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下科学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溶液组成部分分析计算 2溶解度的理解,影响因素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与浓溶液的定性分析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重点 1.溶液组成部分分析计算 2溶解度的理解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 1.溶解度的理解及影响因素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与浓溶液的定性分析课程难度 简单知识归纳一、物质的溶解性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一)溶解性(1)物质溶解的能力: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③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温馨提示】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也有关,搅拌能加快溶解但不能改变溶解性,气体溶解性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也有关(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实验表明: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氧化钙),熟石灰(氢氧化钙)等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只要是某某铵,都符合);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定义(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判断的关键是看该溶液还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若不能继续溶解,则这种溶液是饱和的,若能继续溶解,则这种溶液是不饱和的。具体的判断方法: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同种溶质,看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说明该溶液饱和,反之,该溶液不饱和。(四)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相对概念。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五)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区别与联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 含义不同 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的量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限度 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不同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多少温度影响 受温度影响, 必须指明温度 与温度无关联系 ①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③对于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三、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一般用S来表示溶解度。(2)溶解度“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若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100克溶剂。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溶剂必须等量。此处100克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温度一定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③状态:达到饱和。只有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100克)达到饱和时(溶解最大限度,溶质的量才是个确定的值, 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个确定的量。④单位: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解的溶质的质量。(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4)气体溶解度①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下,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体积。例如:压强为101 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②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a.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b.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减小(或增大),随压强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四、溶解度曲线(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氢氧化钙。五、溶液的配制(一)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①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了的溶质质量,没有溶解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例如20 ℃时,氯化钠在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则20克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只能是18克,而不是20克。②溶液的质量是指该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③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上、下质量单位应统一。④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最后结果是百分数或小数。⑤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浓度也就越大。(三)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保存(以配制50克10%氯化钠溶液为例)。(1)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需氯化钠5克,需水45克。(2 )称量和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4)装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误差分析:(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称量时使用游码),使药品称量质量偏小。②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③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④固体药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等。⑤称量好的固体药品向烧杯内转移时,一部分不小心撒在烧杯外面 了。(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右,导致药品称量偏多。②砝码已生锈。③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六、溶液、溶质、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七、溶液的稀释、浓缩①稀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②浓缩: A增加溶质B蒸发溶剂C两者混合二.课堂练习1.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及影响因素例1.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分析】根据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温度高、颗粒小,则溶解的快,据此解答。【解答】解:A、对比实验①和②,只有温度不同,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正确;B、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温度以及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C、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温度以及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D、对比实验①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和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故选:A。变式训练1.已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比甲溶液小【分析】甲溶液为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即温度升高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会析出固体氢氧化钙;氧化钙遇水放出大量热,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向溶液中投入氧化钙粉末,溶液中溶剂减少,溶液温度升高.【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0℃的溶解度,且均为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小,说法错误;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仍为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同温下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说法错误;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部分溶剂,使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导致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减小,说法正确。故选:D。2.溶液配置过程基础计算例1.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6%的食盐水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到位的是( )A.每100g水中含食盐16gB.每100g溶液中含食盐16gC.溶液质量为100gD.溶液中含食盐16g【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每100g溶液中(而不是100g水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则每100g溶液中含氯化钠16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不是指溶液的质量为100g,故该选项错误;D、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16份质量的氯化钠,而不是溶液中含食盐16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1.下列各组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等于10%的是( )A.0.5g食盐溶解在4.5g水中B.0.05Kg食盐溶解在0.45Kg水中C.0.01Kg食盐溶解在100mL水中D.10Kg食盐溶解在90Kg水中【分析】据溶质的 质量分数=×100%,并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0.5g食盐溶解在4.5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不符合题意;B、0.05Kg食盐溶解在0.45K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不符合题意;C、0.01Kg食盐溶解在100mL水中,0.01Kg=10g,100mL水相当于100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符合题意;D、10Kg食盐溶解在90K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训练2.将5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 B.10% C.5% D.1%【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析计算公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计算.【解答】解:稀释后200g溶液中溶质质量=50g×20%=10g则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故选:C。变式训练3.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B.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分析】本题应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物质的溶解性等多方面考虑。A、生石灰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B、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C、氯化钾溶解于水根据数据计算可确定;D、碳酸钙不溶于水;【解答】解:A、生石灰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故A错误;B、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故B错误;C、氯化钾能溶解于水,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5g÷(5g+95g)=5%,故C正确D、碳酸钙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故D错误;故选:C。变式训练4.医院的生理盐水注射液瓶子上商标如图所示,请回答: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多少克?含水多少克?【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来分析解答。【解答】解: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0.9%=4.5g含水的质量为:500g﹣4.5g=495.5g答: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4.5克,含水495.5克。变式训练5.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后,烧杯A内会残留约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内仍残留约1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分析】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先算出第1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再算出第2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再算出第3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然后和0.1%进行比较即可。【解答】假设液体密度为1g/ml第1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1g×=0.05g,占5%第2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1g×=0.0025,占0.25%第3次清洗倾倒后残留NaOH质量:1g×=0.000125g,占0.0125%而1﹣99.9%=0.1%。故选:B。3.饱和溶液,不饱和液,稀溶液,浓溶液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稍难)及饱和溶液的基础计算1.浓溶液与稀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例1.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液。下列关于滤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B.它是熟石灰的浓溶液C.将滤液加热,加热后的滤液为不饱和溶液D.它是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分析】根据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结合饱和溶液和浓稀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液,滤液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溶解的质量很少,滤液是熟石灰的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滤液加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加热后的滤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A选项的解析,滤液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例2.为探究一标签破损的氯化钠溶液浓度,某同学取出部分溶液在恒温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不饱和溶液B.第三次析出固体的值X=4C.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D.③和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4g固体来分析解答;B、根据烧杯③是饱和溶液,则蒸发10g水,会析出4g固体来分析解答;C、根据烧杯②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4g固体,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D、根据、③和④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①蒸发10g水,析出2g固体,②蒸发10g水,析出4g固体,说明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4g固体,则①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烧杯③是饱和溶液,则蒸发10g水,会析出4g固体,则第三次析出固体的值X=4,故B正确;C、烧杯②中析出固体,烧杯②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4g固体,则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故C错误;D、③和④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正确;故答案为:C。变式训练1.如图为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已知该固体析出时不带结晶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丙、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D.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固体(4.5g﹣1.5g)=3g来分析解答;B、根据丙、丁中的溶液均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来分析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g固体,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D、根据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g固体,再结合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乙中的溶液蒸发10g水,析出固体1.5g,再蒸发10g水后,又析出固体(4.5g﹣1.5g)=3g,由此说明,乙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丙、丁中的溶液均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丙、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由上面分析可知,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g固体,则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3.1%,故C错误;D、由上面分析可知,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g固体,则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30g,故D正确;故选:C。变式训练2.20℃和60℃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如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分析】根据题意,20℃和60℃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则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4g,2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6.8g,6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9.1g,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0℃KCl的溶解度为34.0g,则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4g,则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20℃KCl的溶解度为34.0g,则2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6.8g,则5.0g氯化钾能全部溶解,②中溶液的质量为5.0g+20.0g=25.0g,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图示可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故选项说法正确。D、①是20℃KCl的饱和溶液,②是20℃KCl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②、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均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变式训练3.将一定质量的饱和食盐水加热,当溶液中有白色的晶体析出后,停止加热,并恢复到室温.下列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A. B.C. D.【分析】根据氯化钠溶液蒸发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B、蒸发则溶剂质量会减小,正确;C、蒸发水分,溶质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小,正确;D、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错误;故选:D。变式训练4.已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比甲溶液小【分析】甲溶液为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即温度升高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会析出固体氢氧化钙;氧化钙遇水放出大量热,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向溶液中投入氧化钙粉末,溶液中溶剂减少,溶液温度升高.【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0℃的溶解度,且均为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小,说法错误;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仍为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同温下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说法错误;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部分溶剂,使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导致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减小,说法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5.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以下哪幅图表示的是( )A. B.C. D.【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与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来考虑本题.【解答】解:根据将m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可知在没蒸发水分前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能为零,故B错误;一开始蒸发水分时,溶质不变,溶剂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但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水就会析出晶体,这时溶质质量分数就与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有关,因为是恒温,所以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D错误,A正确。故选:A。变式训练6.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钾大B.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9%C.T1℃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6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10g冷却至10℃,析出硝酸钾晶体89.1g【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这两种物质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A正确;B、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9g,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17.3%,故B错误;C、T1℃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21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0g,溶剂的质量为100g,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所以60℃时,将21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10g﹣20.9g=89.1g,故D正确。故选:B。三.课后作业1.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氯化钠时有如下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8.5 g;水的体积为 91.5 mL(水的密度为:1g/cm3);(2)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氯化钠固体后倒入烧杯,那么称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 右 盘(填“左”或“右”)(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 玻璃棒 搅拌.(4)若想得到质量分数为4.25%的氯化钠溶液,那么需加水 100 g.【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玻璃棒搅拌.(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8.5%=8.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100g﹣8.5g=91.5g,体积为91.5g÷1g/cm3=91.5mL;故填:8.5;91.5;(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因此称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右盘;故填:右;(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玻璃棒搅拌,故填:玻璃棒;(4)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8.5%=(100g+x)×4.25%,解得x=100g故填:100.2.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2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配制12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0kg×16%=19.2kg,需要水的质量为:120kg﹣19.2kg=100.8kg。答:氯化钠的质量为19.2kg;水的质量为100.8kg。故答案为:氯化钠的质量为19.2kg;水的质量为100.8kg。3.有100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 12.5 g;(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 50 g;(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 200 g.【分析】(1)根据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继续加入食盐的质量的和等于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来列式解答;(2)根据溶液在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列等式解答;(3)根据两份溶液在混合时溶质的质量之和等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来解答.【解答】解:(1)设继续加入的食盐的质量为x,则100g×10%+x=(100g+x)×20%解得x=12.5g(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100g×10%=(100g﹣y)×20%解得y=50g(3)设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为z,则10%的溶液中的溶质与25%的溶液中的溶质之和等于20%溶液中的溶质,100g×10%+z×25%=(100g+z)×20%解得z=200g故答案为:(1)12.5;(2)50;(3)200.4.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湿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 0 20 40 60 80 100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1)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加入硝酸钾等 。(3)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8g 。【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则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9.0%。答: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故答案为:加入硝酸钾等。(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8g+50g=68g。故答案为:68g。5.2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克。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再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甲→乙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析】根据2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克,则20℃时,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最多只能溶解15.8克硝酸钾,再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溶液乙;再加入10克水,得到溶液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克,则20℃时,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最多只能溶解15.8克硝酸钾,则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20℃时,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最多只能溶解15.8克硝酸钾,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克﹣15.8克=4.2克;而再加入20克水,最多能溶解硝酸钾31.6克×=6.32克,则乙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乙过程中,溶液由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6.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是20℃的饱和溶液B.乙溶液中的溶质为20gC.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分析】根据题意,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硝酸钾固体有剩余,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剩余的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10克水,得到丙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硝酸钾固体有剩余,则甲溶液是20℃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剩余的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则乙溶液中的溶质为20g,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丙,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50g水,分别加入质量不等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后,甲、乙烧杯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甲中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C.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乙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有固体剩余的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剩余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解答】解: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50g水,分别加入质量不等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则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C。8.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溶液肯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C.①→②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析】根据题意,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①→②,溶剂质量减少,没有晶体析出,说明①溶液肯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①→②没有晶体析出,②→③,有晶体析出,③→④,析出更多的晶体,则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故选项说法正确。C、①→②,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④烧杯中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现需配制100g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计算:称量硝酸钾5g、量取水100mLB.称量:托盘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硝酸钾C.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D.装瓶:有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分析】A、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合95mL),故选项说法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托盘天平左盘放硝酸钾,右盘放砝码,故选项说法错误。C、搅拌不能改变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不能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有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0.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如图所示为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16克的氯化钠B.配制溶液的一般过程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配制、装瓶C.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左偏,应向右移游码D.假如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故选项说法正确。B、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左偏,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故选项说法错误。D、假如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1.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蒸发B.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D.②是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钾【分析】A、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①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③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题意,②中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操作I不一定是蒸发溶剂,也可能是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①与②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①与②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如果操作I采用的是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则①②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②与③均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则①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题意,②中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2.小科在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KNO3的溶解度:20℃时为31.6g,50℃时为85.5g),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5.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饱和溶液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分析】根据题意,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为85.5g,结合饱和溶液的特征、结晶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保持温度不变,④中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20g+30g+30g=80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在④中加入5.5g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②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为20℃时的饱和溶液;③中加热至50℃时,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50g;⑤为20℃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为31.6g;则②⑤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③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②⑤中大,则故选项说法错误。C、①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20g,为不饱和溶液;③中为50℃时的不饱和溶液,④为50℃时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④→⑤可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20g+30g+30g﹣31.6g=48.4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下科学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溶液组成部分分析计算 2溶解度的理解,影响因素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与浓溶液的定性分析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重点 1.溶液组成部分分析计算 2溶解度的理解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 1.溶解度的理解及影响因素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与浓溶液的定性分析课程难度 简单知识归纳一、物质的溶解性溶液是由 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一)溶解性(1)物质溶解的能力: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③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温馨提示】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也有关,搅拌能加快溶解但不能改变溶解性,气体溶解性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也有关(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实验表明:有的物质溶解时,会 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氧化钙),熟石灰(氢氧化钙)等有的物质溶解时,会 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只要是某某铵,都符合);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定义(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 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判断的关键是看该溶液还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若不能继续溶解,则这种溶液是饱和的,若能继续溶解,则这种溶液是不饱和的。具体的判断方法: 。(四)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相对概念。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五)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区别与联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 含义不同 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的量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限度 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不同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多少温度影响 受温度影响, 必须指明温度 与温度无关联系 ①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③对于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三、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一般用S来表示溶解度。(2)溶解度“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若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100克溶剂。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溶剂必须等量。此处100克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温度一定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③状态:达到饱和。只有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100克)达到饱和时(溶解最大限度,溶质的量才是个确定的值, 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个确定的量。④单位: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解的溶质的质量。(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4)气体溶解度①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下,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体积。例如:压强为101 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②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a.内因: 。b.外因: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减小(或增大),随压强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四、溶解度曲线(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氢氧化钙。五、溶液的配制(一)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①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了的溶质质量,没有溶解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例如20 ℃时,氯化钠在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则20克氯化钠放入50克水中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只能是18克,而不是20克。②溶液的质量是指该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③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上、下质量单位应统一。④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最后结果是百分数或小数。⑤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浓度也就越大。(三)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实验步骤: (以配制50克10%氯化钠溶液为例)。(1)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需氯化钠5克,需水45克。(2 )称量和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4)装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误差分析:(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称量时使用游码),使药品称量质量偏小。②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③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④固体药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等。⑤称量好的固体药品向烧杯内转移时,一部分不小心撒在烧杯外面 了。(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右,导致药品称量偏多。②砝码已生锈。③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六、溶液、溶质、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七、溶液的稀释、浓缩①稀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②浓缩: A增加溶质B蒸发溶剂C两者混合二.课堂练习1.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及影响因素例1.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变式训练1.已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比甲溶液小2.溶液配置过程基础计算例1.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6%的食盐水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到位的是( )A.每100g水中含食盐16gB.每100g溶液中含食盐16gC.溶液质量为100gD.溶液中含食盐16g变式训练1.下列各组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等于10%的是( )A.0.5g食盐溶解在4.5g水中B.0.05Kg食盐溶解在0.45Kg水中C.0.01Kg食盐溶解在100mL水中D.10Kg食盐溶解在90Kg水中变式训练2.将5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 B.10% C.5% D.1%变式训练3.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B.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变式训练4.医院的生理盐水注射液瓶子上商标如图所示,请回答: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多少克?含水多少克?变式训练5.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后,烧杯A内会残留约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内仍残留约1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3.饱和溶液,不饱和液,稀溶液,浓溶液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稍难)及饱和溶液的基础计算1.浓溶液与稀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例1.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液。下列关于滤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B.它是熟石灰的浓溶液C.将滤液加热,加热后的滤液为不饱和溶液D.它是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例2.为探究一标签破损的氯化钠溶液浓度,某同学取出部分溶液在恒温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不饱和溶液B.第三次析出固体的值X=4C.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D.③和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变式训练1.如图为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已知该固体析出时不带结晶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丙、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D.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变式训练2.20℃和60℃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如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变式训练3.将一定质量的饱和食盐水加热,当溶液中有白色的晶体析出后,停止加热,并恢复到室温.下列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A. B.C. D.变式训练4.已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比甲溶液小变式训练5.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以下哪幅图表示的是( )A. B.C. D.变式训练6.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钾大B.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9%C.T1℃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6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10g冷却至10℃,析出硝酸钾晶体89.1g1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10g﹣20.9g=89.1g,故D正确。三.课后作业1.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氯化钠时有如下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g/cm3);(2)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氯化钠固体后倒入烧杯,那么称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 盘(填“左”或“右”)(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 搅拌.(4)若想得到质量分数为4.25%的氯化钠溶液,那么需加水 g.2.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2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3.有100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 g;(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 g;(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 g.4.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湿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 0 20 40 60 80 100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1)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5.2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克。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再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甲→乙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6.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是20℃的饱和溶液B.乙溶液中的溶质为20gC.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7.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50g水,分别加入质量不等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后,甲、乙烧杯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甲中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C.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乙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8.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溶液肯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C.①→②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9.现需配制100g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计算:称量硝酸钾5g、量取水100mLB.称量:托盘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硝酸钾C.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D.装瓶:有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10.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如图所示为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16克的氯化钠B.配制溶液的一般过程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配制、装瓶C.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左偏,应向右移游码D.假如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11.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蒸发B.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D.②是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钾12.小科在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KNO3的溶解度:20℃时为31.6g,50℃时为85.5g),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5.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饱和溶液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一课时学案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一课时学案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