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打破偏见,理性看待职技校”初中班会课一、设计理念及背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4月20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 新职业教育法共八章六十九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深圳,职技校是初中生的一大出路:在国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当下,职技校仍处在鄙视链的最底层,家长、学生不愿主动了解职技校的情况,凭着道听途说的信息下判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升学选择。本次班会希望让学生通过了解更多真实的职技校信息,学习收集、甄别信息的方法,从而打破对职技校的偏见,理性看待职技校。二、学情分析笔者所带班级是初三毕业班,学生已经能明确感受到中考带来的学习压力和升学规划压力,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都在年级中等水平,但生涯规划意识非常薄弱,对职技校的信息了解主要来自于家长、网络,看不起职技校,认为读职技校就等于毁了。按照市统考的总分等级,结合学生户籍类别,估计班级有十来个学生面临考不上公办普高的情况。其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厌学、逃避,其实是因为自觉普高分数差距大,又碍于面子、偏见不敢、不愿去了解职技校,处在一种看不到前景的迷茫当中。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意识到过往对职技校的认识是片面的,认识到偏见对自身是不利的;2.知道职校、技校的区别,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升学途径,公、民办职技校的区别;3.培养学生主动收集、甄别信息的能力,学习部分具体做法:采访、网络搜寻、问卷调查;4.激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困生提升信心,知道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在职技校中寻找合适的专业进一步发展。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职技校相关知识,正确看待职技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收集、甄别信息的能力,学习部分具体做法:采访、网络搜寻、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五、教学准备1.家长对职技校了解情况调查问卷;2.提前请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下听到“职技校”这个名词后最先联想到的三个词,收集学生的回答并做词频分析;3.挑选三名成绩较弱,且对这一主题比较主动的学生,指导三名学生分别采访一名现在就读于职技校的师兄、师姐,帮助学生将采访内容整理,做成展示课件;指导其中一名学生搜集深圳公民办职技校的名称、地址、收费、专业等信息,并整理做成展示课件;4.支开上一项中的三名学生,请其余学生分别用三个词描述他们,写在纸上,收集学生的回答并做词频分析;5.将三名学生采访的截图、录音、过程记录和展示课件单独发给他们的家长,请家长写下评价。六、教学过程01导入展示学生对“职技校”产生的联想词统计结果,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环境差“、”学渣“、”打工“、”混社会“,几乎都是负面的词语。教师提问:“大家身边r如果现在或者曾经就读于职技校的朋友、亲戚的,请举手”,所有学生都举了手。教师继续提问:“这些现在或者曾经就读于职技校的人都是不学习、收入低,人品差吗?”学生摇头,个别学生举出正面的例子。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现在的回答,对比职技校词语联想的结果,不难发现我们对职技校存在偏见,那真实的职技校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怎样才能打破偏见,理性地看待职技校呢?让我们一起在本节课里寻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词语联想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家对职校的评价是负面大于正面,开始产生怀疑,“职技校真的一无是处吗”。再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例子与词语联想的内容并不完全吻合,从而意识到大众对职技校存在偏见,对真正的职技校情况产生好奇,为后面环节做铺垫。02环节一:职技校为什么被误解?1.偏见产生的原因教师点名提问学生:“你写的三个词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学生回答说,是网上看的、朋友说的、家长讲的。教师展示家长对职技校了解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职校的评价也是负面的,但同时也发现家长对职技校并不真正了解,大多家长也没有主动去了解过,家长对职技校的了解也是片面的。教师引出偏见的定义”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负向的态度”,分析偏见产生主要源于信息的错误和不全面,抛出问题:“我们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打破对职技校的偏见呢?”2.打破偏见的方法活动:各组在组内讨论,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出打破偏见的方法。教师巡堂观察,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展示。教师总结:打破偏见首先要有怀疑精神,其次是多与被偏见者沟通,沟通可以通过交谈、采访、问卷调查、实地参观等形式进行,再次要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最后是增加接受信息的渠道。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暴露出学生的偏见主要来源于家长,再展示家长的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家长的评价也是来自于道听途说,并没有主动、全面地去了解职技校。让学生理解是因为这种对信息对错不加甄别、了解信息不够全面的做法导致了偏见的产生。再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打破偏见的方法。03环节二:真实的职技校是怎样的?教师说明已经提前让三位同学对职校情况做了调查,请三位同学逐一上台进行展示。1.职技校的环境甲同学采访了江师姐,并实地查看了校园环境。江师姐就读于民办技校,她向甲同学介绍了学校的课程安排、生活环境、学习氛围等信息。甲同学借助网站、公众号、招生简介,向同学们介绍了职校、技校的区别,深圳公民办职技校的名称、地址、收费、照片。2.职技校的人乙同学采访了在公办职校就读,通过高职高考考入大专的陈师姐和在高职任教的杨老师。职业教育重视实践,服务于就业的特点,很适合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重拾自信,踏实学习的话就业率很高。且每个专业都有对应的技能大赛,如果能够获奖,可以保送进大学,是非常好的弯道超车机会;同时职校的学习氛围并不浓厚,对学生的自律性有较高要求,如果只是单纯混个毕业证收益是很小的。3.职技校的升学乙同学采访了吴师兄,吴师兄就读于公办职校,通过3+2对接升入了深职院。吴师兄以自身为例,他在初三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了职校,当时家里的反对意见非常大。他进入职校后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第一年就担任了班长、学生会干部、宿舍长,作为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发言,用自己的行动让家里人认可了他的选择。他坦言自己不擅长历史、政治等科目,所幸职校的考核是语数英三科加自身的专业,他对专业的学习特别用心,都是超前学习,第一时间考到了证书,升学非常顺利。他还把自己的升学路径,包括备考资料、考证时间、对接专业预习等交给师弟师妹们,得到学校的认可,高二就担任了学生会的主席。教师提问,听完三个同学的展示,同学们对职技校的看法是否有变化?三位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偏见,他们分别用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意见。设计意图通过三位同学的展示,让学生逐一打破对职校环境、人、升学方面的偏见,用实际例子说明职技校也可以培优人才,甚至可以是“翻身”的机会。展示之后的讨论环节是为了防止一言堂,事实上学生也充分发挥了质疑精神,提出了很多想法。04环节三:我理想中的高中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活动:学生根据课堂上了解的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区别,结合自身特长,从校园环境、学习内容、同学群体、升学方向等方面写下自己理想的高中模样。教师巡堂察看,选择三位同学进行展示,特别选了其中一位前面展示过的乙同学。乙同学的成绩离普通高中差距非常大,但他的目标还是普通高中。教师提问乙同学为什么这样选择,他支吾说不清。教师请他坐下,展示了当时支开他后全班同学写的关于他的联想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冲动”、“情绪化”,然后是“热心”、“运动好”。展示后教师介绍了乙同学采访的过程。教师继续提问,大家对乙同学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同学都表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很认同他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告诉乙同学,他的采访过程和展示内容都已经发给他的家长看,家长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教师已经打印出来,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可以正视自我,发挥特长,积极进取。教师总结,我们对职技校的偏见不是一天半天形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因为一节班会就改变。这节课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让大家能意识到偏见的存在,并用科学的方法去打破它。中考越来越近,一定有同学需要选择职校,与其逃避,不如积极应对,主动了解,根据自身的能力给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升学道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观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认同情况,显然学生有所动摇,但并没有就因此抛开偏见。选乙同学是因为他的成绩离公办普高差距很大,且他本人也因此有放弃学习的念头,而迫于大众的压力,他还是写了普高作为目标。而后续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看到他在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的优势,课堂上大家说出对他有改观时他明显眼眶红了,通过这种形式让他感受到自身能力得到施展、被人认同的喜悦。七、教学反思优点:前期准备充足,教学素材都是班级内部生成的,是学生身边看得到摸得到的,有较强说服力。许多课程内容由三名学生提供,三名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有了深刻的体验。不足: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参与较少,特别是成绩拔尖的学生,觉得自己离职技校很遥远,对职校还是会有轻视的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