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课】做幸福的劳动者导读劳动的果实比一切果实要甜。——欧洲谚语1班会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谈到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一基本要求,其中又特别指出了劳动在综合育人上的重大功能,要求学校坚持学生的值日制度,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劳动等。然而,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访谈、发放调查问卷、观察并记录班级劳动情况等方式,发现本班同学存在不愿劳动、不尊重劳动、对劳动认识有偏差等问题。适逢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心农场”中学生辛苦栽种了小半年的胡萝卜收获颇丰,学生甚是喜悦。以此为契机,我召开了以“做幸福的劳动者”为主题的班会。2班会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总结交流在“开心农场”中的经历,强化劳动意识,理解辛勤劳动对于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进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2.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新闻、探讨热点的方式,体会劳动的光荣,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乐于劳动。能将对劳动的憧憬和热爱上升为崇高的劳动精神,努力厚植奋斗精神、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等。3. 行为目标:通过共写倡议书和完成劳动打卡任务单的形式,知行结合,能够积极投身到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学重难点1. 认知目标:通过总结交流在“开心农场”中的经历,强化劳动意识,理解辛勤劳动对于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进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2.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新闻、探讨热点的方式,体会劳动的光荣,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乐于劳动。能将对劳动的憧憬和热爱上升为崇高的劳动精神,努力厚植奋斗精神、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等。3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向家长、同学了解学生的日常劳动情况,发放有关劳动调查问卷表,搜集新闻和热点话题,制作劳动视频和劳动打卡单,布置一期与劳动相关的板报,准备好倡议书、纸张、马克笔,安排主持人等。2. 学生准备:完成劳动小结,准备劳模故事。4班会过程交流幸福之感——聚焦劳动行为活动一:分享收获,体验快乐1. 在班会课前,针对自己所承担的“开心农场”劳动任务,以及后期将胡萝卜带回家烧菜,并与家人分享等书写收获和感悟,完成表格。2……3. 教师小结:这样的种植活动让劳动教育渗透到了你们每个人的心中,也让你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巨大魅力。在劳动中,你们不仅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在其他方面得到教育,这种浸润是无痕的,而受益却是终身的。活动二:关注问题,引发思考1.观看一段视频剪辑,回顾此次劳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劳动过程中抓拍的一些存在劳动问题的照片)2.师生交流总结问题:(1)因为平时很少参与劳动,所以面对种植这种陌生的劳动,完全不会,刚开始劳动时一脸茫然,不知该做什么。(2)……(3)在收获胡萝卜时,不少同学将其视为游戏,将小的胡萝卜当玩具随意抛掷,不尊重劳动成果。探寻幸福之源——树立劳动观念活动一:聚焦时事,见贤思齐1. 出示一则新闻《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名单出炉!家政、快递员首次上榜》,谈一谈你怎么看待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首次颁给家政、快递员?2. 两名同学分别分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工厂制造技术处 L 联合车间工人吴殿维的故事,探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劳动精神。3. 教师小结:职业本无高低贵贱,每一个具有敬业严谨、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不怕困难品质的劳动者都值得赞美,他们是这个国家最可爱的人。活动二:话题探究,明辨事理1. 出示几则网上曾经热议的话题:话题一:……话题二:刚开学不久,深圳福田区某学校一名新生家长为了“解放”孩子,提议每个家长集资 500 元,用于请专职保洁阿姨代搞班级卫生以及其他事务。话题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人说 :“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2. 请围绕以下问题,分三大小组进行讨论:话题一:对青年人这种明显歧视清洁工职业的言论,你怎么看?话题二:你如何看待家长花钱让孩子免于劳动这件事情?请分析它的弊端。话题三: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劳动真的不再需要了吗?请谈谈你的见解。3. 教师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读新闻、谈热点,扭转部分学生对劳动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培养积极的劳动兴趣奠定基础。再启幸福之路——投身劳动实践活动一:三省吾身,对“症”下药1. 针对第一环节中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尊重劳动这三大问题,反省自己的日常行为,小组讨论解决方案,梳理成条款,由组长记录并交流。2. 针对班级小组间的交流成果,在倡议书上书写学生的应对措施,形成班级公约,每位同学签名,全班同学在倡议书前拍照。活动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发劳动打卡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一项劳动任务(家里、学校、社会均可),坚持每天打卡,为期21 天。师生约定到期后在班级评选“幸福劳动者”,并给予表彰。【设计意图】共同写倡议书,形成班级公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1 天的打卡任务也让学生将劳动变为一种习惯,让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会让教育效果更加显著。班会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课,相信每一个同学都会对劳动有新的认识。劳动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也可以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更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我们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致敬每一个伟大的劳动者,尊重每一种劳动成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投身于历史的洪流中,做最幸福的劳动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