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班同心,勇敢朝正义迈进——从预防校园霸凌说起》 高中班会研讨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班同心,勇敢朝正义迈进——从预防校园霸凌说起》 高中班会研讨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五班同心,勇敢朝正义迈进——从预防校园霸凌说起》 高中班会研讨课教学设计
01
教育背景
关于校园霸凌的概念范畴,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在本节班会课上做以下界定:指一定的个体或群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校园内外不同场所,蓄意通过肢体、言语、网络或社交孤立的方式,持续对处于弱势的个体实施殴打、揭露他人隐私、网络传播、嘲笑、贬低或冷暴力等攻击性行为,导致该弱势个体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创伤,最终对该个体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造成严重影响的不良欺压现象。
近年来,在我国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中学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流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呈高发态势。由于校园霸凌具有强隐蔽性,因此往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视。
02
教育目标
1
了解校园霸凌的现状,了解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场所、方式和特点,认识校园霸凌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
2
以2024年3月邯郸初中生校园霸凌事件为案例,从学生(被霸凌者、霸凌者、旁观者)、家庭、学校和社会六个角度,分析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
3
以学生经历分享与教育戏剧创演的方式,总结预防校园霸凌的途径及措施。
4
基于预防校园霸凌的主题,回归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03
前期准备
1
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校园霸凌的相关基础知识,并提问学生是否曾有过或目睹过校园霸凌事例。在上课前1周下发学生填写。
2
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大组,选小组长及发言代表。各组分别代表:学生方A(霸凌者)、学生方B(被霸凌者)、学生方C(旁观者)、家庭方(父母为主)、学校方、社会方。
在课堂上,将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小组讨论成果。
3
教育戏剧创演。提前2周布置学生在课余观看影片《少年的你》。根据影片,在原剧情人物背景的基础上,节选部分片段进行改编,或原创补充情节,围绕核心问题:对于各个主要角色而言,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校园霸凌的发生?完成编剧,并在课前进行教育戏剧排演。
角色包括但不限于:陈念、胡小蝶、魏莱、小北、旁观同学、班主任、旁白。
4
以2024年3月邯郸初中生校园霸凌事件为案例,从学生(被霸凌者、霸凌者、旁观者)、家庭、学校和社会六个角度,分析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
04
设计理念
运用典型案例,结合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设计课堂活动和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校园霸凌的特征,多维度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思考预防校园霸凌的途径。在课堂最后回归班情,引导学生将“预防校园霸凌”落实到班级建设的日常点滴中。本节课的特点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05
教育方法
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教育戏剧、谈话法
06
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课前问卷填写情况回顾
【教师活动】:对课前调查问卷中,前三道与校园霸凌过往经历相关的选择题(①你是否遭受过校园内或校园外的霸凌?② 你是否有意或无意霸凌过他人?③据你观察,认为我们班存在校园霸凌现象吗?)填写情况进行小结。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怎样的行为能被定义为校园霸凌?会产生哪些可能的后果?为什么会发生?在行为方面,从旁观者的角度,如何预防校园霸凌?在德育方面,不限于高中阶段,之后去到社会,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样做?培育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学生活动】:回顾问卷填写过程,了解班级问卷填写情况,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课前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校园霸凌的认知情况,挖掘身边案例或体现正义感和使命感的相关素材,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
认识“校园霸凌”
【教师活动】:呈现一组与主题相密切相关的多选题,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开展,包括:(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校园霸凌”;(2)小明与小刚积怨很深,小明趁自己还有两个月未满16岁,拿刀将小刚砍致重伤,导致小刚终身残疾。请问小明该负什么责任?(3)针对校园霸凌,以下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是?(4)以下哪项是同学可能遭遇校园霸凌的信号?(5)面对校园霸凌,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教育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观点正确?
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对以下内容的认识:(1)校园霸凌的界定及表现形式;(2)相关法律常识;(3)正当防卫的界定;(4)校园霸凌的察觉;(5)校园霸凌的教育观念;(6)校园霸凌的行为特征;(7)校园霸凌行为可能触犯的罪名。
【学生活动】:举手抢答回答问题,通过题目,学习积累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以抢答的形式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校园霸凌相关知识,增强对该问题的理解,为产生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积极抢答问题
3
多维原因分析——小组活动:案例讨论
【教师活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54人分为六个大组。并下发2024年3月邯郸初中生校园霸凌案例材料,包括案例背景、事件经过、案件处理、案件细节、校方回应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时间3分组。讨论内容为:六个大组分别从被霸凌者、霸凌者、旁观者、家长、学校、社会等六个角度分析该校园霸凌案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讨论结果汇报方式:各组在A4纸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拍照上传到Ai平板。各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简短汇报,时间2分钟以内,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
学生讨论期间,在课室进行巡视指导。
最后,结合学生的作答,教师分别从个人自身(包括被霸凌者、霸凌者、旁观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发展和不良因素诱导等方面原因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阅读案例材料,从不同角度围绕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小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呈现并汇报讨论结果。对其他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增强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认识到案件的严重危害性,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校园霸凌的发生。
【设计意图】: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对校园霸凌的危害形成更加具象的认识,让课堂的探讨更具针对性。引导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事件发生原因,进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增强社会担当意识。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提升班级凝聚力。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事件
【教师活动】:结合课前问卷中两道问答题回答情况,对学生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主要方式,以及学生曾经见义勇为或为同学勇敢发声的经历及感想进行小结。结合学生的回答,挑选三位学生在课上进行经历分享,并谈谈自己感想。根据学生分享内容,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
在课前一周布置作业:根据影片《少年的你》,在原剧情人物背景的基础上,对剧情进行改编或原创,完成编剧,进行教育戏剧排演。改编的核心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怎样做才能尽量预防校园霸凌的发生?根据学生们排演情况,挑选其中一组在课上进行展示,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结合学生演出情况,分别从个人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四个方面总结应对如何预防校园霸凌事件。最后对学生提出期望: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共创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活动】:按小组进行教育戏剧创演。课前预演出给老师看,根据建议进行修改。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深入思考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预防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认识到预防校园霸凌对维护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性,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设计意图】:采用教育戏剧的形式,调动学生对话题的探究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让深度学习得以发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校园霸凌的重要性,以及对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的责任意识。
5
课堂小结:呵护和谐、温暖的五班,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勇敢与正义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你觉得可以用哪些关键词描述我们的班集体?结合本节课探讨的问题,你觉得我们班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本班班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列举三个具体情境作为例子,提出目标期望,提炼主题:呵护和谐、温暖的五班,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勇敢与正义。
(1)当个人行为问题影响到班集体时(如忘记做值日、迟到、穿着礼仪服不规范等),希望同学们勇于承担,增强自律意识,培养班级责任感;
(2)当看到有同学言行不当时,希望同学们勇于站出来,积极帮助提醒与纠正,培养正义感。
(3)当同学之间出现小矛盾小摩擦时,希望同学们勇于反思,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会换位思考。
【学生活动】:回顾课堂探讨主题,结合平时在班的学习生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认识到从日常做起,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班情,引发其对班级实际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元培班学生应具备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培养勇于担当的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更加优秀、更加温暖的自己。
07
教育反思
本节课基于班情,设计主题:五班同心,携勇敢与正义前行。从“预防校园霸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改善言行规范,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案例小组讨论、教育戏剧等课堂活动的设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探究思路,主动从多维度进行思考、分析与总结,对校园霸凌问题展开深度学习。最后,回归班情,提出具体目标要求,提炼主题,引导学生将预防校园霸凌内化到思想认识,并落实于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整节课中学生们的表现体现了高一5班学生团结、有爱、向上的良好班风。
在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中,有以下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完善:
(1) 在小组汇报环节,教师在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后进行及时点评与补充,会使得课程环节的推进更加流程生动。
(2) 在新课导入环节可加入视频展示,增强学生的感官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 课前调查问卷的内容可进一步深挖,整节课的重心依托问卷铺开,紧扣班情,按“班级目前有什么问题à全班一起讨论à合力解决”的思路去设计,把邯郸校园事件的小组讨论环节进行删减,课堂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例如:前三个问题说明本班有12位学生曾近距离接触过校园霸凌,可以让学生进行详细描述,接着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循序渐进,切入主题。
(4) 关于教育戏剧创演环节,可以在课后让学生们进一步开展校园公益短片比赛,并另用课时让表现突出的小组在课上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