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01 立春由来目录02 立春气候04 立春食俗03 立春习俗05 立春古诗01 立春由来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简介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立春释义所谓"一年之计在干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一年之计在于春02 立春气候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但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气候特点立春三侯一侯东风解冻东风即春风,中国人最常说的东风和西风,东风主生,意味着光明和温暖,西风主杀,意味着黑暗和萧条。辛弃疾有诗写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指的就是春天到了,千树万树都开满了花。二侯垫虫始振"垫",垫伏的意思。冬天到了,动物昆虫进入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到了立春节气后5天,躲在洞里冬眠的昆虫、动物慢慢地从洞中醒来,蠢蠢欲动。三侯鱼涉负冰"鱼涉"即鱼向上浮,负冰,即驮着冰或背着冰。再过五日之后,天气开始变得更加温暖,河里的冰逐渐融化,河水也变得暖和起来,鱼群小书立春花信风立春”的花信风为一候迎春花,二候樱桃花,三候望春花。迎春花的花期正值冬、春交替之际,和梅花、水仙花、山茶花并称为“雪中四友”。樱桃花又名迎春樱。花期短暂,樱桃花的花瓣,只在阳光大好的天气张开,而在阴雨天时则处于合拢状态。望春花又名白玉兰。白玉兰的花蕾、树皮还可作为中药材,象征着高洁与纯净的品质。03 立春习俗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咬春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打春亦称"打春"、,通常在立春时刻或立春日早晨举行。届时,所有的官员都身穿朝服,由知县或者知府带领,祭拜芒神、土牛,然后以彩杖鞭打土牛。有些地方官员鞭春只是象征性地打几下,然后由衙役将土牛打碎。立春习俗立春祭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踏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立春习俗04 立春食俗春卷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喝春酒清代地方志关于立春的记载中常常提到"饮春酒"。这里的春酒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春酒指的是酒,在北方一般是烧酒,在南方是米酒,只是立春饮食的成分之一;广义的春酒指的是立春的春宴。立春饮食春盘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田艾粘田艾粘是春季常见的时令食品。在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立春饮食05 立春古诗《凉州词》唐朝·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立春》唐朝·刘长卿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朝·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立春问答春天为什么老打雷 春天为什么雨季多 春天由于太阳的回归运动,导致气温渐渐回升,地表土层开始解冻冰雪等 固态地表 水开始 融化和大 量蒸发, 致使大气湿度 增加, 为降水提供了 有利条件.总而言之, 春天气温 回升, 蒸发量增 加,成云 致雨,降雨 量增加。春夏季节多雷电是因为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这样就易出现雷电现象。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立春歌谣立春节气歌THE END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