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职场的基本规则和法律保障,掌握立足职场的两大法宝——法律与合同。学生能够分析职场中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措施。学生能够明确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理解合同订立的原则和约束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法律维权的意识,认同宪法及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引导学生树立公共参与意识,积极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内容、订立原则及约束力。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合同订立的原则。提升学生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职场情境的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引出职场中的法律问题。2. 职场认知与法律保障:阐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介绍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分析宪法及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强调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性。3. 法宝一:法律讲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就业、禁止歧视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 法宝二:合同阐述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和订立原则。分析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违反合同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7.1 立足职场有法宝一、法律守护劳动者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1)宪法规定与国家职能①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2)劳动法与劳动者①劳动法作用 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意义 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②劳动者含义 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要求 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劳动法基本原则(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①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②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2)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①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②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3)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①表现: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二、劳动也要签合同1.劳动合同(1)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意义: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3)内容①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②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4)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订立(1)原则原则 内涵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2)有效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①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②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③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3)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选择典型的职场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和合同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法律知识和职场技能。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实际职场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通过讲解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法律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真实的职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课堂练习与作业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一个具体的职场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法律条文:提供相关的法律条文供学生查阅和学习。案例库:建立丰富的案例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资源和案例。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在实际职场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练习1.小常是一家电子厂的员工,因为国外市场需求大,公司业务量大,每个节假日都要加班,有时加班到晚上10点多,而且公司对加班是没有报酬的,职工都很有意见。公司侵犯了小常( )①休息休假的权利②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④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财富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促进就业创业,国家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②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③要求企业增设岗位,扩大用人规模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其意义是( )①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②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③保证了公民不会失业④能够有效地避免劳动争议的产生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4.为了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先后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其意义是( )①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②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③保证了公民不会失业④让我们做个明白的劳动者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5.两年前,某公司与小王签订了一份劳动协议,协议约定小王不享受公司任何保险福利待遇和奖金,公司不用为小王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这一劳动协议( )A.属于有效合同,因为合同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B.属于无效合同,因为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C.虽存在不公,但不影响合同当事人权益的实现D.虽具有合法性,但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劳动仲裁案件裁决结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案件是企业败诉或者部分败诉。说明很多企业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加班费计算不足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实践中,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小微企业重视产品、重视销量,却忽略用“法律思维”管理企业,轻视劳动法,直到承担相关赔偿责任才后悔不已。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用人单位应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参考答案:1.A【详解】①②: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也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该公司占用休息时间且不经报酬,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故①②正确。③④:材料未体现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A。2.B【详解】①②④: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制定以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①②④正确。③:国家不能要求企业增设岗位,扩大用人规模,而且企业增设岗位,扩大用人规模会增加成本,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③错误。故本题选B。3.B【详解】③:保证了公民不会失业中的“保证”说法过于绝对,③不选。④:虽然有法律保障,但仍然无法避免劳动争议的产生,④不选。①②:我国先后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利于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①②正确。故本题选B。4.B【详解】①④:我国先后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让我们做个明白的劳动者,①④应选。②: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②不选。③:一系列法律的制定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无法保证公民不会失业,③不选。故本题选B。5.B【详解】A:该合同违反劳动法规定,属于无效合同,A说法错误。B: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据此可知,该协议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属于无效合同,B符合题意。C:该协议严重影响小王正当劳动权益的实现,C错误。D:该劳动协议违反了法律,不具有合法性,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 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维护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使劳动者维权有据。③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④发生劳动争议时,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与劳动者进行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在互谅互让的前提下达成调解协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