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你被“网住”了吗?(班会设计方案)一、班会背景1、国家及社会层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激发了更多学校尝试“互联网+教育”的热情,网络学习将逐渐成为常态。2、初中生层面:与父母及成人一样,同学们使用网络进行交往和娱乐的较多,不少同学难以抵抗网络诱惑,沉迷网络,甚至浏览不良信息难以自拔。真正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同学不多,且层次较低。3、班级学生层面:本班学生处在初二年级分化期,部分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较长,不能自我节制,有沉迷网络的迹象,学生成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二、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知晓“网络是把双刃剑”,明白科学使用网络助力成长的积极作用和沉迷网络的危害,理解开展网络教育的目的。2、情感目标:具备审视自己是否健康使用网络的意识,具有为自己成长而改变不良网络行为的态度。3、行为目标:愿意自我觉察存在不良网络行为,乐于改善不良网络习惯,能增强自控力,合理进行网络学习,不沉迷网络。三、班会思路本次班会是初二年级网络教育系列班会的第一节,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和反思,引导同学们觉察自己网络行为的合理性,明确具有强大成长动力,才会增强网络生活的自控力。环节一:网络生活小调查。班主任直接提出 “你认为网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初步思考。通过课堂小调查,初步了解本班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为后续环节实施提供依据。环节二:画图形的启发。通过“画图形”体验活动,引发合理支配课余时间、正确认识“网络与学习”关系的的思考,引出话题。环节三:报名中考训练营。创设了报名参加“中考训练营”的模拟情境,在不断删减条件过程中,同学们选择是否继续参加。选择的过程中,同学们会体验到内心不断产生的矛盾冲突,会觉察自己对网络的依赖性,会反思自己成长(学习)动机和自制力。环节四:别被“网”住了。班主任澄清与小结提升,寄语同学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凡事过犹不及,一定要把握好“度”。只有自己具有强大成长动力,才会抵御网络诱惑,增强自控力。引导同学们理解和实施真正的网络学习。四、班会准备1.教师准备:拟定课堂小调查题目,制作班会课件。2.学生准备:思考网络学习的经验和体会。3.物品准备:长方形纸片若干张。五、班会流程环节一:网络生活小调查1.班主任提问:同学们都使用网络吗?你认为网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回答。(设计意图:直接抛出问题,引发学生初步思考。多数学生认为网络的负面影响极大,有附和老师之嫌。班主任可适时引出“合理使用网络”的观点,也鼓励同学们说真话,有利于班会的真实有效。)2.课堂小调查问题一:你每天的上网时长是多少?A.0.5小时以内 B.1小时左右 C.1-2小时 D.2小时以上问题二:你常常使用网络做什么?(可多选)A.聊天 B.看小说 C.看视频D.看微信 D.打游戏 E.搜索学习资源(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反映出,有的学生将课余4小时左右时间的一半以上都花在了网络上,主要用于休闲。班主任在初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同时,也向全体同学呈现了现实情况,引发进一步思考。另外,采取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即可,直观也便于统计)班主任引导:同学们每天的上网时间较长,且上网主要用于非学习的用途,我们能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呢?环节二:画图形的启发1.体验活动“画图形”: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可支配的课余时间”在上面画出一个代表“学习时间”的正方形、一个代表“上网时间”的三角形,用画出图形的大小和关系来反映你的观点。班主任:刚才的活动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画法及结构,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并且说明自己的观点,你从中又有哪些启发?(设计意图:不少同学画出的正方形和三角形都是独立的,表达出学习与网络不相关。有的在正方形中画出了三角形,表达出网络只用于学习等观点。有的画出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图形都较小,结合学生个体也反映出有价值的信息)2.分享与交流:结合“画图形”活动,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话题一:你对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有什么好建议?讨论话题二:你使用过哪些好的学习网络平台,有哪些帮助?讨论话题三:使用网络学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小组代表分享,班主任及时追问和澄清。(设计意图:围绕三个话题讨论和集体分享,学生自主分析出网络的利与弊,客观呈现出科学的网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及时追问,可以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和做法;班主任及时澄清,可以斧正学生认识)环节三:报名中考训练营1.体验活动:现场模拟“中考训练营”报名活动班主任:(要演绎成真实的活动)为了大幅度提高同学们学习成绩,争取考入理想高中,学校决定举办一期“冲刺中考训练营”。免费!时间是寒假(含春节),春节期间不能回家。聘请的都是本市中考各学科出卷名师。参加中考训练营后,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训练营有你需要的所有生活用品、学习书籍,不需再带。同学们自愿报名,不报名的同学不会受到任何批评。(提示: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询问,与后续活动相关的问题暂不回答)步骤一:请不报名的同学起立,然后用一句话说明原因(提示:每名同学用一句话说明原因,突出关键词。不报名的理由多为过年、回老家、陪家人、旅游、已报培训。班主任可以请有类似理由但报名的同学说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尊重学生意愿、不强迫,但在想法的“交锋”中,可以自然呈现出,有的同学是没有学习目标和缺乏学习动力的)步骤二:请迫于父母压力而报名的同学起立(提示:许多孩子的学习行为来自父母的强迫,自身是没有学习动力的。请已起立的同学,作为观察员,不再参加后续活动)(设计意图:进一步促进学生觉察自我学习动机)步骤三:参加的同学可自带5件物品,请写在纸上(提示:请几名同学说明带这些物品的原因,尤其是带手机或电脑的原因,班主任不指责。绝大多数同学会带手机、电脑、充电器等)(设计意图:归纳所带物品的共性特点,呈现出网络已是生活必备)步骤四:如果将你所带5件物品删去一件,你会删去哪一件?(提示:请几名同学分享所删去这件物品的想法。大多数同学会删去零食、课外书、运动器具等,但不会删去手机和电脑)(设计意图:在物品的取舍中,进一步呈现出学生对网络的依恋)步骤五:请在你所剩下的4件物品中再删去一件,你会删去哪一件?(提示:请几名同学分享所删去这件物品的想法)(设计意图:对物品的再次取舍中,学生对网络的依恋更加显现)步骤六:请你在剩下的3件物品中再删去一件,而且必须删去手机或电脑。你是否还愿意参加?(提示:分别从不愿意参加和仍然愿意参加的学生中各邀请几名同学分享个人想法,班主任可以适当追问。有的学生会保留手机或电脑其中的一件)(设计意图:能上网的电脑和手机将被舍弃其一,学生内心冲突开始加剧)步骤七:在剩下的2件物品中再删去一件,而且必须删去手机或电脑。你是否还愿意参加?(提示:这个步骤是重点。因为,手机和电脑一件都不可以带,同学们的反响会比较大。让不再参加和坚持参加的同学表明观点,相同的观点不赘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体对于网络的依赖状态、学习动力和目标都会较清楚的呈现。班主任可以适当追问)(设计意图:选择舍弃电脑和手机,就意味着断网。同学们的选择最能说明问题)步骤八:“中考训练营”有电脑教室,允许每天上网1小时,只能浏览到相关的学习网站。前面已决定不参加的同学,你是否还愿意参加?(提示:提供每天1小时网络学习时间,是解决部分同学需要;也是考察网络学习动机的真实性;也是引导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设计意图:为真正使用网络学习的同学提供机会)2.学生分享(提示:不断退出的同学作为观察员,请他们分享观察感受。有的同学会“绕弯子”,避而不谈自己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以及自身学习方面问题。有的同学会直击自己问题所在。班主任及时归纳并板书关键词,引导同学们感悟反思)环节四:别被“网”住了班主任总结:刚才的“中考训练营”报名活动,是一个模拟活动。但是在一次次物品删减、是否继续报名的抉择中,你的内心在一次次斗争,是网络与学业成长在斗争,是网络吸引力与个人自控力在斗争。经过整个过程,你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只有坚定了对“诗和远方”的迫切向往,才不会停下脚步,被旅途中的诱惑所羁绊,虽然也要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但不会耽搁对最终美好远景的追求。网络与学习也大致如此,只有成长目标足够坚定,只有学习动力足够强大,才会适时放下或舍下手机和电脑。科学和健康地使用网络学习和休闲,能助力成长!(设计意图:这是班主任进行价值澄清的过程,也是解决班会中呈现出的同学们思想困惑,进一步引发学生自我觉察的过程)六、班会反思本次班会主要内容不是针对网络利与弊的探讨,而是通过体验活动和交流分享,审视自我健康使用网络的情况,自我觉察放不下手机和电脑的原因,对自己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进行反思。课堂小调查和裁纸片活动起到暖场和铺垫作用,实施不能拖沓。“报名中考训练营”体验活动是本次班会重点,一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这是真实的活动,让学生们的抉择是“发自内心”的;二是要舍得花时间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真实的想法,进而呈现出背后的问题;三是要班主任把握好引导尺度,少直接评论,避免学生“关闭心门”说假话,多让学生观点交锋,澄清背后的原因是关键;四是要在总结部分旗帜鲜明地澄清自己的观点,不偏颇。本次班会是网络教育系列班会的第一节,着重在思想认识层面有反思和提升。课后,还需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予以践行和巩固,还需与家庭教育相配合,方才有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