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主题班会】我能主动担家务劳动是世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我能主动担家务【活动背景】家庭生活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三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基本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家庭中,劳动意识不强,较多依赖家长,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不会积极主动承担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另外,父母在家务上习惯于包办,认为孩子搞好学习就行,以致学生缺乏承担家务的意识和能力。本次主题班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需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劳动的技巧和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务劳动的种类,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明确做家务的好处,学习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鬼当家、家务调查、叠衣服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家庭劳动意识,体验做家务的乐趣,掌握家务劳动的技巧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承担力所能及家务劳动,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和主动做好家务劳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务劳动的种类,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明确做家务的好处,学习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鬼当家、家务调查、叠衣服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家庭劳动意识,体验做家务的乐趣,掌握家务劳动的技巧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承担力所能及家务劳动,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和主动做好家务劳动的意识。【活动准备】学生:绘制全家福;参与“小鬼当家”活动。老师:制作家务调查表,家务成长记录表,编辑照片、视频。家长:收集学生家务劳动的照片、视频。【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活动过程】分享绘画,提高家务劳动意识教师引入: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画的全家福,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呢?教师提问:你的爸爸妈妈上班忙工作,下班后还需要做什么呢?请在自己画的全家福上摆一摆吧!摆完后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拿出自己画的全家福,摆放家务卡,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小结:是啊,家务活大部分都由大人承担,父母每天工作后回到家,还要花很多时间来做家务。【设计意图】通过全家福的分享,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通过了解家中有哪些家务活,平时这些家务都是大人承担,意识到自己参与得比较少,提高学生家务劳动的意识。体验当家,明确家务劳动益处教师引入:国庆节期间同学们参加了“小鬼当家”的活动。通过自己当家,体会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收获了什么?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谈体会、分享收获。教师小结:通过自己当一天家,我们累并快乐着!【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当一天家,为家人分担了家务,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功。家务比拼,提高家务劳动技能挑战任务一:周末,小明的妈妈要加班,吩咐小明要做以下事情:烧水10分钟、用洗衣机洗衣服40分钟、拖地10分钟、收拾厨房15、整理自己的卧室10分钟,请问:小明怎样合理地安排这些家务?要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限时1分钟)挑战任务二:教师活动:播放《叠衣服技巧》视频。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学习技能。2.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技能。3.小组代表PK叠衣服。教师提问:完成两个挑战后你受到什么启发?教师小结:看来合理地安排时间、巧妙地利用一些工具、掌握一些方法就能把家务干得既快又好。【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方法、操作体验、游戏竞赛,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拓展延伸,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师引入:那作为小小的我们,你可以主动为家庭分担哪些家务呢?学生活动:完成家务调查表,说说自己会做的及每天能坚持做的家务。将家务卡放到自己的肩膀上主动承担家务。教师小结:我们都是家庭的一员,家务劳动理应共同分担,希望同学们会做家务,常做家务,乐做家务,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家务能手成长记录表”。学生活动:齐唱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拓展延伸,自觉完成家务成长记录表,让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