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用奋斗书写爱国心》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用奋斗书写爱国心》 素材

资源简介

《用奋斗书写爱国心》初中班会
班会背景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精神引领者,要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底色,以班级活动为实践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教育主旋律伴随孩子成长。
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班会课。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借此机会,班主任积极认真地筹备本次班会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拥有爱国情怀,落实爱国行动。
班会目标
认知目标:明确爱国的内涵,认知祖国的强大。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提升爱国之情。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为祖国而奋斗,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落实行动。
班会准备
1. 授课PPT。
2. 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问卷调查学生对于“中国”认知情况(课前调查也可)。
4. 把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并把教室桌椅排成小组围坐。
5. 购买五星红旗手摇旗,打印奋斗纸条。
6. 学生学唱《我和我的祖国》 。
班会实录
热身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我的祖国》的歌声中,学生进行“中国地图拼图 ”的课前热身活动,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分享地理知识。
【设计意图】
学生在课前进行拼图的热身活动,缓解了课前几分钟无事可做的尴尬,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祖国的地域认知,与此同时也营造了本次班会课的氛围。拼图活动,颇受学生喜爱,在操作过程中,间接地对学生做了思想和行动的动员,调动了积极性。
环节一:祖国在我心中
1. 图片展示——学校外街道装饰的变化
教师:我们街道的面貌不仅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也随着节日而变。过年期间挂着大红灯笼和鲜艳的中国结。最近,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装饰变了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2. 你高唱国歌了吗?
视频展示:周一早上升旗时候班级唱国歌的场景。
思考:在哪些场景会奏国歌、唱国歌呢?
展示:学生出示自己收集有关国歌的场景:春节期间团拜会上的国歌、升旗仪式上的国歌、奥运会场上的国歌、外宾欢迎仪式上的国歌……
3. 爱国的含义
教师:国歌代表一个国家,唱国歌就是爱国的表现。那什么是爱国呢?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每组一位代表,分享你们组最满意的答案。
教师总结:根据第七版新华字典的解释, 爱国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很多古诗也展现了爱国之情,例如: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教师总结:爱国不仅要维护祖国的形象,也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祖国增光,用奋斗书写爱国之心。无论你身处何方,请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祖国永远在心中!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外街道的装饰变化,其次,通过视频回忆国庆主题升旗仪式的场景,引发学生回忆国歌的使用情境,并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唱国歌和奏国歌。教师以此来明确:国歌代表一个国家,唱国歌就是爱国的表现。接着来组织学生讨论“爱国”的含义,了解学生对待爱国的看法,明确爱国的内涵。最后通过光州游泳世锦赛颁奖风波,增强爱国之情,帮助学生认识:无论你身处何方,祖国永远在心中。要时时刻刻维护祖国的形象,更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祖国增光,因为我是中国人。
环节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10分钟)
1. 灿烂70年
2.《厉害了,我的国》
教师展示:影片中有很多南京元素,而这些本地元素闪耀南京智慧,例举其中的桥、车、国产大飞机和天宫二号。
学生分享:观后感
教师总结:从南京制造,到中国制造,他们做着看似普通的事,却创造出了一个个“中国奇迹”。祖国的巨大变化,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脚踏实地和辛勤付出,其中就有我们。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信的源泉,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
本环节围绕“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展开,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回忆祖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风采。由于学生出生于2006-2007年,因此强调他们出生后的中国大事件。这些大事件是他们经历过的,他们感受过的,更利于产生爱国之情,骄傲之心。教师在选取大事件时,涵盖多领域,突出重点,弘扬主旋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学生更好的认知祖国的强大。其次,利用《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提升爱国之情。挑选视频中的南京元素,拉近“中国奇迹”与学生的距离,这些奇迹正是身边普通人脚踏实地和辛勤付出而创造的。正如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林鸣所说:“只要你想怎么干,我们国家现在,都有能力,能够干成。”,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信的源泉,是我们强大的后盾。最终点题: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环节三:为祖国奋斗青春(16分钟)
1. 全国正能量
教师展示图片,各行各业无数默默付出、平凡伟大的中国人。
2. 身边的爱国者
交流:学生分组讲述身边有关爱国的行为。
分享:每组选择一位学生代表,讲述本组最值得中学生学习和践行的爱国行为。
介绍:一位优秀毕业生的事迹,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差距。
教师总结:爱国充满着整个社会,身边的很多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爱国之心,抒发着爱国之情。对于中学生来说爱国之心要落于平时,落于脚下,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我们最简单、最实在地做好学生的本职——为中华崛起而学习。
3. 奋斗在纸上生根
学生集合和优秀毕业生的差距,或者是班级之星的差距,制定提高计划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落实爱国行动,因此通过全国正能量和身边正能量,由远及近地像学生展示爱国行为。身边的正能量,选取和学生们一样身份的本校优秀毕业生,帮助学生意识到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最后一步,让学生把奋斗在纸上生根,而不是空喊口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和途径,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爱国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
环节四:歌唱祖国(4分钟)
全班挥舞国旗,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班主任寄语:祖国深放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最深处,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底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拥有最强大的后盾——中国。让我们用奋斗书写青春、书写爱国之心!
【设计意图】
学生也需要为祖国母亲送祝福,唱赞歌,以此来深化爱国情感,激励爱国行动的落实。《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世代传唱,学生们课前稍加练习,选取一位同学领唱或指挥,可以创造班会课的高潮。挥舞国旗,歌唱祖国,爱国心和爱国情随着歌声沁入心田,经久不息。
班会总结
整个活动设计能紧贴时代,符合学生认识和德育教育的规律,从明理认同到意识树立,最终行动导向和情感深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班会课上,学生可能会因为听不清楚要求而出现一些错误的操作,教师在每一次活动前,都要让学生安静地倾听,并对易出错的环节进行重点解释。
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巡视全场,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环节三由于学生是现场规划,时间掌握有一些困难,需要教师注意把控和灵活调配。前期教师的精心准备,课堂上学生的配合和教师对细节的关注,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班会课后,将所有同学的奋斗目标张贴在展板上,挂在教室合适的墙上,便于时刻提醒学生,也可以帮助学生互相监督。
关于班会课中的一些大事件的资料,可以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后期针对目标的达成度,学期末开展“学习之星”“奋斗之心”“爱国之心”等星级学生的评比,进一步激励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