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二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二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教学设计
课题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二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大禹治水和钱镠射潮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和主要人物。掌握这两个故事所涉及的地理知识。2、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认识到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其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4、理解大禹治水和钱镠射潮这两个故事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传承中华民族勇于抗争、坚韧不拔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浙江有关水的传说关于大禹和那场洪水的传说。钱镠与吴越国。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教学难点 1、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2、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3课《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板书课题。视频导入:《大禹治水》。导语:杭州与水的缘分,与生俱来。杭州引以为豪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都与水息息相关;钱江观潮、楼塔细十番等一个个水乡非遗,承载着先人的治水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水利事业的壮歌。从苏轼浚西湖、良渚先人筑水坝,从战天斗地的萧山围垦到砸锅卖铁修海塘,从肩挑背扛建设新安江水库到三年打造新南堡,形成了“弄潮儿”精神、围垦精神、南堡精神等强大的水利精神谱系,述说着杭州生动丰富的水文化故事。这些弥足珍贵的水文化遗产,见证着杭州发展的印记,承载着“水城”的记忆,欲探究其中的故事,请品读《诗画杭州》。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如何了解浙江与水的缘分。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信息源浙江有关水的传说(1)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上古时代,洪水逆行、泛滥,浙江会稽山以北的平原地区成了一片汪洋。(2)关于钱镠射潮的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属于吴越国。当时,有人告诉钱王,海塘难修,是因为钱塘江潮神作怪。当弓箭手在江边聚齐后,钱王又奋笔写了两句话:“为报潮神并水,钱塘且借与钱城。”PS:详细内容见书P80-81。导学窗从上述传说中,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 (1)“大禹治水”传说中的洪水灾害与浙江远古时代的哪次灾害比较相似 和五代十国时期的钱镠射潮的那次灾害相似。(2)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具有的治水思想是什么 我国古代人民具有的治水思想:保护自然、顺应自然、重视生态系统、将治水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3)钱塘江潮头最大的日期是哪一天 农历八月十八潮神生日这一天。(4)吴越国时期对浙江水利建设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主要贡献有:整治太湖流域水系、修筑钱塘捍海塘、保障居民用水安全。(5)“大禹治水”反映出来的古代浙江人民崇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精神品质: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勇于担当、艰苦奋斗。(6)“钱镠射潮”反映出来的古代浙江人民崇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精神品质:勇于挑战、坚持不懈、责任担当、凝聚民心。根据获得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在浙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需要把兴修水利、消除水害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因为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暴雨频繁,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损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用水需求;为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可以反映出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重点是什么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反映出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重点在于治理水患,尤其是与海潮相关的水患;大禹治水主要针对的是内陆的江河泛滥,而钱镠射潮则聚焦于抵御海潮的侵袭。这显示出浙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致力于解决内陆江河洪水带来的灾害,另一方面也着重应对沿海地区海潮冲击造成的威胁。三、活动场活动一:摆一个治水“擂台”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组收集浙江历史上重要水利工程的资料。水利工程名称地理位置建设时间主要功能工程特点绍兴鉴湖绍兴市东汉永和五年灌溉、防洪湖堤长,可灌溉面积大宁波它山堰海曙区唐太和七年阻咸、蓄淡砌石重力坝湖州溇港湖州市春秋时期排水、灌溉独特的溇港和塘浦圩田系统活动二: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自愿组合成调查小组,调查当地的一项水利建设工程(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 浙江现代水利建设工程——新安江水电站(1)资料收集员:负责在图书馆、网络上收集新安江水电站的相关历史资料、技术参数、建设背景等信息。(2)数据分析员: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其特点、作用和影响。(3)报告撰写员: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清晰阐述新安江水电站的各方面情况。2. 根据调查资料,写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 新安江水电站于 1956 年获批列入“一五”计划。1957 年动工,建设中遭遇诸多困难。1959 年拦坝蓄水,1960 年部分机组发电,1965 年工程竣工。它是当时国内第一座百米以上高坝,形成了千岛湖,为华东地区电力供应等作出重要贡献。3.汇总各组的材料,并进行分类、排序,最后形成一本反映当地水利建设历史的小册子,作为全班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四、链接钮关于大禹和那场洪水的传说关于大禹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关于“大禹治水”传说中的那场洪水传统的说法一直把这场洪水解释为黄河泛滥,而顾颉刚先生则认为是钱塘江泛滥。(1)在中国早期的一本古书《孟子》中,介绍了这场洪水的两个特点。(2)《孟子》在说到这场洪水时,还用了“水逆行”的说法。(3)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十分强调的一点是:治水大功告成的地点在会稽山,即平原开始露出水面。钱镠与吴越国唐朝末年,中国出现了地方割据的混乱局面,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浙江,是吴越国的领土。由于钱镠治国以大力兴修水利为纲,再加上采取了“善事中原”的和平政策战争较少,并与日本、暹罗、高丽等国建立了通商关系,因此吴越国出现了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列举。PS:详细内容见书P83-84。知识拓展浙江的水利文化与精神:浙江水利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大禹治水开始,浙江人民就认识到不能单纯地对抗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地治理水患。这种理念在浙江众多的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水系,实现了水旱调节,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浙江水利文化蕴含着团结协作的精神。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投入,需要民众齐心协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浙江人民在治水过程中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水利工程对浙江的影响:稳定提供灌溉用水,使得浙江成为重要的农业产区,保障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旱涝灾害对农田的破坏,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支撑了各类工业产业的发展。便利的水运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提供稳定的生活用水,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减少洪水等灾害对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提高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洪灌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 了解浙江有关水的传说。从浙江有关谁的传说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根据浙江有关水的传说进行思考并回答。分组讨论并研究古代有关水的历史完成活动二内容。了解浙江的历史沿革和开发过程进行知识拓展 初步思考课堂任务,培养拓展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学生对浙江有关水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际思考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小组活动强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加深对浙江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谈谈钱镠射潮这一传说所体现的浙江水利文化内涵。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1、浙江有关水的传说2、关于大禹和那场洪水的传说。3、钱镠与吴越国。4、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工程。5、为当地的水利建设。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的水利设施(如河流、渠道、水闸等),思考其作用和对生活的影响,拍摄照片并附上 200 字左右的说明。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14课时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
(浙摄影版)初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了解大禹治水和钱镠射潮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和主要人物。掌握这两个故事所涉及的地理知识。
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认识到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其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理解大禹治水和钱镠射潮这两个故事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传承中华民族勇于抗争、坚韧不拔的优秀文化传统。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杭州与水的缘分,与生俱来。杭州引以为豪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都与水息息相关;钱江观潮、楼塔细十番等一个个水乡非遗,承载着先人的治水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水利事业的壮歌。从苏轼浚西湖、良渚先人筑水坝,从战天斗地的萧山围垦到砸锅卖铁修海塘,从肩挑背扛建设新安江水库到三年打造新南堡,形成了“弄潮儿”精神、围垦精神、南堡精神等强大的水利精神谱系,述说着杭州生动丰富的水文化故事。这些弥足珍贵的水文化遗产,见证着杭州发展的印记,承载着“水城”的记忆,欲探究其中的故事,请品读《诗画杭州》。
浙江的历史发展
探究新知
信息源
浙江有关水的传说
浙江以水命名,是一块注定了要与水结缘的土地,她的钟灵毓秀来自水,她的烦恼忧患也来自水。浙江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甚至可以看成是一部珍藏版的《水经》、一部传世的《水利史》。今天,我们打开这部大书,既
是为了从中寻觅祖先坚实的足
印,更是为了能在明天续写新
的篇章。
探究新知
信息源
浙江有关水的传说
浙江有很多传说,传说往往是历史的另类表述。因此,我们要了解浙江的历史,不妨从研究有关的传说开始。
(1)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上古时代,洪水逆行、泛滥,浙江会稽山以北的平原地区成了一片汪洋。
(2)关于钱镠射潮的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属于吴越国。
当时,有人告诉钱王,海塘难修,是因为钱塘江潮神作怪。
当弓箭手在江边聚齐后,钱王又奋笔写了两句话:“为报潮神并水,钱塘且借与钱城。”
PS:详细内容见书P80-81。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上述传说中,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从水的传说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1)“大禹治水”传说中的洪水灾害与浙江远古时代的哪次灾害比较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人民具有的治水思想:保护自然、顺应自然、重视生态系统、将治水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
(2)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具有的治水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五代十国时期的钱镠射潮的那次灾害相似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水的传说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4)吴越国时期对浙江水利建设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江潮头最大的日期是哪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历八月十八潮神生日这一天
主要贡献有:整治太湖流域水系、修筑钱塘捍海塘、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水的传说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5)“大禹治水”反映出来的古代浙江人民崇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品质: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勇于担当、艰苦奋斗
(6)“钱镠射潮”反映出来的古代浙江人民崇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品质:勇于挑战、坚持不懈、责任担当、凝聚民心
探究新知
导学窗
根据获得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从水的传说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1)为什么在浙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需要把兴修水利、消除水害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暴雨频繁,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损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用水需求;为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水的传说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2)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可以反映出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重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反映出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重点在于治理水患,尤其是与海潮相关的水患;大禹治水主要针对的是内陆的江河泛滥,而钱镠射潮则聚焦于抵御海潮的侵袭。这显示出浙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致力于解决内陆江河洪水带来的灾害,另一方面也着重应对沿海地区海潮冲击造成的威胁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组收集浙江历史上重要水利工程的资料。
活动一:摆一个治水“擂台”
水利工程名称 地理位置 建设时间 主要功能 工程特点
绍兴鉴湖 绍兴市 东汉永和五年 灌溉、防洪 湖堤长,可灌溉面积大
宁波它山堰 海曙区 唐太和七年 阻咸、蓄淡 砌石重力坝
湖州溇港 湖州市 春秋时期 排水、灌溉 独特的溇港和塘浦圩田系统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各组以打擂台的形式展示收集的资料,要求说出水利工程的名称、地点兴修年代和主要作用。
3.以掌握水利工程数量最多的小组为擂主。
活动一:摆一个治水“擂台”
水利工程名称 地点 兴修年代 主要作用
湘湖水利工程 杭州市萧山区 北宋 灌溉、蓄水、养殖
下汤水利工程 台州市仙居县 南宋 灌溉、防洪
白沙三十六堰 金华市婺城区 东汉 灌溉、防洪、水运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自愿组合成调查小组,调查当地的一项水利建设工程(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
活动二: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浙江现代水利建设工程——新安江水电站
(1)资料收集员:负责在图书馆、网络上收集新安江水电站的相关历史资料、技术参数、建设背景等信息。
(2)数据分析员: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其特点、作用和影响。
(3)报告撰写员: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清晰阐述新安江水电站的各方面情况。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 根据调查资料,写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
活动二: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新安江水电站于 1956 年获批列入“一五”计划。1957 年动工,建设中遭遇诸多困难。1959 年拦坝蓄水,1960 年部分机组发电,1965 年工程竣工。
它是当时国内第一座百米
以上高坝,形成了千岛湖,
为华东地区电力供应等作
出重要贡献。
探究新知
活动场
3.汇总各组的材料,并进行分类、排序,最后形成一本反映当地水利建设历史的小册子,作为全班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活动二: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探究新知
链接钮
关于大禹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
关于“大禹治水”传说中的那场洪水传统的说法一直把这场洪水解释为黄河泛滥,而顾颉刚先生则认为是钱塘江泛滥。
(1)在中国早期的一本古书《孟子》中,介绍了这场洪水的两个特点。
(2)《孟子》在说到这场洪水时,还用了“水逆行”的说法。
(3)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十分强调的一点是:治水大功告成的地点在会稽山,即平原开始露出水面。
关于大禹和那场洪水的传说
探究新知
链接钮
唐朝末年,中国出现了地方割据的混乱局面,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浙江,是吴越国的领土。
由于钱镠治国以大力兴修水利为纲,再加上采取了“善事中原”的和平政策战争较少,并与日本、暹罗、高丽等国建立了通商关系,因此吴越国出现了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
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列举。
PS:详细内容见书P83-84。
钱镠与吴越国
知识拓展
浙江的水利文化与精神:
浙江水利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大禹治水开始,浙江人民就认识到不能单纯地对抗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地治理水患。这种理念在浙江众多的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水系,实现了水旱调节,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
浙江水利文化蕴含着团结协作的精神。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投入,需要民众齐心协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浙江人民在治水过程中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知识拓展
水利工程对浙江的影响:
稳定提供灌溉用水,使得浙江成为重要的农业产区,保障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减少旱涝灾害对农田的破坏,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支撑了各类工业产业的发展。
便利的水运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
提供稳定的生活用水,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减少洪水等灾害对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提高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知识拓展
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建设: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洪灌溉。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
课堂练习
谈谈钱镠射潮这一传说所体现的浙江水利文化内涵。
面对汹涌澎湃、危害巨大的钱塘江潮,钱镠展现出毫不畏惧、坚决抗争的决心。这种精神反映了浙江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屈服、不退缩,勇敢地迎接挑战,努力改变不利局面。传说中钱镠射潮的举动,虽具神话色彩,但也暗示了在治水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实际历史中,钱镠在修筑海塘时可能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和策略,展现出浙江水利文化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以智慧解决难题的特点。作为一方之主,钱镠积极承担起治理潮患、保护百姓的责任。这体现了浙江水利文化中对领导者和社会成员的责任要求,即在面对困难时挺身而出,为民众谋福祉。
课堂总结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
1
浙江有关水的传说
2
关于大禹和那场洪水的传说
3
钱镠与吴越国
4
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
5
为当地的水利建设
板书设计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
1、信息源
2、导学窗
3、活动场
4、链接钮
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的水利设施(如河流、渠道、水闸等),思考其作用和对生活的影响,拍摄照片并附上 200 字左右的说明。
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的水利设施(如河流、渠道、水闸等),思考其作用和对生活的影响,拍摄照片并附上 200 字左右的说明。
27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