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二章 空气与水资源2. 4 水的组成和净化感悟新知知识点11. 所用电源:直流电。2. 实验仪器:水电解器。3. 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看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大,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约为1∶ 2。水的电解知1-讲~~~~~~~~~~~~~~~~~~~~~~~~~~~记忆口诀:负氢正氧二比一 ( 谐音:父亲正想儿毕业 )感悟新知4. 气体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木条复燃,证明该玻璃管内收集的是氧气。用点燃的木条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该玻璃管内收集的是氢气。知1-讲~~~~~~~~~~~~~~~~~~~~~~~~~~~~~~~~~~~~~~~~~~~~~~~~~~~~~~~~~~~~~~~~~~~~~~~~~~~~~~~~~~~~~~~~~~~感悟新知5. 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为:水 氢气 +氧气H2O H2 O2(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1-讲通电感悟新知知1-讲易错提示:●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中所得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 2 ∶ 1,主要原因:(1)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2)氧气与电极反应而被消耗。~~~~~~~感悟新知考向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模拟·南京雨花台区] 如图 2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例1知1-练D感悟新知C.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b 管的气体被点燃知1-练感悟新知解题秘方:根据电解水的要点和口诀“负氢正氧二比一”进行判断。解析:纯水的导电性弱,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故A正确;由图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 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B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C正确;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所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 管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 D错误。知1-练感悟新知易错提示:1. 电解水时测得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 ∶2,质量比不是 1 ∶ 2。2. 电解水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则水是混合物,事实上水是纯净物。知1-练感悟新知知识点氢气的性质2知2-讲1. 氢气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在通常状况下,氢气难溶于水。实验室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3)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 089 9 g/L,小于空气。实验室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感悟新知知2-讲2.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感悟新知知2-讲(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为氢气+ 氧气 水H2 O2 H2O(3) 氢气燃烧生成水,同样也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点燃感悟新知知2-讲3. 氢气的验纯方法(如图3 所示)。图3因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感悟新知知2-讲知识拓展:●相同条件下,氢气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极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感悟新知考向 氢气的燃烧[期中·辽阳] 如图4 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示。(1)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并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外壁,其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知2-练检验氢气的纯度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烧杯发烫感悟新知(3)这个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这个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知2-练化合可燃性感悟新知解题秘方:根据氢气燃烧的注意事项、现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知2-练知识拓展:氢气燃烧时往往会观察到黄色火焰,这是玻璃尖嘴中的钠元素灼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明亮的黄色火焰掩盖了淡蓝色的火焰。感悟新知知2-练感悟新知知识点31. 实验原理 除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2.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等。过滤知3-讲感悟新知3. 实验操作知3-讲感悟新知注意:1. 制作过滤器时,选用合适的滤纸,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且用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免影响过滤速率;2. 过滤时不能直接将待过滤液倾倒至过滤器中,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3.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知3-讲感悟新知知3-讲实验提示:进行过滤实验时:1. 按要求制作过滤器,固定好实验装置。2. 倾倒液体时,要注意观察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否则会影响过滤效果。3. 过滤后的滤液若仍然浑浊,分析检查原因后,应重新过滤。~~~~~~~~~~~~~~~~~~~~~~感悟新知考向 考查过滤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例3知3-练漏斗引流感悟新知(2)小波准备按如图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装置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知3-练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溶性感悟新知(3)小波将浑浊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澄清透明。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等)知3-练感悟新知解题秘方:直接根据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来找错误。知3-练感悟新知知3-练解法提醒: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固体杂质没有除尽:如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使固体杂质进入滤液。●二次污染:如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含有不溶性杂质等。~~~~~~~~~~~~~~~~~~~~~~~~~感悟新知知识点41. 自然界中的水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纯净水属于纯净物。2. 自来水的净化方法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7所示:水的净化知4-讲感悟新知3. 常见净水方法的比较知4-讲净水方法 原理 作用沉降 静置,使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加入明矾能加速沉降 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物过滤 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 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感悟新知知4-讲净水方法 原理 作用吸附 利用活性炭除去一些不溶于水的杂质,以及溶于水的有异味或有颜色的物质 除去色素和异味杀菌消毒 利用杀菌剂的强氧化性 除去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除去所有杂质感悟新知知4-讲误区警示:1. 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一些难溶、可溶的杂质,自然界中澄清透明、无色无味的水也都是混合物。2. 自来水净化方法中,过滤、吸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3. 天然水经过净化处理后除去了水中的一些杂质,得到的自来水仍然为混合物。感悟新知考向 自来水的净化原理[中考·玉林]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 8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混凝剂是为了消毒杀菌B.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 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D. 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C例4知4-练感悟新知解题秘方:结合过滤、吸附、消毒的净水原理来分析解题。解析:加混凝剂是为了使水中悬浮杂质沉降;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吸附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异味等,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投药的作用是杀菌消毒;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的水仍然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A、B、D 均不正确。知4-练感悟新知知4-练知识链接:感悟新知知识点51. 概念(1)硬水:含有较多含钙、镁离子的可溶性物质的水。(2)软水:不含或仅含少量钙、镁离子的水。2. 检验水样图 10硬水和软水知5-讲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感悟新知3. 硬水的危害(1)生活中,用硬水洗衣物,不仅浪费肥皂,而且也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衣物还会变硬;(2)长期饮用硬水,会影响身体健康;(3)锅炉用水硬度过高,会形成大量水垢,浪费燃料,严重时会引起锅炉爆炸。4. 硬水的软化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还可以选择适当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知5-讲感悟新知知5-讲易错提示:1. 无色、清澈、透明的水不一定是软水。2. 沉淀、吸附、过滤不能使硬水软化。3. 硬水软化的方法因环境条件而异,如蒸馏法适用于实验室。4. 蒸馏是硬水软化的方法之一,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感悟新知考向 硬水、软水的鉴别和转化方法(1)小红和小明周末一起去森林公园玩耍,见到澄清透明的泉水,都激动不已。小红说:“这泉水澄清透明,肯定是软水。”你认为她的说法正确吗?____________ 。若要检验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中加 ___________。例5知5-练不正确肥皂水感悟新知(2)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易患结石病;用硬水洗衣服会浪费肥皂等。他告诉家人,在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煮沸知5-练感悟新知解题秘方:可直接利用硬水、软水的相关知识,如检验、转化方法来解答。解析:(1)硬水、软水不能采用观察法来区分,可加入肥皂水来检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硬水。(2)生活中可将硬水煮沸,使其中的Ca2+、Mg2+ 沉淀下来,转化为软水。知5-练感悟新知知5-练误区警示:解答有关硬水、软水的问题时,需注意:1. 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含较少或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硬水是混合物,软水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2. 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软水,不是直接用 “肥皂”。~~~~~~~~~~~~~~~~~感悟新知知识点61. 水资源现状世界上的淡水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淡水仅占地球水量的约 2. 5%。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有超过一半的地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知6-讲感悟新知2. 应对措施(1)探寻新方法与新技术,提高海水的淡化效率与综合利用价值。(2)运用化学方法,检测水资源受污染的程度,净化被污染的水,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3)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止水污染的良好习惯。知6-讲感悟新知知6-讲易错提示:●误以为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误认为防治水污染就要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正确做法: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感悟新知考向 考查对水资源的认识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B.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多,难以利用的淡水少C.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 生活中接触的“水”多是混合物,极少是纯净水B例6知6-练感悟新知解析: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多,但淡水资源较少,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B不正确;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如“南水北调”就说明了这一点;生活中的水如井水、河水、雨水、海水、江水等大多为混合物,只有纯净水、蒸馏水为纯净物,A、C、D 均正确。知6-练感悟新知知识链接:对我国水资源的认识,既要从大至小,即水总量多,人均水量少,可用的淡水资源少;又要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如不能因为某些地方不缺水就认为水量充足。知6-练课堂小结水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的净化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水的组成 电解水 原理:水 氢气 +氧气现象、结论氢气燃烧 原理:氢气+氧气 水现象、结论通电点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