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2.5《热传导》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2.5《热传导》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1课时
热传导
(苏教版)五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
01
02
通过观察热在金属片和液体中的传递过程,归纳热传导的概念。
03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总结出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的发生。
科学观念
04
能解释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教学情境
“最美不过人间烟火,最暖不过方寸灶台”。近日,学校组织开展了“为家人做一餐饭”主题活动。
同学们热情满满,积极行动起来。一大早,就奔赴菜市场,精心挑选食材。择菜、洗菜、切菜、炒菜;淘米、蒸饭;和面、擀皮、拌馅、包饺子……一个个化身家里的“大厨”,各显神通。
在做饭过程中,同学们产生了几个疑问。
教学情境
新知导入
饭菜是如何变“熟”的?
电磁炉的热是如何传递到饭菜中的?
活动1:生活中的热传导
冬天冷,他们的做法为什么会让身体暖和起来?
用暖手宝取暖,暖手宝的热量传给手,手变暖了。
向手上哈气,口腔中气体接触手,把热量传给手,手变暖了。
泡温泉取暖,温泉水的热量传递给身体,使身体变暖。
喝热水,热水进入胃中,热水的热量传给了身体,身体变暖了。
探究新知
活动1:生活中的热传导
不同物体之间热传递需要哪些条件?
(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2)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
探究新知
活动1:生活中的热传导
热可以在哪些物体间进行传递?
固体与固体
气体与固体
液体与固体
液体与固体
探究新知
活动1:生活中的热传导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1)可以通过接触含有热量的固体、气体及液体,使身体变暖。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探究新知
活动1:生活中的热传导
热是怎么传递到衣物、板栗上的?
熨衣服时,加热电熨斗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衣服,使衣服变热,变得平整。
炒板栗时,沙子吸收大量的热量,再把热均匀地传给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了。
探究新知
知识小结
活动1:生活中的热传导
探究新知
通过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热是从温度较高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物体。
活动2: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观察实验,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设计实验?有什么实验现象?
探究新知
活动2: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实验器材
酒精灯
铁架台
火柴
金属片
凡士林
木勺
探究新知
活动2: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1)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3)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设计
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小心烫手!
探究新知
活动2: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实验现象
在下图中画箭头表示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情况。
在一侧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加热的地方向另一侧慢慢熔化。
在中间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熔化。
探究新知
活动2: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实验结论
无论加热金属片的中间还是边缘,金属片都会变热,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探究新知
活动2: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通过活动1和活动2的科学探究,你认为热是怎么传递的?
(1)通过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2)热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热传导
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探究新知
活动3: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
观看实验,烧杯里的热水温度会怎样变化? 水槽里的冷水温度又会怎样变化?
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当温度差不多时,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很慢,最后二者温度达到一致。
探究新知
活动3: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
做与教材上相反的实验,将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里,记录你的发现。
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水槽、冷水、热水、计时器
实验器材
探究新知
活动3: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
怎样设计实验?
实验前,可以分别测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记下读数。实验后再分别测水槽和玻璃杯里水的温度。
探究新知
活动3: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
实验记录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热水
冷水
温度测量记录单(单位: ℃ )
55
22.5
53.2
39
51.8
46
50.5
47.8
49.1
48
48.2
48.1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导。
探究新知
活动4:热传导应用
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请你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
烙饼:火的热传递给锅面,饼与锅面接触,热传递给饼,饼受热变熟了。
量体温:人体将热传给体温计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变热,直到与人体温度相同,热传导就会停止。此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就是人体的温度。
探究新知
活动4:热传导应用
冷敷:皮肤的热传递给布包里的冰块,皮肤的温度降低,达到减慢血液循环的目的
热敷:布包里的热传递给皮肤,皮肤温度变高,以加快血液循环。
电热垫:通电后,电热垫被加热,热传递给接触的物体,物体变热。
探究新知
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请你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
活动4:热传导应用
吹头发: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另外电吹风吹出气体,加速空气流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头发上的水快速蒸发。
电烙铁作画:电烙铁通电后被加热,烙铁把热传递给与其接触的木板,接触点的木板受热颜色发生改变,利用这种颜色变化完成作品。
探究新知
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请你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
一、填空题
通过下图方式研究热在固体中传递时,火柴掉落的顺序是___________。 由此说明,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________地方传递到温度_______的地方。
4321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熨斗熨衣服和糖炒板栗都是相同的传热方式。( )
(2)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头发就干了。( )
(3)我们炒菜时,是利用热传递的道理把菜炒熟的。( )
(4)热传导时,热可以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度较高处。( )
(5)人冷时多穿衣服身体就会暖和起来,这是热传导的缘故。( )





课堂练习
三、选择题
(1)在金属片的中间部位加热,热的传导方式是( )。
A.向一端传导 B.向两端传导 C.向四面八方传导
(2)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
A.不能接触 B.必须接触 C.接不接触都行
(3)所有热传导现象的本质都是( )。
A.温度高→温度低 B. 温度低→温度高 C.不能确定
C
B
A
课堂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的发生。
课堂总结
热传导
温度高的物体
温度低的物体
物体温度高的地方
物体温度低的地方
热传导
接触
热传导
温度差
板书设计
生活中还有哪些热传导事例?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热传导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热传导》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热传递》的第1课时。热传导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现象,教材通过再现生活中的热传导事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揭示热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认识热传导的概念。 本课内容由三个活动构成: 活动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再现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活动二:观察热在金属中、热水和冷水之间的传递过程与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认识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活动三:分析生活中应用热传导的具体事例,强化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并不陌生,如烧水、炒菜等。他们也能判断出热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是如何传递的,但对于热传导的概念和发生条件还不是特别清晰。因此,需要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探讨和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热在金属片和液体中的传递过程,归纳热传导的概念。 探究实践: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总结出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的发生。 态度责任: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时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 难点:会做借物观察的热传导实验。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交流让身体和物体热起来的方法,知道需要直接接触温度高的物体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能基本能不能做热在金属和液体中的传递实验,知道什么是热传导知道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能基本能不能举例说明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对热传导概念理解能解释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主题情境:为家人做一餐饭“最美不过人间烟火,最暖不过方寸灶台”。近日,学校组织开展了“为家人做一餐饭”主题活动。 同学们热情满满,积极行动起来。一大早,就奔赴菜市场,精心挑选食材。择菜、洗菜、切菜、炒菜;淘米、蒸饭;和面、擀皮、拌馅、包饺子……一个个化身家里的“大厨”,各显神通。 在做饭过程中,同学们产生了几个疑问。 师:同学们可以在第五课《热传导》和第六课《热对流》中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五课《热传导》。设计意图:将真实的场景努力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由此进一步感知生活、发现问题,强调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交流经验,谈话导入教师活动1 师:电磁炉的热是如何传递到饭菜中的?学生活动1 猜想:电磁炉的热是如何传递到饭菜中的? 活动意图说明: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让学生意识到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量的传递,从而聚集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引发学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环节二:生活中的热传导教师活动2 除了炒菜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我们来看一下。 1.冬天冷,他们的做法为什么会让身体暖和起来? (1)暖手宝取暖 (2)向手上哈气 (3)泡温泉 (4)喝热水 2.不同物体之间热传递需要哪些条件? 3.热可以在哪些物体间传递? 4.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5.引导学生继续交流 热是怎么传递到衣物、板栗上的? 6.知识小结 通过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热是从温度较高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物体。学生活动2 回答: (1)暖手宝的热量传给手,手变暖了。 (2)口腔中气体接触手,把热量传给手,手变暖了。 (3)温泉水热量传递给身体,身体变暖。 (4)热水进入胃中,热水的热量传给了身体,身体变暖了。 回答: (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2)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 回答:固体与固体、气体与固体、液体与固体 回答: (1)可以通过接触含有热量的固体、气体及液体,使身体变暖。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回答:熨衣服时,加热电熨斗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衣服,使衣服变热,变得平整。炒板栗时,沙子吸收大量的热量,再把热均匀地传给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了。活动意图说明:虽然热传导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并没有特别关注。所以需要通过回忆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热是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上的。环节三:观察加热金属片上凡士林熔化过程教师活动3 观察实验,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设计实验?有什么实验现象? 教师播放视频。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怎样设计实验?教师讲解: (1)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3)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小心烫手! 4.实验现象 在下图中画箭头表示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情况。 教师强调: 在一侧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加热的地方向另一侧慢慢熔化。在中间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熔化。 5.我们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6. 通过活动1和活动2的科学探究,你认为热是怎么传递的? 教师讲解:这种热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学生活动3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回答:酒精灯、铁架台、火柴、金属片、凡士林、木勺等。 交流: 回答: 无论加热金属片的中间还是边缘,金属片都会变热,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回答: (1)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2)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具体活动,亲自动手,发现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环节四: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教师活动4 1.观看实验,烧杯里的热水温度会怎样变化? 水槽里的冷水温度又会怎样变化? 2.做与教材上相反的实验,将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里,记录你的发现。 引导学生实验设计。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记好实验记录。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活动4 观看视频交流: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当温度差不多时,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很慢,最后二者温度达到一致。 准备实验器材: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水槽、冷水、热水、计时器。 实验前,可以分别测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记下读数。实验后再分别测水槽和玻璃杯里水的温度。 交流实验记录: 回答: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导。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验,发现热可以在不同物体、不同物态之间进行传递,而且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环节五:热传导应用教师活动5 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请你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 (1)烙饼 (2)量体温 (3)冷敷或热敷 (4)电热垫 (5)吹头发 (6)电烙铁作画学生活动5 交流回答: (1)烙饼:火的热传递给锅面,饼与锅面接触,热传递给饼,饼受热变熟了。 (2)量体温:人体将热传给体温计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变热,直到与人体温度相同,热传导就会停止。此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就是人体的温度。 (3)冷敷:皮肤的热传递给布包里的冰块,皮肤的温度降低,达到减慢血液循环的目的;热敷:布包里的热传递给皮肤,皮肤温度变高,以加快血液循环。 (4)电热垫:通电后,电热垫被加热,热传递给接触的物体,物体变热。 (5)吹头发: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另外电吹风吹出气体,加速空气流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头发上的水快速蒸发。 (6)电烙铁作画:电烙铁通电后被加热,烙铁把热传递给与其接触的木板,接触点的木板受热颜色发生改变,利用这种颜色变化完成作品。活动意图说明:强化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意识到热传导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巩固所学内容。
7.板书设计 热传导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填空题 通过下图方式研究热在固体中传递时,火柴掉落的顺序是___________。 由此说明,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________地方传递到温度_______的地方。 二、判断题 (1)熨斗熨衣服和糖炒板栗都是相同的传热方式。( ) (2)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头发就干了。( ) (3)我们炒菜时,是利用热传递的道理把菜炒熟的。( ) (4)热传导时,热可以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度较高处。( ) (5)人冷时多穿衣服身体就会暖和起来,这是热传导的缘故。( ) 三、选择题 (1)在金属片的中间部位加热,热的传导方式是( )。 A.向一端传导 B.向两端传导 C.向四面八方传导 (2)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 A.不能接触 B.必须接触 C.接不接触都行 (3)所有热传导现象的本质都是( )。 A.温度高→温度低 B. 温度低→温度高 C.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一、4321 高 低 二、(1)√ (2) (3)√ (4) (5) 三、(1)C (2)B (3)A 作业布置:生活中还有哪些热传导事例?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准学习的起点。本课先由一个生活情境——炒菜设置疑问——电磁炉的热是如何传递到饭菜中的?再以学生熟悉的泡温泉生活事例为导入,聚焦生活中的热传递的现象,充分暴露出学生的前概念,找准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随后又补充了暖手宝、哈哈气这两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在对这三个生活事例的深层分析与讨论中,采用归纳法揭示热量传导的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热传导发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有接触,一是必须有温度差。最后总结出热传导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任意两种形态之间发生。在设计和操作“加热铁片”的分组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设计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严谨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热传递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工程的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③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④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明常见的热传递现象和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对热传递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推理; 3.会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热传递方式作出推测,设计实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4.能制作实物模型,并基于证据改进实物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单元课时设计 4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热传递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自然界中热传递无处不在,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传递现象是认识自然界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技领域内,热传递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冬天晒太阳取暖,夏天开空调降温,研究食品冷藏保鲜技术等,都与热传递现象有关。当我们了解热传递的发生条件、热传递的方式以及材料的传热性能后,就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防止热传递的发生,还是利用热传递方便生活。 本单元设计大量实验为学生提供直观现象,帮助学生分析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概括热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进而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本主题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为学习素材。这不仅为学生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传热现象、抽象传热特点、概括传热规律提供充分机会,还为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提供有效载体。同时,运用热传递知识编排多种制作活动,为学生知识迁移、设计思维、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契机。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的高年段要求。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共设计四节课,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物体的传热本领》。第一课,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知道热在不同物体间和同一物体内的传递过程和方向,认识热传导。第二课,通过实验观察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特点,认识热对流。第三课,通过对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知道热还可以以波的形式进行传递,认识热辐射。第四课,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知道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并能对生活中保温和散热的做法进行解释。 本单元四节课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中,前三课分别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这三课之间是并列关系;第四课是从整体上认识影响热传递的因素以及三种传热方式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主题学情分析 对于热传递学生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如盛有热水的玻璃杯烫手,但这只是生活经验,学生不知道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以及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对于本主题,学生不仅有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四年级学习了《冷和热》知识,强调运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掌握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变化可以使物体产生体积和形态的变化,并了解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及其特点。 科学思维:能运用热传递知识对生活、生产中传热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探究实践: (1)经历观察热传递过程和方向的系列实验过程,归纳概括热传递规律。 (2)运用图画等方法表达利用热传递原理制作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在实践中完善想法,完成作品。 态度责任: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2)培养学生利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交流经验,谈话导入 出示炒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炉的热是如何传递到饭菜中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让学生意识到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量的传递,从而聚集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引发学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任务2 名称:生活中的热传递 通过“他们是怎样让身体暖和起来的?”“热是怎样传到衣物、板栗上的”两组图片,引导学生具体交流热来自什么地方,传递到了哪里。 设计意图:虽然热传导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并没有特别关注。所以需要通过回忆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热是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上的。
任务3 名称: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用酒精灯分别给两块金属片加热,一个是给金属片一端加热,一个是给金属片中间加热,引导学生观察凡士林熔化的过程,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活动,亲自动手,发现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 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任务4 名称: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 思考教材提供的实验,分析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做与教材相反的实验,分析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结合学生活动手册,总结出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发现热可以在不同物体、不同物态之间进行传 递,而且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任务5 名称:热传导应用 分组交流生活事例中热传递的过程。组织汇报交流活动,强调两个物体需要直接接触,并且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也就是有温差出现,才会发生热传导。 设计意图:强化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意识到热传导现象在生活中有 广泛的应用。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巩固所学内容。
第2课时 任务6 名称:观察现象,导入主题 观察把一小瓶热水放入冷水中的现象,引入热在液体中传递概念。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7 名称:热在水中的传递 采取借助法,让学生动手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水中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推想水由冷变热的过程,以此理解对流现象。 设计意图:观察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发现液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
任务8 名称: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借助线香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线香冒出的烟的运动轨迹,从而认识气体的传热方式与液体相同,都是对流。 设计意图:观察热在空气中的传递过程,发现气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
任务9 名称:制作走马灯 课前要收集走马灯的资料,了解走马灯的基本结构。制作之前小组应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样制作走马灯,并进行简单的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制作。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解释走马灯转动的原因。评价作品时要注重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按照STEM的要素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热对流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学生对热对流的理 解,这也是对学生技术制作能力的训练。
第3课时 任务10 名称:复习回顾,导入主题 复习热传导和热对流知识,提出热辐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新知识,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浓厚的探究氛围。
任务11 名称:感受生活热辐射现象 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热量如何在宇宙中传递,依靠什么作为传递媒介,感受生活中辐射现象。 设计意图:提供生活图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意识到热辐 射的存在。
任务12 名称:制作简易太阳灶 在不限制制作材料的条件下,指导学生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比较。通过测量试管内水温的变化对太阳灶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太阳灶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过制作简易太阳灶并进行实验对比,进一步理解热辐射效果 受哪些条件影响。
任务13 名称:分析常见物品的热传递方式 出示工具产品图片,引导学生研究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哪种热传递形式使被加热物体升高温度。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对本单元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回顾与总结,并理解热传递往往是多种形式并存的。
任务14 名称:分析一个场景中的热传递方式 利用图片场景,引导学生分析描述三种热传递形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三种热传递方式的理解和区分,认识到在很多情况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同时存在。
第4课时 任务15 名称: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通过设疑“我们可以怎样给饭菜保温,让爸妈回来时还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呢?”引出保温盒,再引导学生思考“保温盒为什么可以保温呢?”从而引出制作保温盒的材料的传热本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引出学习主题。
任务16 名称:研究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 设置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的不同,进而给物体分类。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还知道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建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科学概念。
任务17 名称: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熟悉的厨具,分析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并思考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将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生活应用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能将材料的传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合理解释生活中物体的导热现象。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们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以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18 名称:制作保温盒 通过视频、讲解指导等途径,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盒,并测试其功能。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能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考虑热传递的知识,又要兼顾材料的导热性能,只有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此外,这个活动也为学生提供设计和制作机会,能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制作技能。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热传导 1.交流让身体和物体热起来的方法,知道需要直接接触温度高的物体。 2.做热在金属和液体中的传递实验,知道什么是热传导。 3.举例说明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 第2课时:热对流 1.做热在水和空气中的传递实验,知道什么是热对流。 2.制作走马灯,进一步体会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课时:热辐射 1.分析太阳传热的特点,知道什么是热辐射。 2.制作简易太阳灶,知道太阳灶的工作原理。 3.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产品的传热方式,强化对三种热传递方式理解。 第4课时:物体的传热本领 1.做不同材料的传热快慢实验,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2.体验不同材料的导热差异,了解材料导热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制作保温盒,掌握达到保温效果的做法。
评价指标 第1课时:热传导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科学观念) 2.通过观察热在金属片和液体中的传递过程,归纳热传导的概念。(科学思维) 3.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总结出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的发生。(探究实践) 4.体会设计实验方案时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态度责任) 第2课时:热对流 1.知道热在气体和液体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科学观念) 2.在观察液体和气体受热流动轨迹的过程中,归纳热对流的概念。(科学思维) 3.利用常见材料合作完成走马灯的制作,并确保走马灯能正常使用。(探究实践) 4.培养学生利用热对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态度责任) 第3课时:热的辐射 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知道太阳灶是利用热辐射原理制作的。(科学观念) 2.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概括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科学思维) 3.会按照工程的步骤和方法,完成简易太阳灶的制作任务。(探究实践) 4.体会到仔细观察和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学制作中的乐趣。(态度责任) 第4课时:物体的传热本领 1.知道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科学观念) 2.能将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解释导热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思维) 3.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保温盒的制作。(探究实践) 4.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热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季烈日当空非常晒人,产生了热辐射 B.太阳能热水器应用了热辐射行 C.暖气片取暖应用热辐射 2.下面主要运用热辐射传热方式的是( )。 A.篝火旁取暖 B.电磁炉上炒菜的锅 C.壶里烧开的水 3.小明家想使用地热取暖,选择( )材料铺在地热管上传热效果会更好。 A.瓷砖 B.木板 C.毛毯 4.在一条M型铜条的不同位置(如图)用凡士林并粘上牙签,在H点用酒精灯加热,牙签掉落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5.铁锅的手柄外面包裹着塑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用塑料更美观 B.塑料不能传递热 C.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6.羽绒服保暖是因为( )。 A.羽绒比较轻 B.羽绒里有保暖材料 C.羽绒里有空气 7.如下图,甲乙两个烧杯相同,倒入等量等温的热水。把甲放入更大的烧杯中。3分钟后水温较高的烧杯是 ( ) A.甲 B.乙 C.相同 8.下图是一个走马灯,下列说法错误的 ( ) A.上方纸杯的直角扇叶窗只是为了美观 B.下方纸杯里的蜡烛是为了加热空气 C.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 9.天气凉了,小义煊为了能喝到温热的牛奶,他将凉牛奶放入热水中,并画下热传递过程,符合该原理的是( ) 10.小明上体育跑步时,不慎扭伤脚,体育老师观察伤情不严重,并让学生在学校医务室取来冰块,对脚受伤处进行冷敷。问题:冷敷过程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属于(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参考答案】 1.C 2.A 3. A 4.C 5.C 6.C 7.A 8.A 9.B 10.A
二、辨一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由于冬天较冷,所以冬天的衣服的布料我选用热的良导体材料较好。( ) 2.熨斗熨衣服和糖炒板栗都是相同的传热方式。( ) 3.为避免新栽的小树受冻,用草绳和棉被给小树做“衣服”。( ) 4.冬天走到暖气室内穿短袖,是因为开的暖气具有热辐射的原因。( ) 5.传热都需要依靠物质。( ) 6.冬天的室外,坐到铁椅子上感觉要比坐到木头椅子上冷的多,这是因为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 ) 7.冬天,打开门窗屋子里冷,关上门窗屋子暖和,这是因为打开门窗后屋内的热容易辐射到室外去。( ) 8.生活中用电磁炉烧水就是热辐射的作用。( ) 9.用锅烧水时,锅会把热传给整锅水,直至水全部变热。( ) 10.物体间发生热的传递必须两者产生接触。(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连一连,将不同的物体对应连起来。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的 塑料 木头 铝 铁 泡沫 空气 锡纸 瓷砖 陶瓷 铜 岩棉板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如图所示,粮食仓库都装有天窗和地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 为什么光脚站在瓷砖地板上比站在木质上感觉凉一些 【参考答案】 1.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仓库内的热空气上升后从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气从地窗进来,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所以仓库内能保持恒温,以免粮食受热生虫或者发霉变质。 2.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 五、实验题 热的传递。 1.用蜡烛给金属片加热,图A是在金属片的边缘加热,图B是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请用箭头的形式画出热在金属片A和B中的传递情况。 2.此实验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________的地方传向温度_______的地方。 【参考答案】 1. 2.高 低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