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讲 法治中国建设目 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1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考点一 法治国家 4知识点1 法治国家的内涵 4知识点2 建设法治国家 4考向1 法治国家的内涵 4考向2 建设法治国家 6考点二 法治政府 7知识点1 法治政府的内涵 7知识点2 建设法治政府 8考向1 法治政府的内涵 8考向2 建设法治政府 10考点三 法治社会 11知识点1 法治社会的内涵 11知识点2 建设法治社会 11考向1 法治社会的内涵 12考向2 建设法治社会 13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4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法治国家 2023 主观题:重庆卷 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涉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等内容。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我国政务服务的创新举措不断,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如何整治形式主义;应如何完善基层治理,赋能法治社会建设;国务院制定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主要考查学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考查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022 无法治政府 2024 选择题:浙江卷2023 选择题:湖南卷、湖北卷、海南卷、北京卷、浙江卷 主观题:山东卷、河北卷2022 选择题:江苏卷、海南卷、重庆卷 主观题:辽宁卷、北京卷、山东卷法治社会 2023 主观题:全国卷、重庆卷2022 无复习目标: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考点一 法治国家知识点1 法治国家的内涵(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具体表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内涵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原因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坚持良法之治 原因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标准 内容合理、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原因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要求 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含义 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要求 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体制机制知识点2 建设法治国家(1)措施: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推进宪法实施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2)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考向1 法治国家的内涵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①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②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③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④有助于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变式训练】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修改慈善法,提高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上述做法( )①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③使得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更加清晰 ④为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权利奠定法治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变式训练】2.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这一规定意在( )①彰显宪法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坚持宪法至上②深化国家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③确立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明确合宪性审查的主体④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考向2 建设法治国家1.2024年,全国人大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这些立法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政治法律制度③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变式训练】1.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过7年讨论,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于2023年9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要求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提升立法的工作质量②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③国家机关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④立法工作顺应时代趋势,确保未成年人享受数字红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①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②有助于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③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④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二 法治政府知识点1 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职能科学 要求政府承担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权责法定 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政府要依法行政,不能错位、缺位和越位执法严明 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行为;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开公正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公正执法智能高效 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廉洁诚信 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人民满意 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特别提醒:全面理解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和越位(1)错位: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互相推诿扯皮,政出多门。(2)缺位:本来应当由政府履行的职责,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没有管好,甚至出现了“真空”。如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供给不足,公共教育、卫生等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等。(3)越位:政府超越自己的权限,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如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取代市场配置资源等。(4)应对措施:各级政府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简政放权等。知识点2 建设法治政府基本要求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重大意义 ①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②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特别提醒: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政策要遵循规律、广聚共识、于法有据。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工作人员要遵守法纪、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围绕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在抓落实上切实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文件和会议,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持续为基层和企业减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考向1 法治政府的内涵1.(2024·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纷纷设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由当地数据资源管理局对口管理,专门办理那些在其他政务服务窗口没有办成的事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表明,我国政府( )①就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③遵循政务诚信的基本原则保障群众的知情权④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变式训练】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该草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对国务院组织法作上述修订有助于( )①推动中央政府的制度集成创新②提高中央政府依法执政的效能和水平③促进中央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变式训练】2.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要求相关行政部门及时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条例》的颁布( )①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②拓展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推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③目的在于明确政府工作职责,提高政府工作效能④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2 建设法治政府1.(2022·江苏·高考真题)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某市政府12345热线运用标准化原理优化再造相关政务流程。热线开通后,日均为民服务量从最初的1000余件增长到3万余件,日均通话时长1500余小时,年增长率为21%。该市在实践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我国首个政府服务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材料表明,该市政府( )A.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了社会活力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能C.坚持运用国家标准,确立了政府权威D.坚持简政放权,增强了政府的执行力【变式训练】1.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四川省促进“川渝通办”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领域延伸:推动“政务服务码”川渝互通,实现40类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完善经营主体“云迁移”、川渝开放合作区“云注册”功能,探索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此举有利于( )①整合部门职责权限,优化政府机构设置②创新行政服务模式,弱化政府管理职能③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增强群众的获得感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企业营商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变式训练】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国务院的部署有利于( )①增强各级干部主动履行神圣职责的意识,推动难题化解②强化监督,对庸政、懒政等行为出真招,加大惩戒力度③加强行政机关党建工作,锤炼各级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④形成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级干部践行初心使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三 法治社会知识点1 法治社会的内涵含义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特征 法治意识/信法—前提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律实施/守法—保证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实施效果/用法—目标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知识点2 建设法治社会(1)任务措施 具体表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2)意义①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②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特别提醒: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行政仲裁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区别 受理的机关不同 由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庭作出裁决 由行政机关受理 由人民法院受理适用的法律不同 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纠纷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人民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律的后果不同 对仲裁决定不服,可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 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联系 是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考向1 法治社会的内涵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由此可见,法治社会意味着( )①全社会对法治绝对信仰,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认可法律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违法犯罪活动得以杜绝,社会矛盾全部得以彻底化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变式训练】1.河南省新郑市把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新郑市将继续以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为重点,培育法治精神、打造法治文化,从而增强法治创建实效,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②说明政府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③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 ④提升了市民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变式训练】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这表明在法治社会中( )A.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已经没有违法行为 B.社会纠纷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解决C.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D.公民的所有利益都受到法律的确认与保护考向2 建设法治社会1.某地人民法院全面摸底和分析辖区内诉讼案件情况,针对涉民生案件量大、矛盾集中的问题。主动探索“网格预警、精准分流、高效化解”的“矛盾纠纷三级化解网络”,成立法律咨询室、心理疏导室、诉前调解室,为来诉群众提供心理抚慰、法律咨询、前置调解的一站式前端化解服务,成功调解各类案件数百起。这启示我们( )①通过多元方式有效处理社会纠纷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②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要利用好道德规范的积极作用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④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变式训练】1.银川市公安局联合司法、街道、律师力量,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站。依靠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带动机制创新,探索出“专群结合、警民共治”的工作模式,在全市建成46个“塞上枫桥”特色警务室。此模式有利于( )①发挥权力机关作用,增强群众幸福感与安全感②创新纠纷解决模式,提升完善基层治理的效能③深入建设法治社会,激发矛盾化解的更大合力④完善居民民主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变式训练】2.“法不能向不法让步”!3月8日,官方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均有此表述,且均提到了刑法“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条款,“第二十条”已被唤醒。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要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这说明( )①司法机关应谨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法治的首要内容②正当防卫条款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培养良好社会道德风尚③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以保证人民群众在受侵害时得以有效帮助④“第二十条”被唤醒得益于中国法治进步和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提升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一、单项选择题1.(2023·湖南·高考真题)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中,重组后的科技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而是强化战略规划、资源统筹、综合协调等宏观管理职责,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组科技部旨在( )①为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②优化部门职能配置,以科技力量赋能国家治理③理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④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责,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湖北·高考真题)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该项改革方案( )①旨在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责,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②合理调整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③扩大知识产权局的职权,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④完善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助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海南·高考真题)随着互联网发展,各类“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自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问题,扰乱了网络秩序,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针对相关问题,中央网信办开展了“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整治“自媒体”乱象( )①彰显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②能有效破解“自媒体”经营管理难题③是政府依法履行基本职能的具体现④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生活秩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北京·高考真题)某居民去办理户政业务,因异地往返不便,一时难以提供相关证明。户籍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告知该居民可以采用“个人承诺”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后续由派出所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最终手续得以顺利完成。北京市户政领域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情形中,承诺内容如下: ◇申请人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所需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完整。 ◇申请人已经知晓告知的全部内容。 ◇申请人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告知的违诺失信惩戒后果。 ◇申请人所作承诺是申请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申请人明确其承诺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了民事活动的自愿原则②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力与责任是相匹配的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有助于“告知承诺制”的落实④政府通过“减证”实现了便民利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浙江·高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下移、权限下放、资源下沉,各地不断探索机制创新和体制变革,力求落实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使基层政府责权利相匹配,将基层从“治理末梢”变成“治理靶心”。治理重心下移是( )A.规范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要求 B.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要求C.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的要求 D.丰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的要求6.(2022·海南·高考真题)2021年,海南省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特别极简审批园区从3个推广到14个,园区项目落地审批提速70%;打造“海易办”“海政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55.6%“零跑动”,30项“一件事一次办”,1038项“跨省通办”。上述举措( )①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和水平②增强了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③强化了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④体现了海南的制度集成创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2·重庆·高考真题)谣言猛于虎,网络谣言有的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有的移花接木、以偏概全……其共同点是,掩盖真相,传播假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7.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扩散造成社会的焦虑与恐慌,增加了抗疫的难度。针对网络谣言,政府应( )①深化简政放权,授权网络平台自我管理 ②引导舆论宣传,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辟谣③增强服务意识,拓宽网民的信息发布渠道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惩治造谣、传谣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8.(2023·山东·高考真题)某校一个学习小组围绕“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资料。某地保障房主管部门拟公示信息申请人员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家庭人口情况、家庭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申请住房门牌号。申请结果信息:申请人员的摇号结果、配租结果。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修订)第十九条: “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五十一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知识,就如何处理好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说明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9.(2023·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北省司法厅出台行政执法禁止性清单,对“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运动式执法”进行专项督察。青海省格尔木市通过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实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加强群众监督,建立职责透视平台,从执法效率、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温度等四个维度,接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评价。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合材料,分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怎样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10.(2023·重庆·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民法典是一部“绿意盎然”的民法典,在总则编首次规定了“绿色原则”,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设置了具体的“绿色条款”。题表总则编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9条)合同编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509条)侵权责任编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229条)结合材料,谈谈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价值。11.(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12.(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当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统筹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调度,打击疫情期间的各类犯罪活动;当中印边界危机发生时,我们稳妥处置加勒万河谷事件,捍卫领土主权;当国外安全形势恶化时,我们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国家坚定地维护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信息等各方面安全。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洪水席卷而来时,共产党员投身防汛一线,共筑安全堤坝;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民警全力应对,日夜值守,保障辖区安全;军港被暗中拍摄时,有市民依据国家保密法,拨打12339举报电话……正是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才有了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13.(2022·北京·高考真题)“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城”,水连接起北京城的昨天和今天。2022年3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该导则的愿景目标之一是“建设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的宜居活力之河”,内容如下。河道和周边滨水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资源,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既十分必要又富有挑战。某地的滨水空间近期被列入提升改造计划,让我们共同参与。【调研发现】相关主体 关切周边居民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差,游憩设施不完善,生态和景观性能不高。老年人希望能遛弯、钓鱼,中青年人希望能骑行、慢跑,儿童希望有游乐园、戏水区。沿岸企事业单位 打通道路需要搬迁让路,利益会受损,希望得到补偿。政府部门 水务局 改造可能会影响河道的防洪功能。生态环境局 滨水空间开放后水质可能受影响。园林绿化局 绿化管护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1)滨水空间的提升改造千头万绪,并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周边某社区拟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讨论此事。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上表。(2)从“调研发现”列出的三类相关主体中任选其一,针对相应关切,提出合理建议。14.(2022·山东·高考真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1第16讲 法治中国建设目 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1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考点一 法治国家 4知识点1 法治国家的内涵 4知识点2 建设法治国家 4考向1 法治国家的内涵 4考向2 建设法治国家 6考点二 法治政府 7知识点1 法治政府的内涵 7知识点2 建设法治政府 8考向1 法治政府的内涵 8考向2 建设法治政府 10考点三 法治社会 11知识点1 法治社会的内涵 11知识点2 建设法治社会 11考向1 法治社会的内涵 12考向2 建设法治社会 13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4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法治国家 2023 主观题:重庆卷 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涉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等内容。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我国政务服务的创新举措不断,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如何整治形式主义;应如何完善基层治理,赋能法治社会建设;国务院制定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主要考查学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考查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022 无法治政府 2024 选择题:浙江卷2023 选择题:湖南卷、湖北卷、海南卷、北京卷、浙江卷 主观题:山东卷、河北卷2022 选择题:江苏卷、海南卷、重庆卷 主观题:辽宁卷、北京卷、山东卷法治社会 2023 主观题:全国卷、重庆卷2022 无复习目标: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考点一 法治国家知识点1 法治国家的内涵(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具体表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内涵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原因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坚持良法之治 原因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标准 内容合理、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原因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要求 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含义 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要求 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体制机制知识点2 建设法治国家(1)措施: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推进宪法实施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2)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考向1 法治国家的内涵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①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②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③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④有助于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不是该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①排除。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不是由该法的颁布实施明确的,②说法错误。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有助于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变式训练】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修改慈善法,提高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上述做法( )①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③使得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更加清晰 ④为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权利奠定法治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修改慈善法,提高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表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①②符合题意。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并不是该做法让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更加清晰 ,③不符合题意。④:人民的权利是法定的,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为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权利奠定法治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变式训练】2.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这一规定意在( )①彰显宪法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坚持宪法至上②深化国家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③确立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明确合宪性审查的主体④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有关法律制定修改中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表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这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①④符合题意。②: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机关,没有涉及国家司法体制改革,②排除。③:在我国,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地位早已经确立,③错误。故本题选C。考向2 建设法治国家1.2024年,全国人大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这些立法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政治法律制度③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全国人大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等,这些立法从一个侧面表明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也说明我国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反映的是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没有涉及政治制度,②不符合题意。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不是材料中的这些法律的制定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排除。故本题选A。【变式训练】1.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过7年讨论,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于2023年9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要求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提升立法的工作质量②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③国家机关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④立法工作顺应时代趋势,确保未成年人享受数字红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材料涉及的行为主体是国务院,国务院不是立法机关,故①不选。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体现了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故②正确。③:材料中指出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通过,这表明国家机关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故③正确。④: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完善相关法律,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确保”说法错误,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变式训练】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①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②有助于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③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④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不是由该法的颁布实施明确的,①说法错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②符合题意。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不是该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③排除。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了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考点二 法治政府知识点1 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职能科学 要求政府承担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权责法定 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政府要依法行政,不能错位、缺位和越位执法严明 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行为;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开公正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公正执法智能高效 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廉洁诚信 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人民满意 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特别提醒:全面理解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和越位(1)错位: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互相推诿扯皮,政出多门。(2)缺位:本来应当由政府履行的职责,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没有管好,甚至出现了“真空”。如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供给不足,公共教育、卫生等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等。(3)越位:政府超越自己的权限,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如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取代市场配置资源等。(4)应对措施:各级政府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简政放权等。知识点2 建设法治政府基本要求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重大意义 ①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②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特别提醒: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政策要遵循规律、广聚共识、于法有据。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工作人员要遵守法纪、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围绕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在抓落实上切实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文件和会议,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持续为基层和企业减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考向1 法治政府的内涵1.(2024·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纷纷设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由当地数据资源管理局对口管理,专门办理那些在其他政务服务窗口没有办成的事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表明,我国政府( )①就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③遵循政务诚信的基本原则保障群众的知情权④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纷纷设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由当地数据资源管理局对口管理,说明我国政府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方便人民群众解决在其他政务服务窗口没有办成的事情,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体现了就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服务力度,没有体现执法,①不符合题意。③: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是公平正义,材料没有涉及公平正义与知情权,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变式训练】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该草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对国务院组织法作上述修订有助于( )①推动中央政府的制度集成创新②提高中央政府依法执政的效能和水平③促进中央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制度集成创新是根据系统集成改革的要求,注重把握各项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统筹协调和推动各领域、各子项、各事项间的制度创新。材料未强调进行制度集成创新,①排除。②:中央政府依法行政,党依法执政,②错误。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内容包括明确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对国务院组织法作上述修订有助于明确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保障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变式训练】2.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要求相关行政部门及时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条例》的颁布( )①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②拓展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推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③目的在于明确政府工作职责,提高政府工作效能④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条例》的颁布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①④符合题意。②:《条例》的颁布未涉及政府基本职能的拓展,且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拓展,②不选。③:《条例》的颁布,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考向2 建设法治政府1.(2022·江苏·高考真题)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某市政府12345热线运用标准化原理优化再造相关政务流程。热线开通后,日均为民服务量从最初的1000余件增长到3万余件,日均通话时长1500余小时,年增长率为21%。该市在实践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我国首个政府服务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材料表明,该市政府( )A.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了社会活力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能C.坚持运用国家标准,确立了政府权威D.坚持简政放权,增强了政府的执行力【答案】B【解析】B:材料中该市政府创新管理方式,运用标准化原理优化再造了政务服务流程,从而使为民服务量、日均通话时长等大幅度提升,提高了管理效能,有利于更好为人民服务,B正确。A:材料强调的是市政府服务效能的变化,与激发社会活力没有必然关系,A排除。C:材料强调该市运用标准化原理再造相关政务流程,并在实践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我国首个政府服务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这并非直接运用国家标准,C排除。D:简政放权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是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材料中优化的是政府服务流程,而非简政放权,D排除。故本题选B。【变式训练】1.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四川省促进“川渝通办”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领域延伸:推动“政务服务码”川渝互通,实现40类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完善经营主体“云迁移”、川渝开放合作区“云注册”功能,探索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此举有利于( )①整合部门职责权限,优化政府机构设置②创新行政服务模式,弱化政府管理职能③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增强群众的获得感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企业营商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材料体现的是完善政务供给,整合部门职责权限,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②:政府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但不能弱化政府管理职能,②错误。③: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四川省促进“川渝通办”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领域延伸。此举有利于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增强群众的获得感,③正确。④:推动“政务服务码”川渝互通,实现40类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完善经营主体“云迁移”、川渝开放合作区“云注册”功能,探索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此举有利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企业营商环境,④正确。故本题选D。【变式训练】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国务院的部署有利于( )①增强各级干部主动履行神圣职责的意识,推动难题化解②强化监督,对庸政、懒政等行为出真招,加大惩戒力度③加强行政机关党建工作,锤炼各级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④形成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级干部践行初心使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体现了国务院的部署有利于各级干部履行法定职责,推动问题化解,践行初心使命,形成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①④正确。②:材料强调的不是强化监督,②不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的不是行政机关的党建工作,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考点三 法治社会知识点1 法治社会的内涵含义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特征 法治意识/信法—前提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律实施/守法—保证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实施效果/用法—目标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知识点2 建设法治社会(1)任务措施 具体表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2)意义①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②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特别提醒: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行政仲裁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区别 受理的机关不同 由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庭作出裁决 由行政机关受理 由人民法院受理适用的法律不同 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纠纷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人民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律的后果不同 对仲裁决定不服,可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 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联系 是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考向1 法治社会的内涵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由此可见,法治社会意味着( )①全社会对法治绝对信仰,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认可法律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违法犯罪活动得以杜绝,社会矛盾全部得以彻底化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②③:法治社会意味着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法治社会中,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①④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变式训练】1.河南省新郑市把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新郑市将继续以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为重点,培育法治精神、打造法治文化,从而增强法治创建实效,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②说明政府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③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 ④提升了市民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答案】A【解析】①③:新郑市将继续以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为重点,培育法治精神、打造法治文化,从而增强法治创建实效,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①③符合题意。②:题述信息强调新郑市以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为重点,提高城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没有强调政府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②不符合题意。④:培育法治精神、打造法治文化,有利于提升市民的公民意识和法治素养,④表述不当。故本题选A。【变式训练】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这表明在法治社会中( )A.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已经没有违法行为 B.社会纠纷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解决C.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D.公民的所有利益都受到法律的确认与保护【答案】C【解析】A:社会上还是存在违法行为,A错误。B:社会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手段解决,B错误。C: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宪法和法律在现实中得到了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C项符合题意。D: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的确认与保护,D错误。故本题选C。考向2 建设法治社会1.某地人民法院全面摸底和分析辖区内诉讼案件情况,针对涉民生案件量大、矛盾集中的问题。主动探索“网格预警、精准分流、高效化解”的“矛盾纠纷三级化解网络”,成立法律咨询室、心理疏导室、诉前调解室,为来诉群众提供心理抚慰、法律咨询、前置调解的一站式前端化解服务,成功调解各类案件数百起。这启示我们( )①通过多元方式有效处理社会纠纷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②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要利用好道德规范的积极作用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④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材料中人民法院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处理社会纠纷,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①正确。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让人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②错误。③: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是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③正确。④: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材料不涉及认可法律相关知识,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变式训练】1.银川市公安局联合司法、街道、律师力量,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站。依靠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带动机制创新,探索出“专群结合、警民共治”的工作模式,在全市建成46个“塞上枫桥”特色警务室。此模式有利于( )①发挥权力机关作用,增强群众幸福感与安全感②创新纠纷解决模式,提升完善基层治理的效能③深入建设法治社会,激发矛盾化解的更大合力④完善居民民主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②:银川市公安局联合司法、街道、律师力量,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站。此模式有利于创新纠纷解决模式,提升完善基层治理的效能,②正确。③:依靠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带动机制创新,探索出“专群结合、警民共治”的工作模式,在全市建成46个“塞上枫桥”特色警务室。此模式有利于深入建设法治社会,激发矛盾化解的更大合力,③正确。④:居民民主管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变式训练】2.“法不能向不法让步”!3月8日,官方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均有此表述,且均提到了刑法“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条款,“第二十条”已被唤醒。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要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这说明( )①司法机关应谨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法治的首要内容②正当防卫条款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培养良好社会道德风尚③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以保证人民群众在受侵害时得以有效帮助④“第二十条”被唤醒得益于中国法治进步和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提升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B【解析】①: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推进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①排除。③:材料不涉及法律援助制度,③排除。②④:刑法“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条款,“第二十条”已被唤醒。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要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这说明“第二十条”被唤醒得益于中国法治进步和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提升,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培养良好社会道德风尚,②④正确。故本题选B。一、单项选择题1.(2023·湖南·高考真题)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中,重组后的科技部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而是强化战略规划、资源统筹、综合协调等宏观管理职责,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组科技部旨在( )①为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②优化部门职能配置,以科技力量赋能国家治理③理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④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责,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重组后的科技部强化战略规划、资源统筹、综合协调等宏观管理职责,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旨在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理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③④符合题意。①: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组科技部属于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属于“基本政治制度保障”,①排除。②:材料强调的是重组科技部对于新时代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未体现科技力量赋能国家治理,②排除。故本题选D。2.(2023·湖北·高考真题)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该项改革方案( )①旨在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责,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②合理调整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③扩大知识产权局的职权,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④完善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助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并规定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其专业指导。该项改革方案旨在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责,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该项改革方案完善了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有利于助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①④正确。②:材料反映的是国务院(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没有体现调整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②与题意不符。③:国家机关的职责是法定的,该项改革方案并未扩大知识产权局的职权,③排除。故本题选B。3.(2023·海南·高考真题)随着互联网发展,各类“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自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问题,扰乱了网络秩序,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针对相关问题,中央网信办开展了“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整治“自媒体”乱象( )①彰显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②能有效破解“自媒体”经营管理难题③是政府依法履行基本职能的具体现④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生活秩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执政为民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政府,①错误。②:材料主要讲述中央网信对“自媒体”乱象进行整治,规范了“自媒体”经营行为,而材料未涉及“自媒体”经营管理难题,②不符合题意。③④:中央网信办针对“自媒体”扰乱了网络秩序、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等乱象,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是政府依法履行基本职能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生活秩序,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2023·北京·高考真题)某居民去办理户政业务,因异地往返不便,一时难以提供相关证明。户籍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告知该居民可以采用“个人承诺”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后续由派出所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最终手续得以顺利完成。北京市户政领域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情形中,承诺内容如下: ◇申请人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所需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完整。 ◇申请人已经知晓告知的全部内容。 ◇申请人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告知的违诺失信惩戒后果。 ◇申请人所作承诺是申请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申请人明确其承诺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了民事活动的自愿原则②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力与责任是相匹配的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有助于“告知承诺制”的落实④政府通过“减证”实现了便民利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根据民法,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但该题是政府的管理,公民和政府不是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①不符合题意。②: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利与义务是相匹配的,权力与责任指的公权力,②说法错误。③④: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有助于“告知承诺制”的落实,因异地往返不便,一时难以提供相关证明,主动告知该居民可以采用“个人承诺”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政府通过“减证”实现了便民利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2023·浙江·高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下移、权限下放、资源下沉,各地不断探索机制创新和体制变革,力求落实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使基层政府责权利相匹配,将基层从“治理末梢”变成“治理靶心”。治理重心下移是( )A.规范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要求 B.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要求C.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的要求 D.丰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的要求【答案】C【解析】A: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权限,基于法律、法规及行政的目的和精神,针对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自由选择而作出的公正而合理的行政决定的权力。材料强调中央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下移、权限下放、资源下沉,使基层政府责权利相匹配,这与规范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无关,排除A。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材料不涉及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排除。C:材料强调中央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下移、权限下放、资源下沉,使基层政府责权利相匹配,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可见,治理重心下移是对既有社会治理结构的调适,是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的要求 ,C正确。D: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治理重心下移并没有丰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D排除。故本题选C。6.(2022·海南·高考真题)2021年,海南省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特别极简审批园区从3个推广到14个,园区项目落地审批提速70%;打造“海易办”“海政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55.6%“零跑动”,30项“一件事一次办”,1038项“跨省通办”。上述举措( )①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和水平②增强了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③强化了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④体现了海南的制度集成创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海南省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增加特别极简审批园区,提速园区项目落地审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零跑动”、“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这些举措强化了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水平,①③符合题意。②:政府是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②错误。④:海南省的这些举措是行政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涉及海南的制度集成创新,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2022·重庆·高考真题)谣言猛于虎,网络谣言有的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有的移花接木、以偏概全……其共同点是,掩盖真相,传播假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7.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扩散造成社会的焦虑与恐慌,增加了抗疫的难度。针对网络谣言,政府应( )①深化简政放权,授权网络平台自我管理 ②引导舆论宣传,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辟谣③增强服务意识,拓宽网民的信息发布渠道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惩治造谣、传谣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针对网络谣言,政府应加强监管、依法治理,一些网络平台在利益驱动下造谣传谣,“授权网络平台自我管理”不能解决网络谣言滋生蔓延问题,①排除。②④: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扩散造成社会的焦虑与恐慌,为解决网络谣言滋生蔓延问题,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双管齐下:一方面,引导舆论宣传,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辟谣;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行政,惩治造谣、传谣行为,②④正确。③:一些网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道德自律,肆意造谣传谣,“拓宽网民的信息发布渠道”并不能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扩散,③排除。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8.(2023·山东·高考真题)某校一个学习小组围绕“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资料。某地保障房主管部门拟公示信息申请人员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家庭人口情况、家庭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申请住房门牌号。申请结果信息:申请人员的摇号结果、配租结果。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修订)第十九条: “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五十一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知识,就如何处理好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说明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答案】①二者存在一定的冲突,政务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然而,政务人员在处理和存储公民个人信息的过程中,泄露公民信息以及信息公开过程中披露或提供超出必要限度的个人信息等现象,使得公民个人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最终导致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若公开信息不规范,将有可能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给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权利造成不良影响。②政府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一定要处理好“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也要保护好相关人员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让信息公开变成隐私信息“裸奔”,给公民造成极大的信息安全隐患。③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平衡、依法履职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平衡,相关部门要依法取得他人信息并确保信息安全,对公民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要坚持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分析】背景素材: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从知识指向提取材料关键词并对接教材知识思考作答。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可联系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关键词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可联系既要兼顾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也要保护好相关人员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让信息公开变成隐私信息“裸奔”。关键词③:如何处理好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可联系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平衡、依法履职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平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9.(2023·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北省司法厅出台行政执法禁止性清单,对“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运动式执法”进行专项督察。青海省格尔木市通过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实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加强群众监督,建立职责透视平台,从执法效率、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温度等四个维度,接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评价。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合材料,分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怎样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答案】①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②建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政府。政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行政执法权力的滥用;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执法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分析】背景材料: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考点考查: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从“如何做”角度作答,注意知识限定是法治政府的知识,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河北省司法厅出台行政执法禁止性清单,对“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运动式执法”进行专项督察。+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可联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关键词②:青海省格尔木市通过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实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可联系建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政府。政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行政执法权力的滥用;关键词③: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加强群众监督,建立职责透视平台,从执法效率、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温度等四个维度,接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评价。→可联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执法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0.(2023·重庆·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民法典是一部“绿意盎然”的民法典,在总则编首次规定了“绿色原则”,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设置了具体的“绿色条款”。题表总则编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9条)合同编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509条)侵权责任编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229条)结合材料,谈谈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价值。【答案】为推动经济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法律保障/法律基础/法律体系/法律规范;引导政府、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个人等,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践行绿色生态行为;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贯穿于资源配置、财产交易、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民事活动中。【分析】背景素材:民法典编制“绿色条款”考点考查: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谈谈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价值。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要结合材料与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联系实际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设置了具体的“绿色条款”→可联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的知识。关键词②:民事主体保护生态、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关键词③: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可联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1.(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答案】①兴建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彰显了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②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实践活动精彩呈“宪”,成为开展全民普法教育的宣传载体,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宪法意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③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宪法宣誓活动,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有助于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④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有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另一版本答案,仅供参考:有助于彰显宪法的至上权威和社会治理最高准则的地位; 便于引导市民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涵养全社会的宪法精神和法治意识, 增强公民 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有助于强化依法治国理念, 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分析】背景素材:南京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要调用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有关知识,从宪法的地位、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等角度展开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宪法的生命、权威在于实施,各地兴建宪法主题公园,精彩呈“宪”→可联系宪法的地位,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关键词②: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宪法宣传教育展→可联系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关键词③: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可联系建设法治社会,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和管理,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关键词④: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可联系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12.(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当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统筹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调度,打击疫情期间的各类犯罪活动;当中印边界危机发生时,我们稳妥处置加勒万河谷事件,捍卫领土主权;当国外安全形势恶化时,我们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国家坚定地维护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信息等各方面安全。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洪水席卷而来时,共产党员投身防汛一线,共筑安全堤坝;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民警全力应对,日夜值守,保障辖区安全;军港被暗中拍摄时,有市民依据国家保密法,拨打12339举报电话……正是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才有了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答案】①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②维护国家稳定是国家对内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是国家对外职能,组织撤侨,打击的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稳妥处置涉外事件,捍卫领土主权。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遇大事险情,人民受到威胁,共产党员总能挺身而出,护佑人民。④权责法定、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政府积极履职,维护社会安全。⑤公民积极履行义务,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分析】背景素材:国家安全考点考查:人民民主最真实、国家职能、党的宗旨、共产党员作用、公民义务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回答主体为中国,从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可联系人民民主特点分析。关键词②:打击疫情期间的各类犯罪活动等,强调的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可联系国家职能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③: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强调的是共产党员,可联系党的宗旨、党员作用。关键词④:民警全力应对,强调的是政府,可联系法治政府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⑤: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强调的是公民个人,可联系公民义务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13.(2022·北京·高考真题)“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城”,水连接起北京城的昨天和今天。2022年3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该导则的愿景目标之一是“建设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的宜居活力之河”,内容如下。河道和周边滨水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资源,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既十分必要又富有挑战。某地的滨水空间近期被列入提升改造计划,让我们共同参与。【调研发现】相关主体 关切周边居民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差,游憩设施不完善,生态和景观性能不高。老年人希望能遛弯、钓鱼,中青年人希望能骑行、慢跑,儿童希望有游乐园、戏水区。沿岸企事业单位 打通道路需要搬迁让路,利益会受损,希望得到补偿。政府部门 水务局 改造可能会影响河道的防洪功能。生态环境局 滨水空间开放后水质可能受影响。园林绿化局 绿化管护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1)滨水空间的提升改造千头万绪,并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周边某社区拟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讨论此事。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上表。(2)从“调研发现”列出的三类相关主体中任选其一,针对相应关切,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确定多方协商主体的规则:合法性、代表性、广泛性。议事协商遵循的讨论规则:有序参与、合理表达、求同存异。上述两类规则设计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规则设计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2)可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法治政府职能、新发展理念等角度作答。如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分析】背景素材:河道和周边滨水空间改造考点考查:民主协商、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居民自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确定多方协商主体的规则:关键词①: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周边居民、沿岸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可联系合法性、代表性、广泛性;议事协商遵循的讨论规则:关键词②:议事协商、讨论规则→可联系有序参与、合理表达、求同存异;两类规则设计的依据:关键词③:确定多方协商主体参与、议事协商讨论→可联系教材国家性质、民主的特点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本题具有开放性,可可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法治政府职能、新发展理念等角度作答。如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14.(2022·山东·高考真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答案】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健全国家公园法律和制度体系,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利益,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新模式;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分析】背景素材: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考点考查:党的领导、人大职权、以人民为中心、法治政府、依法治国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政治认同【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要求分析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需要调用法治政府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可联系教材知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键词②:试点前,区域内存在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可联系教材知识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管理机构,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关键词③: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可联系教材知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关键词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可联系教材知识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园的有机结合。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6讲法治中国建设(讲义)(原卷版).docx 第16讲法治中国建设(讲义)(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