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学校的浪費现象》教案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主题一校园节约调查与行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寻找学校的浪費现象》教案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主题一校园节约调查与行动

资源简介

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主题一校园节约调查与行动《1.寻找学校的浪費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校园内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搜集校园浪费现象的数据和资料。
(2)学会团队合作,分工协作完成调查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识别校园内的浪费现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调查,提出切实可行的节约措施。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设计问卷调查表。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
(3)搜集相关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
(1)提前预习,了解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
(2)分组准备调查工具,如笔记本、相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
(1)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资源浪费的视频或展示一系列相关图片。这些视频和图片可以包括校园内外的各种浪费现象,如食物残余、水电浪费、纸张浪费等。通过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资源浪费的严重性。
(2)引导学生思考
在展示完视频或图片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资源浪费的危害。例如:“大家看到了什么?这些浪费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资源浪费的危害,为后续的讨论和探究做好铺垫。
2.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
在黑板上清晰地写出课题:“寻找学校的浪费现象”。
(2)阐述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引出课题后,教师需要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例如:“今天我们要一起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了解其危害,并探讨如何减少浪费。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将能够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的,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活动过程
一、分组讨论
1.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数量适中,以便于开展讨论和调查工作。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内的活动。
2.确定调查方向和重点。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引导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确定各自的调查方向和重点。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为后续的调查活动做好准备。
二、设计问卷
1.教师指导,各小组开始设计针对校园浪费现象的问卷调查表。问卷的设计应考虑到校园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如水、电、纸张、食物等方面的浪费情况。
2.问卷内容应涵盖各个方面,包括浪费的现象、原因、频率等。同时,问卷的设计还应考虑到问题的逻辑性和顺序性,以便于被调查者理解和回答。
三、活动方案制定
1.制定详细方案,各小组在完成问卷设计后,开始制定详细的调查活动方案。方案应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以确保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
2.提交并修改方案,各小组将制定的活动方案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核。教师根据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给出反馈意见,各小组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完善。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确保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地调查
1.开展调查:
(1)分组行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既定的调查方案,在校园内或周边地区开展实地调查。调查的目的是记录观察到的各种浪费现象,包括但不限于食物浪费、水资源浪费、能源浪费、学习用品浪费等。
(2)记录与收集:各小组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记录下所看到的浪费现象。同时,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收集证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讨论。在记录和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们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2.数据分析:
(1)各小组将调查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初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关注浪费现象的种类、程度、频率等信息,尝试找出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2)尝试找出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浪费现象的产生往往与人们的观念、习惯、制度等因素有关。例如,食物浪费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餐饮文化、消费观念等有关;水资源浪费可能与供水设施的维护、使用者的节约意识等有关。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影响因素的探讨:除了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些影响因素可能加剧或减轻浪费现象。例如,经济水平、政策法规、科技发展等都会对浪费现象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
(四)成果展示与讨论
1.成果展示:
(1)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调查成果。每一组可以选择一位或多位同学,根据小组调查的成果进行展示。这些成果可以包括浪费现象的照片、视频记录、数据分析报告等,目的是为了让全班同学更直观地了解学校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2)分享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除了展示调查成果,小组代表还可以分享他们在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例如,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了哪些令人惊讶或感动的事情等。这样的分享不仅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还可以让其他同学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2.讨论交流:
(1)全班围绕调查成果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同学们就展示的浪费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其危害性以及改进措施。可以鼓励同学们从自身做起,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或者行为建议。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除了教师的引导,还可以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开放。
3.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总结时,教师需要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节约资源对于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从而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五)课后拓展
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课后拓展任务。例如:
1.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浪费现象,并思考如何改进。
2.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与节约资源相关的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如垃圾分类、节能环保等。
3.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与节约资源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宽视野,增强节约意识。
(六)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一份校园节约倡议书。这个倡议书应包括对校园浪费现象的描述、浪费带来的影响、节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节约等内容的详细阐述。倡议书的目的是唤起师生们的节约意识,倡导节约的行为习惯。
要求学生将倡议书在班级内或学校内进行宣传。这既是一次对学生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的锻炼,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到我们的调查结果和节约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1.成功经验
(1)合理分组:通过合理的分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能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教师引导: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活动目的,明确任务方向。
(3)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由于活动内容较多,时间安排可能有些紧凑,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2)学生参与度:虽然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弱的参与度。这可能与学生个人的性格、兴趣等因素有关,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3.调整与改进
(1)合理安排时间: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到活动中来。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加强课堂互动:我会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