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劳动教育小学主题班会丨一颗豆子的前世今生今日推荐:经深入调查访谈发现,学生存在劳动参与机会较少,劳动知识技能匮乏等问题,同时在劳动价值观上有失偏颇,无法立足于创新视角去看待劳动。因此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一、课程设计思路01HEAD TEACHER课程信息主题:一颗豆子的前世今生对象:小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2.毛豆若干(10组*30个)、收纳碗(10个)、收纳袋(20个)3.“劳动小能手”点赞卡4.发送问卷星电子调查问卷进行前期摸底,并统计问卷调查结果。5.食品电子秤(二)学生准备1.“玩转智能家电”学习记录单02HEAD TEACHER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追溯毛豆的起源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能结合生活实际明白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一封信等活动,了解身边校园最美微光劳动者的闪光事迹,感受每一位劳动者的不易,激发内心的劳动激情。行为目标:通过剥毛豆、玩转智能家电等活动,体会劳动教育的育美价值,探究劳动中的智慧发明,培养劳动创新意识。03HEAD TEACHER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追溯毛豆的起源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能结合生活实际明白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一封信等活动,了解身边校园最美微光劳动者的闪光事迹,感受每一位劳动者的不易,激发内心的劳动激情。二、教学过程主 要 环 节一、构建劳动圈子:变“游戏天性”为“劳动动机”活动1:主角登场——图猜豆名活动2:毛豆的变化活动3:追溯豆类起源二、亲历劳动实践:变“知觉符号”为“感性技能”活动1:剥豆子比赛活动2:分享剥毛豆后的感想三、环节三:赋能劳动智慧:“智能家电”的开创使用活动1:介绍古代快速取豆法活动2:头脑风暴活动3:分享展示四、链接生活洞察:变“价值灌输”为“意义建构”活动1:豆类家族美食呈现活动2:一封写给最美微光劳动者的信01HEAD TEACHER构建劳动圈子:变“游戏天性”为“劳动动机”设计意图:以一颗豆子串联整场班会,创设豆子的秘密这一情境,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亲近感;以毛豆和黄豆的关系介绍、众多豆子的实物辨析,让学生在获得劳动知识的同时体悟劳动带来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劳动动机。活动流程:活动1:主角登场——图猜豆名活动2:毛豆的变化活动3:追溯豆类起源平日只顾盘中餐,回到地里不识焉。原来毛豆和黄豆就是一种农作物——大豆,它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老师还帮大家罗列出大豆发展的各个时期、重要事件,谁来介绍?02HEAD TEACHER亲历劳动实践:变“知觉符号”为“感性技能”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中学”,获得直接体验,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每一个劳动成果背后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正确意识。活动流程:活动1:剥豆子比赛千年豆史终明了,美好生活劳动造。毛豆有话说(播放毛豆的自述音频)同学们,知道我今天是怎么从土里来到你们身边的吗?通过“拔豆苗”“摘豆荚”和“剥豆子”这几个步骤,我才能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你们面前。我的好朋友们可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还躺在豆荚里呢!快让他们重见天日吧!活动2:分享剥毛豆后的感想教师可从两方面引导:1、一双灵巧的手在于平时多进行劳动实践2、看似不起眼的劳动背后要付出巨大的艰辛03HEAD TEACHER赋能劳动智慧:“智能家电”的开创使用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立足当下智能化时代劳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掌握智能化劳动方法,借助劳动手帐寓教于乐,通过多元化手段践行劳动,激发学生积极劳动,让劳动真正生根发芽。活动流程:活动1:介绍古代快速取豆法其实,早在古代,就有一种快速剥豆法啦! 古时候甚至在现在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用一种叫连枷的工具拍打豆荚,使里面的豆子和豆荚分离,然后挑有风的时候快速把豆子分离出来。因为豆粒重,当风吹过时,吹走的都是豆荚,留存下的都是饱满的豆粒。可见,劳动人民的智慧可真不简单。活动2:头脑风暴你知道哪些现代哪些智能方式?活动3:分享展示周末大家借助使用家中的智能家电,分享你的劳动成果吧!(贴优秀小组作品板书)04HEAD TEACHER链接生活洞察:变“价值灌输”为“意义建构”设计意图:通过链接校园劳动者温暖画面、观看微视频等活动,串联一个个真实鲜活细微的人物构成学生劳动教育图景,以此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劳动对于个人社会的意义,从心底认同劳动,涂上“劳动底色”,进行自我劳动态度的碰撞与建构。活动流程:活动1:豆类家族美食呈现毛豆说:我特别感谢你们用一双双勤劳的手让他们重获自由。我也常常出现在学校食堂,被食堂里的叔叔阿姨制作成一道道美食,成为你们的午餐。活动2:一封写给最美微光劳动者的信1、回顾平日工作瞬间2、打开毛豆豆的一封信其实,他们每天做的,远远不止这些,有一天,毛豆豆同学全程跟随这些食堂的工作人员,拍摄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片段,为他们写了一封信,让我们一起听听她都说了什么吧。(美味大力士、安全指挥家、校园保护神、热情红马甲、神奇魔术师、勤恳万能手)三、课程反思劳动教育的回归,并不只是让学生们吃点苦、出点汗那么简单。它的方式在劳动,重点在教育,劳动教育要做的是在各种劳动技能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品德开发创造力的心智,锻炼强健的体魄,发现身边的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