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课】青春告白祖国导读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那就是爱国心。 —— 拿破仑1班会背景作为中小学生行为准则的第一项要求,“爱党爱国爱人民”明确了应将爱国教育贯穿于德育过程的自始至终。目前,各校各班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爱国主题教育,但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爱国”只是口头上的认同,觉得离自己还很遥远,没有领会到自己正是祖国重要的一员;另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况也很普遍。因此,让学生真正懂得爱国精神,从自身做起,理性爱国,显得尤为重要。2班会目标1.通过“朗读者”的活动,感知不同时期的中国人为祖国做出的贡献。2.以“头脑风暴·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爱国主义精神,学会理性爱国。3.运用体验式教育,让学生领会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应从自身点滴小事做起,将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者”的活动,感知不同时期的中国人为祖国做出的贡献。2.以“头脑风暴·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爱国主义精神,学会理性爱国。3.运用体验式教育,让学生领会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应从自身点滴小事做起,将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3活动准备1.素材准备视频资料:央视网新春机场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手语视频《国家》;文字资料:邓稼先故事《守望》、王继才故事《孤岛英雄》;采访体验素材:我身边的奔跑者。2.组织准备节目组:组织排练、审核节目;电教组:音视频剪辑、播放;宣传组:班会过程中影像留存,结束后班级微信公众号宣传。3.氛围营造利用墙壁张贴爱国宣传标语,布置前后板报。每个同学发放小国旗,桌椅排列留出表演展示区域。4班会过程聆听·他们的故事1.导入播放央视网新春佳节时在首都机场由中央民族乐团组织表演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引起当时现场很多人驻足,轻声或高声歌唱。2.引入主题师:是啊,同学们,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成立后,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他们,始终与祖国同呼吸。3.“朗读者”活动第一组学生朗读邓稼先的故事《守望》,可以男女生合作演绎,男生朗读邓稼先一生隐姓埋名、为国制造“两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文字片段;女生朗读妻子许鹿希一生守候、无怨无悔的文字片段。配乐:久石让钢琴曲《星空的眼泪》。学生聆听故事,谈感想,班主任适时点评。第二组学生朗读国家倡导学习的楷模王继才的故事《孤岛英雄》,分享他35年来默默守候海岛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配乐:班得瑞《雨滴》。学生聆听故事,谈感想,班主任适时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快闪视频导入,尤其是画面中全员合唱的震撼场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将“两弹功勋”邓稼先与当代英雄王继才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朗读者”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民族英雄,从他们身上感受爱国的力量,为后面环节设置奠定氛围。探讨·你们的做法1.情景剧表演《这样的爱国,要得吗》内容梗概:……2.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班主任巡视参与讨论,请有代表性的小组发言,交流对小李同学的看法。3.归纳总结全体起立,诗朗诵《祖国有我,理性爱国》。【设计意图】在第一板块激发了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后,需要进一步明晰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爱国不是高喊的口号,不是激情的恣意张扬,不是暴戾的冲动宣泄,应流淌于我们的血脉之中,像爱护眼睛一样小心、科学、合理地爱祖国;同时,为下一板块如何更好地爱国做铺垫。感悟·我们的心声1.小组展示前期开展的体验活动成果走访父母、老师、门卫师傅、食堂阿姨等不同职业的身边人,归纳他们眼中最能代表“爱国”的关键行为。预设:父母——培养好下一代,老师——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门卫——看好校园、守护学生安全,食堂阿姨——保证每日食品安全,做好每一顿饭……2.归纳总结班主任带领学生,根据以上走访经验,归纳总结: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爱国、如何报效祖国。明确:应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树立理想信念,勤学笃行,勇于担当,成为当代中学生的典范,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3.设计制定班级公约在班长的带领下,全班共同设计编写“我和我的祖国”班级公约,全班齐读,并张贴于教室墙壁。4.全班手语舞表演《国家》【设计意图】开展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我探索,从而加深感知与理解,获得感悟。本环节让学生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的爱国之道,这样的感悟更加水到渠成,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并最终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实现知行合一。拓展提升:班会结束后,计划在班级内继续跟进“我和我的祖国”班级公约的实施情况,打造“祖国有我、我为祖国”的班级工程,定期进行交流与评价。利用寒暑假,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走访孤岛英雄王继才,开展实践活动,以期加深对主题班会的理解,延续实施成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