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主题班会 “45度青年”怎么看?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主题班会 “45度青年”怎么看? 素材

资源简介

高中心理主题班会——“45度青年”怎么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活动展示让学生明白“45度青年”的两面性。
2.通过理论、实践指导让学生学会理性看待新生名词与事物。
二、活动实施背景
社会上各种要面对的压力实在太多:毕业生就业问题、考研高考化、职场的高压、快节奏的生活……尤其对于高一新生,学习适应与转化等各种压力。他们很容易受网络新生事物的影响,选择躺平。
三、班会流程
1.导入:“45度青年”定义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45度青年”的定义。何谓“45度青年”?通俗地讲,就是面对现实生活,大家选择了“半卷不卷,半躺不躺”的折中人生。如果说0度意味着彻底“躺平”,90度代表着拼命“内卷”,那么45度前倾的姿态则提供了另外一种答案,既没有拧紧发条,也没有颓废懒散,似乎在人生姿态上达成了某种平衡。
2.“45度青年”出现原因
主持人:那么“45度青年”是如何出现的呢?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们要面对的压力实在太多:毕业生就业问题、考研高考化、职场的高压、快节奏的生活……种种高压对年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年轻人们似乎只要稍微松懈,就会被“卷”的同学同事挤占名额。却又做不到将“卷”贯彻生活的始终。年轻人们哭嚎“卷不过”。部分年轻人面对高压力的社会环境则选择享受生活,呼吁“躺平”,却也不肯看着同龄人就这样将自己远远落在身后。于是乎,便也就“躺不平”。
两难的境遇下,年轻人们选择成为“45度青年”,不彻底“躺平”,也不彻底“内卷”。
3.“45度青年”观点(正,反)
主持人:人们关于“45度青年”这个概念主要产生了两种观点。观点一:(持支持态度)“卷不动”是有心无力,“躺不平”属心有不甘。尤其是当代年轻人更加重视个人价值,面对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难免陷入一时的纠结。这种语境下,“45度”的姿态其实蕴含着不肯放弃的热情与积极。只是在“卷”与“躺”的互搏之下,大多数人很难面面俱到“既要、又要”,往往是“既不能、也不能”。久而久之,也难免生出某种心理内耗。观点二:(持否定态度)有人认为“45度青年”他们不愿意按照传统的生活轨迹,通过拼搏和奋斗来追求职业成功,也不愿意安于平庸的生活状态。相反,他们对传统观念和生活模式产生质疑,更倾向于追求自由、选择多样化、兴趣广泛化的生活方式。媒体形容他们为「『卷不动』是力有不逮,『躺不平』属心有不甘」。
4.论辩“45度青年”
主持人:那么,我们应不应该做当代“45度青年”?下面让我们就此问题展开辩论。先让我们来介绍下此次辩论赛的主要内容:本次辩论赛观点:正方论点:当代青年应勇当“45度青年”,反方论点:当代青年不应做“45度青年”。
本次辩论赛主要相关人员:
接着,让我们了解下辩论赛的主要流程:
(1).立论阶段
(一)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2).驳立论阶段
(三)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四)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质辩环节
(3).质辩环节
(五)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六)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4).辩论小结
(七)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八)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5).自由辩论
(九)正反双方辩手进行自由辩论
(6)总结陈词
(十)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十一)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7).裁判评判
主持人:经过大家激烈的辩论相信大家对“45度青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45度青年」现象,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一方面,这种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传统观念和生活模式的质疑和反思,表现了他们对自由、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追求。他们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并试图在职业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45度青年」现象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可能因为过于注重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而忽视了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他们可能对传统职业和家庭观念表现出抵触情绪,对传统劳动和奋斗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个人的不稳定。
教师总结:面对“45度青年”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尊重每个人的生活选择和兴趣爱好,不论他们选择“卷不动”还是“躺不平”。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应该因为不符合传统期望而受到批评和指责。
四、班会反思
本节班会课闪光点在于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临场反应能力,以及逻辑思辨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辩论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主题班会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局面。整节班会课同学们参与度较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辩论时过于激烈,部分辩手情绪有点控制不住,辩手礼物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在第一时间发放,缺少了时效性和激励效果,教室环境和黑板布置应该更精致一些,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思考,有所悟、有所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