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育人之道】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教师榜样垂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感染初中阶段正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个体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及自身心理变化的影响。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处于这一成长期的学生向正确、高远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教师的首要责任。从细节做起,将爱心选择了教育就必须选择真诚选择了教育,就必须选择真诚,选择奉献,选择用一颗爱心去感染一颗颗青春躁动的心。教师的爱心就是辐射整个课堂的阳光,使学生感动,让学生尚上。课堂是每个老师体现各自人格魅力的主阵地。德育工作,有部分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潜行。单纯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是知识的增长,而缺少的是品性的培育。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以关爱学生为前提,结合学科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往往教学与德育双丰收。课堂上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课后的教师更是学生知心的朋友。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排忧解难。也许关怀是细微的,但收效是赢得大片学生的喜爱和尊重。记得刚接班时,看到一名叫吴成的男生特立独行,头发是半边长半边短,衣着是时髦夸张的。父母为他的叛逆束手无策,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拳头也改变不了他。在征求了本人的意见后,我亲自带他去理发店减了清爽的发型,并将他送回教室。在第一个回合中,这位孩子觉得成了落败的公鸡,时刻都想着反抗。不久后他更变本加厉,在教室里肆意妄为。这一次,我将他的父母请到办公室,不留情面的分析了他的心理,批评了他身上的缺点,指出了学生对他的看法,虽是严厉异常,确是情真意切。这一次,他被深深触动了,批评他的老师有,说到他心坎里让他“无地自容”、无法反驳的老师,我算第一个,这是很久之后这孩子告诉我的,他想变好了。后来在逐步的量变中,他实现了质的飞跃,有礼有节,有上进心。这孩子和我说,他这辈子最感激的是我。当听到这话时,我是无比感慨,真心待一个学生,收获的竟是满满的感动,爱与宽容就是最好的楷模。可见,在德育工作中,洒一片爱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学生学会做好自己。洒一片爱心从细节入手,将成长贯穿教育始终坚持就是潜入深夜的细雨导向就是润生无声的甘霖教育是一项长治久安的浩大工程,绝不能凭一己之喜怒,或中断,或中兴,它需要班主任将教育理念始终如一地贯穿下去,让德育有连贯性、长效性。教师的坚持就是潜入深夜的细雨,班主任的导向就是润生无声的甘霖,引导心智尚处于发展期的孩子向积极面转化。笔者在班务工作上也颇花费了一番脑筋。利用循环教学的契机,将师长树立典范、精心育人,学生逐步感知、健康发展作为德育的基石,在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管理理念。面对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我选择“初一了,我们学会长大”作为班务工作的起点,教育学生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坚强,并在求知、卫生等事情上以身作则。在这样的管理理念的强化下,初一的寄宿生虽第一次远离父母,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强;同学间的比赶超学潮涌动,言谈举止可圈可点;班干的自主管理意识极强,大有不管好不罢休之势。面对熟悉了校园、迈入转型期的初二学生,我选择“初二了,我们懂得担当”作为班务工作的重点,教育学生懂得自重,懂得付出,懂得担当。作为班主任我更是以身示范,在言语交流、人生观的获取等方面积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正面形象。这一年的学生有过躁动期的不安,有过青春期的无知,但面对自尊和放纵二选一时,无一例外都选择抓住自尊;面对过错承担或逃避时,无一例外都选择勇敢担当。初三面对的是升学的压力、未知的迷惘,很多学生极为恐惧,我因此选择“初三了,我们必须全力奔跑”作为班务工作的关键,带领学生一起确立目标,笑谈理想,乐观面对困境,告诉他们:“老师一直在你们身后,有我们,什么都不用怕,只管向前冲。”这一年,学生埋头苦读的身影多了,但面对大考时的笑容依旧;学生承担的压力重了,但冲刺目标的信心从未减弱。先进的教育理念无疑是一支强心剂,而能将成长教育贯穿德育始终,以教师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引领学生学会成长,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健康发展。从细节出发,将品行作为教育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教育工作者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先净化自己的灵魂。德高才能为师。学生在有限的接触范围内,最大可能对他产生影响的除了家庭,就是学校。教师更应以一片诚心待人,不带半根草,只捧一颗心,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要求学生做到行为规范,教师首先展现给学生的是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学无止境的态度感染学生;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学生尊重老师,那是因为教师放低姿态把握进退有度的尺寸。学生信赖老师,那是因为教师做好言行一致的表率。在教育这根链条中,家长的镜子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但还是有少部分家长并不是很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的家长认为教好孩子是学校的事。孩子的好与坏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面对这一部分的家长,我及时与他们约谈,阐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促作用。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佳,羞于与各科老师交流,我就及时与他们联系,帮助家长转变心态,让他们树立对孩子的信心,成为我们工作的好帮手。还有极少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以至于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无所谓,我就主动和他们约谈,让家长明白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我尽力以我的力量感染这些家长,将他们转化为影响孩子的正面榜样。对于学生,我教一天,你就是我的孩子,我得管好你一天。这是我常常告诉学生的治班理念。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认清现实,明确人生的目标。我就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学生言行一致的自己、努力进取的自我。学生在教师德行的感召下,正能量满满,营造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事半而功倍。牵动家长的心弦,叩击学生的心灵,以自身的感召力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助推力。学生会感激,社会会记住。撑一片天空从细节入手,将智慧化为影响的力量用智慧和耐心角逐教育是一场必须用智慧和耐心角逐的竞赛。好的教育工作者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的教育工作者用一种方法教五十个学生。教师及班主任的智慧会让班级管理更加的有序优尚。在对待学生个体时,我们可以这样做:面对积极上进的学生,我们需要用欣赏的眼光去激励他;面对消极退让的学生,我们需要用包容的心态让他找回自信;面对偏激无知的学生,我们需要用审视的态度去让他找回上进的自我;面对处在青春期懵懂的学生,我们需要替他们拨清方向摆正思路……在面对成绩管理时,我们可以这样做:小组间学生的安排可以是最佳态度、最佳辩手、最佳脑筋、最佳文采的有机组合,让积极面像火花般在小组内碰撞;小组间的比拼可以是组内竞争、组外求援、组际竞争等多项激励,让上进心如轻纱般萦绕整个教室……在面对班会课的千篇一律时,我们可以这样做:讨论式班会,让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导者;品读式班会,让学生在在品读中感悟,共享中求进;座谈会式班会,让学生与教师间有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时,我们可以这样做:学生自己组织制定班规,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班规的制定者和有效执行者;实行值日班长人人制,每个人都主动参与班级优良班风的创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学生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教育的智慧是创新,是放手,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样,教育才是鲜活的,我们的教育智慧才会影响学生,产生更多智慧的、健全的个体,这也是教师榜样的作用。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践行的道路上还需要漫长地探索。但我们始终牢记:以培育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基点,从关注学生的每个细节出发,让师德师行成为榜样垂范,让爱心洒满每一个角落,让恒心铸就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品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让智慧化作吹动梦醒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