责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2.(2024·山东潍坊·二模)现阶段,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对于新兴领域开拓不足。同时,养老服务市场存在欺诈老年消费者等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列举措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强化养老产业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投资养老产业新兴领域→完善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②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打击养老领域违法行为→规范养老市场秩序→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③规范养老服务标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努力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海南·高考真题)下表为2022年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绝对量(元) 涨幅 比重
人均可支配收入 36883 5.0%
人均工资性收入 20590 4.9% 55.8%
人均经营净收入 6175 4.8% 16.7%
人均财产净收入 3227 4.9% 8.7%
人均转移净收入 6892 5.5% 18.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上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劳动性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主要是依靠土地出租
③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反映了国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人均财产净收入增加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2020~2022年浙江省社会保障相关指标变动情况。
指标年份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元/月) 在册低保人数(万人) 低保标准(元/每人每月)
2020 4355 165 61.4 886
2021 4423 180 59.3 941
2022 4520 190 56.4 1083
数据来源:2020~202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中信息可知,浙江省( )
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逐年增加 ②人均领取基础养老金逐年上升
③社会救助人数逐年下降 ④社会救助的部分标准逐年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河北·高考真题)2016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将设施大棚和“小岗村”品牌等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成立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收益用于集体发展、社员分红等。截至2021年已经连续五年分红。小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投资行为( )
①完善了该村公共服务体系 ②增加了社员劳动性收入
③丰富了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④盘活了村集体资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湖南·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对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安全构成潜在风险。为此,需要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以下政策作用路径正确的是( )
①发放育儿补贴→减轻税费负担→降低生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②延长生育假期→提供时间便利→降低生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③发展普惠托育→完善公共服务→降低养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④均衡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山东·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医保多项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金支付809.19亿元;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实现医保用药全国范围基本统一;国家集中采购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关于医保改革,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积极性
②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筛选创新药进入目录→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③统一医保用药范围→增加药品报销种类→满足居民高层次保险需求
④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市场化机制以量换价→降低居民医疗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江苏·高考真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中合理的是( )
A.健全初次分配——增加资本收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B.压缩落后产能——增加就业人口——实现共享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C.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7.(2022·山东·高考真题)2022年山东省新设40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予以托底安置。政府在社区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等公共服务类公益岗、网格员等公共管理类公益岗,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政府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 )
①挖掘更多就业潜力,落实好保就业目标 ②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保障诉求
③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增加群众收入来源 ④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8.(2022·天津·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天津市构建国有经济新发展格局,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实施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航母级”民营企业集团。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把“蛋糕”切好,兜牢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是重要方面。2021年,天津市实施20项民心工程,在“一老一小”问题上既有“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有精细贴心的服务。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天津市为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上述举措的理由。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