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主题班会】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资源简介

【小学主题班会】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微班会的主要特征:
1.设计短小精悍
2.内容近小实亲
3.追求及时高效
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
——主题微班会
一、微班会目的:
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压岁钱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怎样合理的去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习惯;通过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氛围,使学生体谅父母长辈、关爱他人、尽早形成社会小主人翁观念。
二、年级:五年级
三、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图片、调查等。
四、活动背景分析:
新春佳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中华传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提高,如今孩子的压岁钱也日益增多,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压岁钱任由孩子自由支配,造成很多问题。开学初,往往是孩子突击花钱的高发期。有些同学拿压岁钱去上网、打游戏,因此染上网瘾;有些同学乱吃零食吃出了问题,对自己的健康不利;有些同学购买危险的玩具造成安全隐患;有些同学攀比购买电话手表,造成极大的浪费。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开展“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让同学们都能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与价值观,提高自理自律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从小节约、善于理财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准备:
有关压岁钱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六、班会过程:
(一)营造新年气氛,引出压岁钱。
春节期间,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晒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包,看来大家又过了一个“丰收年”啊!(同学们哈哈大笑)
那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过年长辈要给我们“压岁钱”呢?(播放动画《压岁钱的传说》)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烧,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金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3.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祝愿,压岁钱又叫“红包”,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风俗。对于每年数目不少的压岁钱,大家打算怎样使用自己的压岁钱,使它更具有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开“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的主题微班会。
(二)调查同学们压岁钱的数目和支配情况。
【调查发现:】
孩子在春节期间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压岁钱。
98%的孩子表示,自己的压岁钱被父母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借口)保管(花掉)。
40%的孩子,对父母保管压岁钱,能接受;60%的孩子表示无法接受。
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将压岁钱存放起来,但对于怎样去支配它,管理它,并没有好的想法或规划。
【讨论压岁钱怎样管理】
针对以上调查情况,我给孩子读了一则新闻。爸爸请人吃饭,12岁的儿子偷偷地买了单,他知道后跪趴在儿子面前捂面痛哭。据餐馆老板后来所说,孩子是用自己的压岁钱,替爸爸买的单,父母刚离异,爸爸最近很“难”。
2.学生谈感想:
3.师小结:每个孩子对自己的零花钱都很珍视的,孩子能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是因为他把爸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4.讲如何理财增值。
(三)征集建议
讨论怎样合理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办一张属于自己的银行卡,把每年的压岁钱存起来或手机银行理财,用作教育储蓄。
用压岁钱购买书籍报刊,文具等学习必需品。
报名参加兴趣班,坚持学一门兴趣爱好。
除掉零用之外,可以将钱交给父母保管,等需要的时候再向父母要。
重要节日或家人生日是,买一份小礼物送给亲人。
资助身边的贫困同学,捐给“希望工程”。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支配方案中,知道了同学们已经从压岁钱里读懂了亲人的关爱,而且也准备用自己的爱心回报亲人,回报社会。今天,同学们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都能合理支配我们的零花钱。
附录:小学生对压岁钱的看法
我的压岁钱都去哪了
这二月的风刮得烈啊,刮去了我仅余的一点体温,刮去了我的寒假,还刮去了我的压岁钱。
几个星期前的今天,我还坐在椅子上,喜滋滋地咧着一口龅牙数着压岁钱:“哇!大姨给了二百元,奶奶爷爷给了一千元,外婆给了二百元。太好了,发财了!”
砰!妈妈突然破门而入。我慌忙藏起钱,可为时已晚。妈妈的目光落到了枕头边——一百元人民币崭露的一角。我心头一惊,一个不祥的念头在脑海里形成,背后也泛起丝丝凉意。
“妈妈帮你收着压岁钱,长大了再给你。”妈妈话音未落,便大步流星跨过床边,飞快地拿走了压岁钱,直起身迈出房间并关上门。这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般娴熟。
嘶,这一幕似曾相识啊——对了!去年的压岁钱也是这样被妈妈收入囊中的的啊!想到这里,老夫歌兴大发,忍不住高歌一曲:“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压岁钱都去哪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就没了……”
我的压岁钱都哪去了
“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个小妖怪叫‘崇’,墨脸白手,别看是国宝配色,可一过年晚上,出来去摸熟睡小孩的额头,便连发几天高烧,然后变傻,有对夫妻老来得子,怕‘崇’祸害,便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孩子枕边,晚上,‘崇’来了,一看见铜钱,就用手捂住眼睛,跑了,于是,民间便有了压岁钱的传说——压‘祟’(压岁)。”
提到过年,不得不提压岁钱,可收到的很多,拥有的确是个“鸭蛋”呢,压岁钱飞哪去了?我整理了一下,发现大多都被“貔貅”爸妈私吞了,他们大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夺走红包或软磨硬泡,非搞到手不可。但,只要进了他们的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甚至有孩子为此离家出走,此案重复过无数个,这些“貔貅”的手段层出不穷,千方百计,打得我们那叫一个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尽管有些长辈聪明绝顶,好汉留一拳脚的多准备几个,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些“貔貅”眼疾手快,诡计多端,默不作声,不动声色,抓住机会巧取豪夺,正中要害,让他们腰包鼓鼓,搞得我们两手空空,空空如也,垂头丧气。
最后温馨提示,压岁钱属于长辈赠给晚辈,是晚辈财产,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有权自己保管与支配,未经过孩子允许,私自拿走使用是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
现在我总算知道压岁钱“飞”哪儿去了,还抓住把柄和命脉了,嘿嘿!
我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
过年啦!过年啦!小伙伴们是不是都特别喜欢过年呀?过年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看春晚,可以看花灯,最最重要的是有压岁钱。
一说到压岁钱呀,我的话可多着呢!呜呜呜!欲哭无泪。我今年的压岁钱足足有3000大洋。妈妈温柔的说:“宝宝,你的压岁钱自己留着吧!”我严重怀疑自己是在梦境中,我掐了掐脸上的肥肉,“啊,好疼。”往年的压岁钱不都是得“上交”吗?我半信半疑,把钱放入自己的钱包。还一边跟老爸炫耀:“老爸,你看我厉害不?加上银行卡里的钱差不多快小一万了。”“厉害,真厉害,把钱拿过来,让老爸给你数数。”我一时兴奋过了头,忘记了老爸虎视眈眈的眼神,竟毫不设防地把钱交给了他。转眼间跟变魔术似的,我的钱神奇的少了一百元。我呼的一下子把手塞进老爸的衣兜,掏出我丢失的一百元。还好,我反应够快,我得意地笑了三声“嘿嘿嘿”,老爸无奈又尴尬地灰溜溜地逃走了。
“宝宝,今年收成不错啊,这么多钱,小孩儿拿着不安全,要不妈妈把压岁钱先存到你的银行卡里?还都是你的。”就这样,我的压岁钱被妈妈再一次用美其名曰的理由骗走了。
我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都在妈妈的手心里,都在妈妈的腰包里。唉,可怜的我呀!
理财小知识
过年啦!开学啦!过年不仅要贴春联、拜年,还少不了我们小孩子最爱的压岁钱。在今天的“开学第一课”班会上,我们回顾寒假,畅所欲言,还兴趣盎然都谈起了自己的压岁钱:有些同学摇身一变成为“富翁”,有些同学的压岁钱几经周折,最后却一分不剩……是呀,我们的压岁钱该怎么管理呢
在我们畅谈时,梁老师还为我们上了一节理财课,让我们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如何理财!原来,我们自己的零花钱不能只靠过年红包来“赚”,还要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比如在网上购买“进货”半成品小灯笼,自己组装后,在过年、过元宵时出售,进货几块,赚得翻倍!哈,涨知识了!
理财课让我们学到不少,使我们都怦然心动,但是心动不如行动,我们都不是语言上的巨人,而是行动上的巨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