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话说湖泊》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一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话说湖泊》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一年级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17课时
话说湖泊
(浙摄影版)初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了解浙江湖泊的变迁,加大对浙江湖泊的了解,培养相关保护意识。
01
理解浙江湖泊的发展要求,学习相关的湖泊变迁知识,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02
通过实践学习湖泊的变迁历程,学习湿地的分类,学习如何增强对湖泊和湿地的保护。
03
通过学习湖泊变迁的过程,展示湖泊文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04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湖盆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地。湖泊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按泄水情况可分为外流湖(吞吐湖)和内陆湖;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含盐度小于1g/L)、咸水湖(含盐度为1-35g/L)和盐湖(含盐度大于35g/L)。湖水的来源是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有的则来自冰雪融水。湖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渗漏、排泄和开发利用。
湖泊
探究新知
信息源
浙江的湖泊变迁
浙江省是个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地区,这种关系集中反映在湖泊的变迁上。如果深入考察一下浙江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今天脚下的大片良田沃土,其实大多是由古代的湖泊演变而成的。而另一方面,在湖泊变良田的同时,人们又在不断地恢复老湖泊、开发新湖泊。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更是启发我们如何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
探究新知
信息源
让我们先来阅读两段材料:
在六七千年以前,由于海平面上升,浙江的海岸线退缩到了会稽山、四明山的山麓地带,省内陆地基本上只是一片丘陵山地和岛屿。
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原是海湾的一部分,三面环山,湾口南、北有吴山和宝石山两个岬角。
PS:具体内容见书P88-89。
浙江的湖泊变迁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从上面两则阅读材料中,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1)浙江省的天然湖泊在成因上大多跟什么因素有关: 。
(2)浙江的天然湖泊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3)如果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天然湖泊将会怎样演变: 。
由地质构造运动、地质断裂、地形变化等因素形成的
分布广泛、湖泊密集、集中在东部地区(杭州、湖州、 绍兴)
自然降水和蒸发、植被生长茂盛生长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从上面两则阅读材料中,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4)人类活动对湖泊的演变可以产生怎样的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 水过度利用、 水利工程影响、 湖泊温度上升、 冰盖形成较晚和融化较快等 。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导学窗
2、根据获得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思考:
1.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在浙江,湖泊更有什么特殊价值
2.如何评价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围湖造田”现象
3.怎样更好地发挥湖泊的作用
4.你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湿地有哪些 这些湿地属于哪一类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在浙江,湖泊更有什么特殊价值
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提供淡水资源:湖泊是天然的蓄水容器,为人类的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调节气候: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温,减轻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的影响。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在浙江,湖泊更有什么特殊价值
水产养殖: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航运交通:在一些地区,湖泊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促进物资运输和经济交流。
旅游休闲:美丽的湖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在浙江,湖泊更有什么特殊价值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在浙江,湖泊具有一些特殊的价值:
浙江的湖泊多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紧密相连,如杭州西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成为浙江文化的重要象征,对于传承和弘扬浙江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浙江经济发达,湖泊周边往往是商业和服务业的集中区域,湖泊景观能够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促进商业和房地产的发展。
探究新知
导学窗
(2)如何评价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围湖造田”现象
从短期来看,围湖造田能够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然而,从长远和综合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可持续且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蓄水面积,削弱了湖泊的调蓄洪水能力,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同时,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态失衡。此外,还影响了湖泊的水资源涵养功能和气候调节作用。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导学窗
(3)怎样更好地发挥湖泊的作用
加强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捕捞和侵占等行为。
生态修复:对于受损的湖泊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如恢复湿地、种植水生植物等。
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展旅游、渔业、水上运动等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导学窗
(4)你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湿地有哪些 这些湿地属于哪一类
城市湿地公园:属于人工湿地,通常是在城市中规划建设的,用于生态保护和休闲娱乐。
河流沿岸湿地:多为自然湿地,伴随河流的流淌形成,如河边的滩涂、沼泽等。
从湖泊变迁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浙江湖泊的资料(可在课前进行)。
2.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下表:
活动一:编一份“浙江湖泊”简志
湖泊名称 性质 位置 面积 主要作用
(说明:表中的“性质”指的是天然湖还是人工湖)
3.各组交流,互为补充。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下表:
活动一:编一份“浙江湖泊”简志
湖泊名称 性质 位置 面积 主要作用
南北湖 天然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北岸嘉兴市海盐县境内 45平方公里 调节区域气候、 提供生物栖息地以及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西湖 天然湖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6.3平方公里 为杭州市区及周边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协助调节钱塘江的水位,防止城市内涝。
探究新知
活动场
续表:
活动一:编一份“浙江湖泊”简志
湖泊名称 性质 位置 面积 主要作用
东钱湖 天然湖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境内 22平方公里 宜于农业精耕细作,旱涝保收,也利于航运和消暑避寒。
千岛湖 人工湖 浙江省淳安县境内(部分位于安徽歙县) 573平方公里 为周边地区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说明:表中的“性质”指的是天然湖还是人工湖)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各四人小组在自己了解的浙江湖泊中任选一个,并商讨演讲提纲。
活动二:主题演讲——我最感兴趣的湖泊
2.演讲提纲包括的内容:
(1)湖泊的概况与特点;
(2)最感兴趣的理由;
(3)自己对湖泊前景的展望和设想。
探究新知
活动场
3.课后将各组的演讲稿汇总编印成册,作为班级的一项研究成果。
活动二:主题演讲——我最感兴趣的湖泊
范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我最感兴趣的湖泊——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 1 号,是中国大陆
探究新知
活动场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西湖三面环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
西湖之美,让我心醉神迷。其美不仅在自然风光,更在浓厚的人文气息。西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迷人魅力。
活动二:主题演讲——我最感兴趣的湖泊
探究新知
活动场
对于西湖的未来,我满怀期待。在生态保护方面,希望能进一步加强水质治理,增加水生植物的种植,维护西湖生态系统的平衡。严格控制周边的开发建设,确保西湖周边的自然风貌不受破坏。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西湖将会以更加迷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永恒的人间仙境。
谢谢大家!
活动二:主题演讲——我最感兴趣的湖泊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自由合作,调查、考察家乡的一个湖泊,收集相关的资料。2.根据调查、考察结果,为家乡的湖泊编制“履历”。
活动三:为家乡的湖泊编制“履历”
探究新知
活动场
活动三:为家乡的湖泊编制“履历”
湖泊名称 西湖 坐落位置 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
面积 6.3平方公里 水深 最高7.70米 最低6.92米 性质 天然湖
形成与演变历史 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湖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为潟湖。
发挥的作用 为杭州市区及周边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协助调节钱塘江的水位,防止城市内涝。
探究新知
活动场
活动三:为家乡的湖泊编制“履历”
湖泊名称 西湖 坐落位置 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
发展前景展望 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以往想争取而难以争取的政策试点,着力解决过去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探索优化支撑共同富裕的经济结构、完善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速跃升,具备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广阔空间和充沛潜力。
续表:
探究新知
链接钮
浙江省的湖泊数量较多,但面积大多较小。
浙江省的湖泊中,天然湖泊以宁波的东钱湖为最大,人工湖泊则以淳安的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居首位。
浙江最大的天然湖泊——东钱湖
浙江最大的人工湖泊——千岛湖
PS:具体内容见书P91-92。
浙江湖泊的特点
探究新知
链接钮
杭州西湖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后来由于沙坎封闭,逐渐成为一个潟湖,今天的杭州市区在当时还是一片沼泽滩地。
浙江的三大名湖
嘉兴南湖
位于嘉兴市区南面。从成因上说,嘉兴南湖与西湖一样,也属于潟湖。
绍兴东湖
位于绍兴市区东面的龙池山下,是人工开凿而成的湖泊。
PS:具体内容见书P92-94。
探究新知
链接钮
[湿地概念]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概念与分类
[湿地分类]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滨海湿地
5.人工湿地
PS:具体内容见书P94-95。
知识拓展
湿地
知识拓展
浙江的湖泊分类:
浙江省的湖泊可以分为自然湖泊和人工湖泊两类。
自然湖泊包括了西湖、千岛湖、南湖等,这些湖泊是由自然形成的,通常由河流、地形等因素形成。
人工湖泊则是由人工修建或改造而成的湖泊,例如钱塘江水库、富春江水库等。这些湖泊通常是为了灌溉、发电、防洪等目的而建设的。
知识拓展
浙江的湖泊保护措施:
浙江省拥有众多湖泊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西湖、千岛湖、南湖等。为了保护这些湖泊资源,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湖泊保护规划: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湖泊保护规划,明确了湖泊保护的目标、重点保护区域、保护措施等内容,为湖泊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
知识拓展
浙江的湖泊保护措施:
加强水质监测:对湖泊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确保湖泊水质清洁。
加强湖泊环境整治:对湖泊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推动湖泊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方式,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提高湖泊生态功能。
知识拓展
浙江的湖泊保护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湖泊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湖泊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湖泊保护的氛围。
总的来说,浙江省在湖泊保护方面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致力于保护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课堂练习
1、分组就浙江的湖泊的发展相关材料展开讨论,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进行探讨。
政治 环境治理:浙江通过实施湖长制,加强了对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湖长制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湖泊保护中的责任,有助于推动湖泊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一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提高了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能力和公信力。
经济 水资源利用: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地,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和利用湖泊水资源,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 文化传承:浙江的湖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许多湖泊周边有着悠久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民俗风情,如杭州西湖的雷峰塔、绍兴东湖的陶社等。湖泊的发展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领略到浙江的历史文化魅力。
课堂总结
话说湖泊
1
浙江的湖泊文化
2
从浙江湖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3
了解浙江的湖泊
4
了解浙江的湿地
5
浙江湖泊和湿地的保护
板书设计
话说湖泊
1、信息源
2、导学窗
3、活动场
4、链接钮
了解湖泊文化和保护措施
学习湿地的知识和保护措施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观看相关视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浙江湖泊了解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绘制成表格进行介绍。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观看相关视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浙江湖泊了解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绘制成表格进行介绍。
39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话说湖泊》教学设计
课题 走进畲族生活区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一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浙江湖泊的变迁,加大对浙江湖泊的了解,培养相关保护意识。2、理解浙江湖泊的发展要求,学习相关的湖泊变迁知识,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3、通过实践学习湖泊的变迁历程,学习湿地的分类,学习如何增强对湖泊和湿地的保护。4、通过学习湖泊变迁的过程,展示湖泊文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教学重点 1、浙江的湖泊文化。2、从浙江湖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3、了解浙江的湖泊。
教学难点 1、了解浙江的湿地。2、浙江湖泊和湿地的保护。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4课《话说湖泊》板书课题。视频导入:《湖泊》。导语: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湖盆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地。湖泊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按泄水情况可分为外流湖(吞吐湖)和内陆湖;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含盐度小于1g/L)、咸水湖(含盐度为1-35g/L)和盐湖(含盐度大于35g/L)。湖水的来源是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有的则来自冰雪融水。湖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渗漏、排泄和开发利用。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湖泊形成的原因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一、信息源浙江省是个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地区,这种关系集中反映在湖泊的变迁上。如果深入考察一下浙江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今天脚下的大片良田沃土,其实大多是由古代的湖泊演变而成的。而另一方面,在湖泊变良田的同时,人们又在不断地恢复老湖泊、开发新湖泊。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更是启发我们如何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让我们先来阅读两段材料:在六七千年以前,由于海平面上升,浙江的海岸线退缩到了会稽山、四明山的山麓地带,省内陆地基本上只是一片丘陵山地和岛屿。后来,随着海平面下降,原来成为浅海的平原又重新露出,成为一片沼泽地,其中地形凹陷的地方便积水成为湖泊。它们数量众多,平均每20平方千米范围内就有一处较大的湖泊。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后来都逐渐淤滞成沼泽地,最后被陆续开垦成农田。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原是海湾的一部分,三面环山,湾口南、北有吴山和宝石山两个岬角。由于沿海潮流的作用,长江和钱塘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湾口沉积下来,并逐渐堆成了一条沙堤。经过长年累月的堆积,沙堤终于把海湾封闭成一个湖泊,人们管这种湖泊叫“潟(xi)湖”。自唐朝以来,西湖经过了多次疏浚,人们用挖掘出来的湖底淤泥修筑成高出湖岸数尺的湖堤,以抬高湖面。因此,当许多同类的湖泊因湖底淤滞出现沼泽化趋势或人工围垦而逐渐消失时,西湖却能一直存在到今天。二、导学窗1、1、从上面两则阅读材料中,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1)浙江省的天然湖泊在成因上大多跟什么因素有关: 由地质构造运动、地质断裂、地形变化等因素形成的。(2)浙江的天然湖泊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分布广泛、湖泊密集、集中在东部地区(杭州、湖州、 绍兴)。(3)如果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天然湖泊将会怎样演变:自然降水和蒸发、植被生长茂盛生长。(4)人类活动对湖泊的演变可以产生怎样的影响:湖泊富营养化、 水过度利用、 水利工程影响、 湖泊温度上升、 冰盖形成较晚和融化较快等。 2、根据获得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思考: 1.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在浙江,湖泊更有什么特殊价值 湖泊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提供淡水资源:湖泊是天然的蓄水容器,为人类的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调节气候: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温,减轻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的影响。水产养殖: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航运交通:在一些地区,湖泊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促进物资运输和经济交流。旅游休闲:美丽的湖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浙江,湖泊具有一些特殊的价值:浙江的湖泊多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紧密相连,如杭州西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成为浙江文化的重要象征,对于传承和弘扬浙江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经济发达,湖泊周边往往是商业和服务业的集中区域,湖泊景观能够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促进商业和房地产的发展。如何评价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围湖造田”现象 从短期来看,围湖造田能够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然而,从长远和综合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可持续且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蓄水面积,削弱了湖泊的调蓄洪水能力,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同时,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态失衡。此外,还影响了湖泊的水资源涵养功能和气候调节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湖泊的作用 加强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捕捞和侵占等行为。生态修复:对于受损的湖泊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如恢复湿地、种植水生植物等。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展旅游、渔业、水上运动等可持续的经济活动。你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湿地有哪些 这些湿地属于哪一类 城市湿地公园:属于人工湿地,通常是在城市中规划建设的,用于生态保护和休闲娱乐。河流沿岸湿地:多为自然湿地,伴随河流的流淌形成,如河边的滩涂、沼泽等。三、活动场活动一:编一份“浙江湖泊”简志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浙江湖泊的资料(可在课前进行)。2.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下表:(说明:表中的“性质”指的是天然湖还是人工湖)3.各组交流,互为补充。活动二:主题演讲——我最感兴趣的湖泊1.各四人小组在自己了解的浙江湖泊中任选一个,并商讨演讲提纲。2.演讲提纲包括的内容:(1)湖泊的概况与特点;(2)最感兴趣的理由; (3)自己对湖泊前景的展望和设想。3.课后将各组的演讲稿汇总编印成册,作为班级的一项研究成果。活动三:为家乡的湖泊编制“履历”自由合作,调查、考察家乡的一个湖泊,收集相关的资料。2.根据调查、考察结果,为家乡的湖泊编制“履历”。四、链接钮浙江湖泊的特点浙江省的湖泊数量较多,但面积大多较小。湖泊水源以河水和降雨补给为主,湖底多泥沙质。从成因上看,多数属于浅海环境下演化而成的海迹湖(潟湖),一部分属于人工湖(主要是水库)。从分布上看,天然湖泊的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人工湖则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的丘陵山区。浙江省的湖泊中,天然湖泊以宁波的东钱湖为最大,人工湖泊则以淳安的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居首位。其他比较著名的湖泊还有号称本省“三大名湖”的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和绍兴东湖。其中西湖、南湖跟东钱湖一样,都属于漓湖,而绍兴东湖则是由人工开凿而成的。浙江最大的天然湖泊——东钱湖 位于宁波市区东南,面积20余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天然淡水湖。全湖可分外湖、谷子湖、梅湖三部分。湖水由周围山地的72条溪流补给,来水丰富,水质也好。东钱湖是一个在远古时期浅海环境下逐渐演变而成的潟湖,经过历代整治湖区逐步固定,并在湖、河之间筑有7道堰坝,以便船只航行:还建有5座闸门,用于调节水位、排涝和引流灌溉。因此,东钱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人工湖泊。这正是许多与它同时形成,但规模比它更大的海迹湖今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东钱湖仍然存在,并且正在发挥着农田灌溉、淡水养殖、城市供水、航运交通等综合效益的原因所在。东钱湖区山清水秀,既有“西湖姿色”,又兼“太湖气魄”,是一处旅游胜地。因此,从旅游资源角度开发、利用、保护东钱湖,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浙江最大的人工湖泊——千岛湖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淳安县境内。库区水域辽阔,长约150千米,最宽处有10余千米,是浙江省目前最大的水库。因为库区内有1078个大小岛屿,所以又有“千岛湖”之称。千岛湖所在地区素有“锦峰秀岭、山水之乡”之称,新安江穿行在此处的山岭之间,河床坡度很大,峡谷险滩一个接着一个,水流十分湍急。古人对此曾有“一滩复一滩,一滩高一丈,三百六十丈,新安在天上”的描写,可见这里水力资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有着发展水电事业的优越条件。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安装的大型水电站一一新安江水电站就建在淳安、建德交界处的铜官峡谷内。新安江水库就是电站的配套工程。新安江水库总蓄水量为178亿立方米,建成后,险滩急流已基本消失,航运和水产养殖条件大为改善,同时具有很强的雨季蓄水防洪、旱季供水灌溉的水量调节作用,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山地人工湖泊。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使水库具有极大的旅游资源优势。现在它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一新安江一千岛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新安江水库”的本名也完全被“千岛湖这个名称所替代了。因其水质优良,新安江水库已成为杭州新的水源地。浙江的三大名湖杭州西湖西湖原是一个海湾,后来由于沙坎封闭,逐渐成为一个潟湖,今天的杭州市区在当时还是一片沼泽滩地。秦朝时在这里建立钱唐县,“钱唐湖”就成了西湖最早的名称。唐朝以后,杭州开始形成城市,因为湖在城市之西,所以开始有了“西湖”的叫法。西湖南北长3.3千米东西宽2.8千米,周长15千米,略呈圆形面积6.03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5.66平方千米。湖内以白堤、苏堤为界,按方位分成相互沟通的外西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向有“三面云山一面城”之称,自然风景优美,人工建筑瑰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湖曾一度因排入污水增多而导致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湖水透明度逐年下降、湖底日益淤滞的现象。经过综合治理,西湖现已重新达到旅游湖泊的水质量标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杭州市开始实施“旅游西进”计划,进一步扩大了西湖水域面积,并使其成为古朴与时尚相融通、自然与人文相辉映的全新游览景区。原来的杭州西山路已经重新恢复成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杨公堤,西湖水则通过堤上的桥梁涵洞向西扩展,使“小西湖变成了“大西湖”嘉兴南湖 位于嘉兴市区南面。从成因上说,嘉兴南湖与西湖一样,也属于潟湖。湖中有两个人工堆积的小岛,一称湖心岛,一称小洲。南湖面积不大,仅0.42平方千米,水深2~4米。但因位于水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河湖相连,因此极具航运、灌溉、植菱、养鱼之利,尤其是南湖特产圆角菱,远近闻名。南湖景色绮丽,小洲上建有烟雨楼,为著名的风景游览之处。南湖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之一,现建有革命纪念馆。绍兴东湖 位于绍兴市区东面的龙池山下,是人工开凿而成的湖泊。这里原是凝灰岩构成的孤山,由于其岩石质坚色美,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因此,在东汉时此处就成了采石场。至隋朝时,这里开采规模更大,有了今日东湖的雏形。清朝时,因见此地风光秀丽,便筑长堤为界,堤外为河,堤内成湖,并铺桥设亭,植柳种桃,使其成了一处风景地。东湖东西长、南北宽各1千米,深10余米,湖水清澈。南边的龙池山经过千百年开凿已成悬崖峭壁,使东湖奇潭、深渊、湖洞相连,成为山奇水秀的游览胜地。湿地概念与分类湿地概念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特征如下: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湿地分类]1.沼泽湿地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的泥炭沼泽。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区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的沼泽,植被盖度≥30%。森林沼泽:有明显主干,高于6米,郁闭度≥ 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泽。内陆盐沼: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沼。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水含盐量达0.6%以上,植被盖度≥ 30%。地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2.湖泊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海岸带范围以外的淡水湖泊。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洪泛平原湖。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的咸水湖3.河流湿地永久性河流:仅包括河床,同时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公顷的水库(塘)。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河水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4.滨海湿地浅海水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永久水域,植被盖度<30%,包括海湾海峡。潮下水生层: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盖度≥ 30%括海草层海洋草地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包括珊瑚岛及其有珊瑚生长的海域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质75%以上是岩石,盖度<30%的植被覆盖的硬质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岛屿、海岩峭壁。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植被盖度<30%,底质以沙、砾石为主。潮间淤泥海滩:植被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潮间盐水沼泽:植被盖度≥ 30%的盐沼。红树林沼泽以红树植物群落为主的潮间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咸水湖泊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淡水湖泊。河口水域:从近口段的潮区界(潮差为零)至口外海滨段的淡水舌锋缘之间的永久性水城。三角洲湿地: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育而成的低冲积平原5.人工湿地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公顷。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水稻田。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盐田:晒盐地、采盐场等。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公顷的储水区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废水处理场所:污水厂、处理池、氧化池等运河、排水渠:输水渠系地下输水系统:人工管护的岩溶洞穴水系等五、知识拓展1、观看视频《湿地》。2、浙江的湖泊分类:浙江省的湖泊可以分为自然湖泊和人工湖泊两类。 自然湖泊包括了西湖、千岛湖、南湖等,这些湖泊是由自然形成的,通常由河流、地形等因素形成。人工湖泊则是由人工修建或改造而成的湖泊,例如钱塘江水库、富春江水库等。这些湖泊通常是为了灌溉、发电、防洪等目的而建设的。3、浙江的湖泊保护措施:浙江省拥有众多湖泊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西湖、千岛湖、南湖等。为了保护这些湖泊资源,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湖泊保护规划: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湖泊保护规划,明确了湖泊保护的目标、重点保护区域、保护措施等内容,为湖泊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 加强水质监测:对湖泊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确保湖泊水质清洁。 加强湖泊环境整治:对湖泊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推动湖泊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方式,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提高湖泊生态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湖泊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湖泊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湖泊保护的氛围。 总的来说,浙江省在湖泊保护方面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致力于保护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了解浙江的湖泊的发展变化从浙江湖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分组进行浙江少湖泊变化形成的原因参加相关湖泊的文化活动了解浙江湖泊的特点进行知识拓展 初步思考课堂任务,培养拓展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拓展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1、分组就浙江的湖泊的发展相关材料展开讨论,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进行探讨。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话说湖泊1、浙江的湖泊文化。2、从浙江湖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3、了解浙江的湖泊。4、了解浙江的湿地。5、浙江湖泊和湿地的保护。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观看相关视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浙江湖泊了解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绘制成表格进行介绍。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