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设计 成 长 型 思 维——变身成长小能手,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主题班会设计 成 长 型 思 维——变身成长小能手,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资源简介

高中主题班会 成 长 型 思 维
——变身成长小能手,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班会流程
活动一:观看视频
小鸟的冒险之旅:讲述了一只小鸟首次离开巢穴寻找食物的故事。观看时,请观察并思考:
1. 小鸟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2.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师:小鸟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生:找食物。观察和模仿寄居蟹,找到新的方法,最终找到食物。
师: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困难?
生:有,比如说做数学作业。
师: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都必须找到解决问题之法,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不断成长。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活动二:情景剧表演
- 李华: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 成长型思维:李华脑海中的声音一。
- 固定型思维:李华脑海中的声音二。
- 旁白:情景介绍和总结。
(学生虽然是带有说理色彩的表演,但是表情到位、语言幽默,既能调动课堂氛围,又能达成课堂既定的德育目标。旁白与表演的配合很是默契。引出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 (Growth Mindset):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来提高。
1.固定型思维:智力是恒定的
① 面对挑战:逃避
② 面对挫折:轻易放弃
③ 面对批评:自我否定
④ 努力:没有用
⑤ 他人的成功:感觉被威胁,感到耻辱
结果:
① 能力停滞不前
② 潜能被锁死
③ 虚假的安全感
④ 怨天尤人
2.成长型思维:智力是不断发展的
① 面对挑战:勇于接受
② 面对挫折:不懈奋斗
③ 面对批评:从中学习
④ 努力:可改变现状
⑤ 他人的成功:受到激励并吸取经验
结果:
① 能力不断提升
② 潜能充分释放
③ 真正的安全感
④ 心态积极向上
活动三:真实案例分享
(老师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身边朋友的故事,亲切可知可感)
他,是毕业的学长
他是成长型思维的典型代表——
面对职业挫折时,他……
面对多变的环境,他……
面对挑战和瓶颈,他……
关于自我认知和定位,他……
小结:当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我们能够在 ——
1.面对人生挫折时,自信、坚韧;
2.面对多变多元的环境,选择阅读、持续学习、自我提升;
3.面对挑战,敢于尝试,超越自我;
4.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平和,更关注过程;
5.关于自我认知和定位,他尊重自己、信任自己,同时保持一颗敬畏和谦卑之心。
活动四:成长型思维工作坊
(一)、活动具体形式
内容: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解读某一特定情形,并提出下一步行动。
形式:小组讨论,并选出一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汇报。
时间限制:小组讨论,4分钟;汇报, 1 分钟。
汇报格式:2句话
汇报形式:成长树
成长型思维实战演练,小组头脑风暴时间!
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解读以下情形,并提出下一步行动。
1. 你在一次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成功)
2. 你在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中失利了。(失败)
3. 你提交了自己很满意的作文, 却收到很多负面反馈。(批评)
4. 你的老师推荐你参加演讲比赛,而你从未参加过。(挑战)
5. 期中考试临近,你内耗严重,“到底是努力还是躺平 ”(努力)
6. 你最好的朋友在比赛中获得冠军,而你没入围。(他人的优秀)
7. 你在设定目标时,犹豫着设立大目标还是小目标。(目标分解)
8.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你总是把重点放在和别人比较。(过程)
(二)、学生讨论结果呈现
1.第一组:成功,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起点。
2.失败不能看作是无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3不应有负面情绪,批评也是进步的机会。
4.挑战:不应逃避这样的机会,把挑战理解为进步的机会,开放心态。
5.努力:努力不是天赋,是后天的拼搏和付出;是为了提升自我,挖掘潜能,突破上限,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
6.面对他人的优秀,不嫉妒,恰恰是对自己的鼓励。我们要正视自己,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7.目标分解:设定大目标与小目标及其关系,大方向与具体实际操作。
8.过程:一味关注结果,会影响自己的心情。重点放在发现自我、找到适合自我成长的方法;反思自己,完善自我,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
(三)、高中生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1. 有意识、刻意地改变看问题的视角;
成功、失败、批评、挑战、努力……
2. 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同伴为伍,观察和学习身边的榜样;
3. 设立具体、可达成的目标,逐步提升自信;
4. 聚焦过程,追求进步,而非只看结果和追求完美;
5. 定期自我反思和自我鼓励。
活动五:
总结所学、所思、所获。班长发言:来到高中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破除固定思维、向成长型思维出发的过程。
非暴力沟通
——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
一 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
1.小明妈妈的话——
为什么才考这么点,上课你有认真听吗?
跟我说话那么大声干什么?
怎么我这个当妈的还不能说你了,拉着个脸给谁看呢?
现在学习给谁看呢,我给你说话你看书,怎么在跟我耍性子吗?
哭哭哭就知道哭,真矫情,出去你可别说是我儿子,我嫌丢人。
哼,不哭了,怎么不哭了,我就知道你是装的。
我在跟你说话呢,你有没有尊重我?
在学校里,老师就教你家长跟你说话的时候你干别的?
——当你听到这些语言,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2.沟通中隐藏的暴力
道德评判: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会倾向于认为他是“不好的”或“错的”。
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方式。
回避责任:“你让我不得不”是淡化自我责任的最常见表达。
强人所难:常常用命令的方式进行沟通。
3.暴力沟通: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沟通一方的需要占主导,使一方服从另一方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等。
4.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强调尊重、理解和共情的沟通方式,它鼓励我们在交流中,以平和、理性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而不是通过批评、指责或强迫来解决问题。
二 角色扮演真知悟
三 实践练习懂运用
1.交流分享:
当使用非暴力沟通时,你有什么感受?对方给你什么回应?
在练习非暴力沟通时,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挑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2.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注意事项
① 觉察自己的情绪;
② 关注感受和需求;
③ 用“我”语言表达;
④ 懂得倾听他人;
⑤ 尊重与同理心;
⑥ 提出具体请求。
四 学以致用表达诉求
1.高一下学期重新分班,一些学生对某学科老师的讲课方式、内容、风格等不太适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上课的时候,个别同学会翻白眼,有些学生故意打哈欠,几个学生不时盯着手表,还有一些学生做着自己的事情。周末放假回家,这些学生与父母大倒苦水,“XX老师讲课依托答辩”、“XX老师讲课一言难尽”、“XX老师的讲课方式真的让人难以适应”、“XX老师与我之前老师相比简直弱爆了”、“听说他之前的学生就很讨厌他”、“我不得不在他的课上睡觉”……听到这些信息后,家长微信群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波。一些勇敢的学生匿名对该老师提出自己的诉求“……我们希望老师上课能够讲得好一些、生动有趣一些,这样我们会更加喜欢您的课堂……”,该老师回复到“……我不需要你们这群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因沟通不当,家长、学生与该任课老师产生了一些冲突,勉强度过一学期后,该班本学科成绩非常不理想。
请指出上述案例沟通过程中隐含的暴力沟通,如果你是其中一名“不能接受XX老师”的学生,在学习了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的沟通模式后,你会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
2.在活动清单上,用简要的文字写一件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人际冲突事件。用非暴力沟通的基本格式来进行表达,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限时5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