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原子结构课题内容 原子结构 第1课时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 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认识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 教材分析:上一课题初步接触到了原子,知道了分子的可分性,也知道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原子还能不能再分?本课题就在上一课题的基础上继续对原子的认识,从结构上深入的了解原子的构成,辩证认识其中各种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通过学习探索原子结构的化学史,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习形成严谨、质疑、反思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借助一些生活实例和实验已经对分子和原子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题要在其基础之上进一步的认识原子。就学生本身而言,本课题是困难的,学生还处在化学入门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还不足以完全支撑学生彻底领悟微观的世界,故此在安排教学时,应该注重化抽象为形象,借助微观模拟动画或者模型,能够辅助学生的想象和推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发展抽象思维。学习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原子的构成; 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理解相对原子质量表。 达成评价 能够说出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结构中各个部分的关系,能够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先行组织 课题1学习的分子和原子,日常的有关原子的知识积累。问题与活动 活动设计: 1.创设情境,构建项目,引入课题。 项目任务一:探求原子的结构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原子的结构——原子弹的基石 【过渡】视频中展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片段,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战争对人类也造成了不可想象的伤害。那么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原子结构说起。 【讲解】科学家们对原子的认识与探索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803年,道尔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部发现了电子,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1911年,卢瑟福通过精密的实验证明在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做高速旋转。 【讲解】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同样也非常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讨论交流】观察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你能发现什么? 【结论】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的球体,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讲解】原子的结构 【交流讨论】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结论】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练习】展示课件中的练习。 【思考】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用手触摸铁和氧气都不会被电,到说明铁原子、氧分子都不带电,不带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带电,分子也不带电。 项目任务二: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过渡】生活中,我们称量物质的质量时,我们会用到各种秤进行称量,从而称出相应的质量。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的小。我们该如何测量呢? 【讲解】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符号为Ar)。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的比值约等于1。因此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展示】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介绍张青莲教授。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结构,知道了构成原子的各个部分的数量关系与电性关系,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同学们注意课下要及时复习,完成作业。 教学评价 学生能了解到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树立科学探索意识。 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的构成示意图,能够在图中找到原子核、电子,发现正负电荷的关系。 通过分析表格,能够找到质子、中子的关系,总结出对应的数量关系。 通过铁的例子,学生能够明白原子和分子都是不带电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5.学生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该怎么找。迁移运用(当堂检测): 1.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卢瑟福原子模型 ②汤姆生原子模型 ③道尔顿原子模型 ④玻尔原子模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存在中子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 A. 4 B. 26 C. 30 D.56 5.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粒子中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 ①②⑤ ⑥ ③④ ④⑥成果集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1 原子的结构分层作业设计基础练习1.国之重器东风——41 弹道导弹采用了钛合金前后接头。钛原子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26 C.48 D.70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 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空隙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④⑥3.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5.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中子C. 中子、电子 D. 质子、电子6.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 B.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7.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8.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中子数为143,则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235 B.92 C.143 D.37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B.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gC.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与电子数之和10.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b和c上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提升练习1.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更便于比较和运算C.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gD.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2.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原子的内部结构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形成 D.反应中原子的运动3.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梳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为氧分子 B.b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C.c为电子 D.d为原子核5.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6.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B.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C.碳12原子质量的1/12是1D.相对原子质量基准是人为规定的,会影响原子的实际质量7.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a和c构成 B.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8.2021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氘 1 1 1氚 x 2 1①上表中x=_______。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 D.9.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①放射源 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②金箔 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③荧光屏 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④显微镜 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已知金的原子核带79个单位的正电荷,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则金原子核内含有的粒子及个数分别是________。(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3)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A.原子是实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D.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核10.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如图是几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及他们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填字母序号)______。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①当a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②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结构(原子核),原子核具有如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3)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质子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是235,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质子数为93的元素),被科学界认可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如图模型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了实验,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上述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4)根据以上化学史资料,你的感想是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1 原子的结构分层作业设计基础练习1.国之重器东风——41 弹道导弹采用了钛合金前后接头。钛原子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26 C.48 D.70【答案】A【详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A。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 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空隙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④⑥【答案】B【详解】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微粒;③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④有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⑤ 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空隙。错误的有②③④,故选:B。3.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答案】A【详解】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故选A。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答案】B【详解】①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核除外),错误;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正确;③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⑤原子核能再分,分为质子和中子,错误;⑥原子核体积很小,居于原子的中心,错误;⑦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到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很小忽略不计,原子核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⑦。故选B。5.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中子C. 中子、电子 D. 质子、电子【答案】 D【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有的原子中无中子,如氢的一种同位素氕,它只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故答案为:D。6.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 B.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答案】 D【解析】A、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质子显正电性,故不符合题意;B、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核外电子显负电性,故不符合题意;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故不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整个分子也不显电性,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 A【解析】实际质量为Mg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单位为“1”。故答案为:A。8.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中子数为143,则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235 B.92 C.143 D.378【答案】B【解析】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235﹣143=92,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所以其核外的电子数也为92。故选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B.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gC.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与电子数之和【答案】C【解析】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不含电子,不符合题意;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不符合题意;C、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b和c上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a带负电是电子,b和c是质子和中子,其中c带正电故为质子,则b是中子。A、如图,该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故电子数是6,选项正确;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如图所示b和c是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原子的质量集中在b和c上,选项正确;C、原子中质子的数目和中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选项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选项正确;答案为:C。提升练习1.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更便于比较和运算C.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gD.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答案】B【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A不正确;B、化学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更便于比较和运算,故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故C不正确;D、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则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故D不正确;故选B。2.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原子的内部结构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形成 D.反应中原子的运动【答案】B【解析】A、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C、可以观察到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形成;D、可以观察到反应中原子的运动。综上所述:选择B。3.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答案】A【解析】A.由模型无法得知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符合题意;B.由模型可知,原子核占原子的体积很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原子中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则质子核电子相互吸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梳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为氧分子 B.b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C.c为电子 D.d为原子核【答案】B【解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b应该是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和中子数,叙述错误,符合题意;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所以c表示电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所以d表示原子核,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类比推知He-3中的数据3数值上为质子数+中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2,所以中子数是1。故选:B。6.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B.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C.碳12原子质量的1/12是1D.相对原子质量基准是人为规定的,会影响原子的实际质量【答案】B【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A 错误;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B 正确;C、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不可能是1,C 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基准是人为规定的,不会影响原子的实际质量,D 错误。综上所述:选择B。7.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a和c构成 B.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a为核外电子,b为中子,c为质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即原子核由b和c构成,选项错误;B、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即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选项正确;C、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即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即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等,选项错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c和b上,选项错误,故选B。8.2021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氘 1 1 1氚 x 2 1①上表中x=_______。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 D.【答案】(1) 1 可燃性 (2)A【解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可燃性。(2)氚的原子结构中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1,故A项正确。9.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①放射源 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②金箔 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③荧光屏 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④显微镜 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 ,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已知金的原子核带79个单位的正电荷,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则金原子核内含有的粒子及个数分别是________。(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3)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A.原子是实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D.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核【答案】(1)质子79个、中子118个 (2)原子核 (3)B【解析】(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即金原子的核内有79个质子,核外有79个电子,又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金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97-79=118个,即金原子中由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结构就是原子核;(3)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选B。10.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如图是几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及他们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填字母序号)______。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①当a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②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结构(原子核),原子核具有如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3)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质子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是235,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质子数为93的元素),被科学界认可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如图模型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了实验,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上述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4)根据以上化学史资料,你的感想是______。【答案】(1)B(2) a 体积小 质量大 带正电(3)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该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4)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模型的建立或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并改正前人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等)【解析】(1)首先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布丁模型。然后卢瑟福发现原子核,提出核式模型。然后波尔提出分层模型。所以顺序为③②①,故选B。(2)①α粒子和原子核均带正电,同性相斥,α粒子不可能向接近原子核方向运动,所以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a。②原子核具有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的特点。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体积小。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质量大,同时与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也可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3)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该变化中铀原子变为了其他原子,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不是化学变化。(4)本题较为开放,以上内容涉及用模型认识世界及科学观点不断完善等。所以感性可以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模型的建立或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并改正前人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人教版)九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学习目标知道并能说出原子的构成;010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0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理解相对原子质量表。新知导入探究新知探索原子的结构任务一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1803年,道尔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部发现了电子,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1911年,卢瑟福通过精密的实验证明在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做高速旋转。实心球模型枣糕模型行星有核模型探究新知原子的体积非常小地球乒乓球原子探究新知1 nm=10-9 m碳原子结构动画++++++-电子---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观察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探究新知带电情况: ,质量1.6726×10-27kg带电情况: ,质量1.6726×10-27kg质子中子(中心,带正电)(核外,带负电)原子核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每个质子带1单位正电荷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带电情况: ,质量1.6726×10-27kg决定原子的种类注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探究新知原子的构成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原子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钠 11 12 11氯 17 18 17探究新知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带负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构成原子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原子原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探究新知结论1: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用手触摸铁和氧气都不会被电,到说明铁原子、氧分子都不带电,不带电的原因是什么呢?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由于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电中性)。结论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带电,分子也不带电。探究新知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任务二生活中,我们称量物质的质量时,我们会用到各种秤进行称量,从而称出相应的质量。质谱仪探究新知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碳原子质量的1/12该原子(A)的质量该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单位: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的比值约等于1。粒子种类 质量质子 1.6726×10-27kg中子 1.6749×10-27kg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结论:探究新知【例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B.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C.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D. 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真实质量也大D【例2】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a kg B. a C. 12a/b D. 12b/aC典型例题一些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氢 H 1氦 He 2碳 C 12氮 N 14氧 O 16氟 F 19氖 Ne 20钠 Na 23镁 Mg 24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铝 Al 27硅 Si 28磷 P 31硫 S 32氯 Cl 35.5氩 Ar 40钾 K 39钙 Ca 40锰 Mn 55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铁 Fe 56铜 Cu 64锌 Zn 65银 Ag 108钡 Ba 137铂 Pt 195金 Au 197汞 Hg 201碘 I 127相对原子质量探究新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铀、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中国无机化学第一人张青莲(1908~2006)资料卡片课堂练习1.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卢瑟福原子模型 ②汤姆生原子模型③道尔顿原子模型 ④玻尔原子模型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C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存在中子D课堂练习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B课堂练习4.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4 B. 26 C. 30 D.56B课堂练习5.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粒子中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4)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①②⑤⑥③④④⑥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一、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2.计算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质子数+中子数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评一体化】3.2.1原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docx 【教学评一体化】3.2.1原子的结构 课件.pptx 【教学评一体化】3.2.1原子的结构 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教学评一体化】3.2.1原子的结构 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media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