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书画艺术源流》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二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书画艺术源流》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二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书画艺术源流》教学设计
课题 书画艺术源流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二
核心素养目标 1、在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上,能够清晰阐述中国书画艺术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对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有系统的认识。2、 在书画艺术思想讨论活动中,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书画艺术流派之间的异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3、在参与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时,能够感受到书画艺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之情。4、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关于浙江书画艺术的研究报告或展示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书画艺术源远流长。2、浙江的书画艺术。3、浙江的文化之源。4、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5、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教学难点 1、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2、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8课《书画艺术源流》板书课题。视频导入:《书法的魅力》。导语:书画艺术源远流长“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画面。而在中国古代,很多诗人会通过书画来展现他们心中的意境。那么书画艺术是怎样从最初的简单描绘发展到能够表达如此丰富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书画艺术源流。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如何了解浙江文化。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信息源浙江的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物质文明的艺术再现,更是精神追求的深刻体现。因此,欣赏书画作品,领略书风、画风不仅能窥见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更能陶冶情操,促进精神境界的升华。浙江是个书画大省,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万千精品孕育了无数大师。今天,我们欣赏这些艺术珍品的多维表现,读懂蕴含在其中的多元语言,既是对浙江文化的历史透视,也是为走向未来而提升审美、创美能力的必要一课。浙江的文化之源徜徉在浙江书画艺术的长廊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幅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精品:(1)潘天寿以画写意山水和花鸟为主,有时也画些人物。(2)黄宾虹的画风在晚年有很大的变化,即画面趋黑,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则到不规则。(3)黄宾虹说:“我过去有一个时期,多半是师法古人,从书本里学;近三四十年来才师法造化,到各地跑跑。”。(4)潘天寿说:“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即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是也。PS:具体内容见书P111—P112。二、导学窗从浙江的书画艺术材料中获取的信息1、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1)浙江近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2)他的书画艺术特点 以气势为主,布局、下笔都是大气磅礴。“古人为宾我为主”“用色不避俗而不俗”“广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 保持着“以我为主”的独立性。(3)这种艺术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广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4)浙江现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黄宾虹和潘天寿。(5)黄宾虹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是:山水画。(6)黄宾虹晚年的艺术风格:画面趋黑,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则到不规则。(7)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 黄宾虹师法自然造化。(8)潘天寿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是 写意山水和花鸟,有时也有人物。(9)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布局善于“造险”和“破险”,赋色沉重斑斓,笔墨有金石味,厚朴劲挺、气势雄阔,但在刚健奇崛中又蕴含着秀丽妩媚。“浙江山刚水柔,有雄伟的天台、雁荡和钱江潮,又有美丽清秀的西湖;有高亢的绍剧,也有柔媚缠绵的越剧。在绘画史上有特具风格的浙派。(10)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浙江山刚水柔,有雄伟的天台、雁荡和钱江潮,又有美丽清秀的西湖;有高亢的绍剧,也有柔媚缠绵的越剧。在绘画史上有特具风格的浙派。潘天寿是浙江人,他的艺术成就和他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2、上述阅读材料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1)浙江为什么历代都有书画名家出现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经济、重视教育以及频繁的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使浙江历代都有书画名家出现。(2)浙江的书画艺术为什么能够世代传承、持续发展 浙江有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专业的艺术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培养书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许多书画世家代代相传,将独特的技法和风格传承下去;社会普遍对书画艺术有着高度的认可和推崇; 浙江发达的商业经济为书画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从浙江的书画艺术家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其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其二,创新精神。为书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其三,刻苦钻研的毅力。他们以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其四,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感悟。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刻理解。其五,追求艺术完美的执着。注重细节,力求展现出最完美的艺术效果。其六,文化自信。通过书画作品向世界展示浙江的文化魅力。三、活动场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1.事先准备好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作品(复制件)各一幅。2.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讨论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艺术思想。我们小组介绍潘天寿的艺术思想。潘天寿说:“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间以写生……临仿,即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是也。写生,即所谓师造化以资形式之似是也。”意思是说,绘画既要向古人学习,更要师法自然造化。他的作品,布局善于“造险”和“破险”,赋色沉重斑斓,笔墨有金石味,厚朴劲挺、气势雄阔,但在刚健奇崛中又蕴含着秀丽妩媚。3.各组欣赏作品,并结合有关作者的资料讨论:(1)这幅(《鹰石山花图》)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独特图式:采用了潘天寿独创的山水与花鸟相结合的创作图式,所写内容由其花鸟画中经典的鹰石、山花、野草等元素构成。笔墨运用:弱化了浓淡墨色的对比。落墨最多处为交错于巨石之外的墨叶,每片叶子墨色变化不大,尽可能统一,以显示块面的层次区别。 构图方式:以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布局,撑满画面,在平面中进行空白分割摆布,着意弱化传统中国画强调的墨色对比。传统与时代结合:舍去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随性,最大限度地结合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开拓出全新的花鸟画创作体系。(2)作品的风格特点所反映的艺术思想;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潘天寿主张在保留中国传统绘画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幅作品体现了他将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理念。
强调笔墨的力量:潘天寿注重笔墨的运用,他以粗笔纯墨画出石的轮廓,线条凝练沉健、铁画金钩,笔力雄健,体现出“强其骨” 的特点。
独特的构图方式:采用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撑满画面,以大的框架布局,在平面中进行空白分割摆布。
追求阳刚之美:从高远、大处立意,舍去了一些细节的过渡,使整个画面具有大气磅礴、朴素原始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形象,呈现出一种高度辨识力的阳刚之美,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3)这种艺术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潘天寿的艺术思想鼓励我们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既要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脉,又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有益的外来元素,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交融中,实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文化艺术。(4)用一句类似广告语的话概括这种艺术思想“坚守民族艺韵,拉开中西距离,绽放独特魅力!”“秉持民族风格,拉开中西绘画界限,开创艺术新篇!”“拉开距离,捍卫传统,让中国绘画独放异彩!”“民族绘画自信前行,中西距离各自分明,艺术之花别样红!”“尊重差异,传承创新,在中西绘画距离中铸就辉煌!”4.各组推选代表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5.邀请书画老师或当地对书画艺术有研究的人士一起参加,并请他们在讨论中接受咨询,听汇报时进行评价。活动二: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浙江书画艺术的资料,内容包括:(1)书画家姓名;(2)年代;(3)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4)主要艺术成就。书画家姓名:赵孟頫 年代: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主要艺术成就:他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书画家姓名:徐渭 年代:1521年3月12日-1593年 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浙江绍兴 主要艺术成就: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能诗文,戏曲,书画皆精。书画家姓名:丰子恺 年代: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 主要艺术成就:擅长散文和漫画,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2.比一比,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多。 3.全班汇总,整理成下表:姓名年代出生地或居住地主要艺术成就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浙江绍兴“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擅长散文和漫画,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四、链接钮浙江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浙江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智永和尚、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 浙江古代历史上的著名画家:曹不兴、孙位、燕文贵、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嵩、江参、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戴进、徐渭、蓝瑛、陈洪绶。PS:详细内容见书P114-115。浙江近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擅长书法、诗文,尤其精于治印。其篆刻先学浙派,后广取各家之长,并将古今各派融会贯通,形成了古朴苍劲、虚实相生的特色,其中尤以石鼓文的成就为最高。 PS:详细内容见书P116。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刻家丁仁、王、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临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1961年,西泠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PS:详细内容见书P116-117。西泠印社创建的意义是什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金石篆刻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机构,保存和传承了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在学术研究方面,为金石学、印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相关学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文化交流方面,西泠印社成为了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进了国际的文化理解和友谊。五、知识拓展 书画工具与材料的发展: 毛笔的演变:从最初简单的兽毛捆绑到后来各种形制和材质的毛笔,如羊毫、狼毫、紫毫等,不同的毛笔适应了不同的书画风格和技法。 宣纸的出现与发展:宣纸具有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等特点,对书画艺术的表现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探讨宣纸的制作工艺和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 墨的种类与制作:从松烟墨到油烟墨,以及各种彩色墨汁的出现,丰富了书画作品的色彩层次和表现效果。书画装裱艺术:书画装裱艺术,这一古老而精妙的传统技艺,宛如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书画作品的灵魂与魅力。
书画装裱艺术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书画作品进行装框和装裱,它更是一种对艺术的精心呵护和升华。通过一系列精细而复杂的工序,装裱师们宛如工匠大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赋予书画作品新的生命。
书画装裱艺术不仅能够保护书画作品,使其免受岁月的侵蚀,更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装饰,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它是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浙江的书画艺术对世界的影响:在中国油画史上,浙江始终是举足轻重的学术中心。“浙江油画从开始就确立了一种坚定的文化选择,呈现东方文化特有的诗性情致和写意状态。
浙江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理解。 了解浙江的书画艺术。从浙江的书画艺术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思考并完成练习分组讨论并研究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了解浙江书画艺术。了解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书画家。进行知识拓展 初步思考课堂任务,培养拓展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对浙江文化和历史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际思考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小组活动强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请说一说书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书画艺术源流1、书画艺术源远流长。2、浙江的书画艺术。3、浙江的文化之源。4、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5、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临摹一幅古代书画作品,然后写一篇 心得体会,描述您在临摹过程中的感受和对原作的理解,字数不限。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第18课时
书画艺术源流
(浙摄影版)初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在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上,能够清晰阐述中国书画艺术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对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有系统的认识。
01
在书画艺术思想讨论活动中,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书画艺术流派之间的异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
02
在参与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时,能够感受到书画艺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关于浙江书画艺术的研究报告或展示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03
04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画面。而在中国古代,很多诗人会通过书画来展现他们心中的意境。那么书画艺术是怎样从最初的简单描绘发展到能够表达如此丰富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书画艺术源流。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
探究新知
信息源
书画艺术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物质文明的艺术再现,更是精神追求的深刻体现。因此,欣赏书画作品,领略书风、画风不仅能窥见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更能陶冶情操,促进精神境界的升华。浙江是个书画大省,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万千精品孕育了无数大师。今天,我们欣赏这些艺术珍品的多维表现,读懂蕴含在其中的多元语言,既是对浙江文化的历史透视,也是为走向未来而提升审美、创美能力的必要一课。
浙江的书画艺术
探究新知
信息源
(1)潘天寿以画写意山水和花鸟为主,有时也画些人物。
(2)黄宾虹的画风在晚年有很大的变化,即画面趋黑,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则到不规则。
(3)黄宾虹说:“我过去有一个时期,多半是师法古人,从书本里学;近三四十年来才师法造化,到各地跑跑。”。
(4)潘天寿说:“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即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是也。
PS:具体内容见书P111—P112。
浙江的文化之源
徜徉在浙江书画艺术的长廊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幅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精品: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浙江的书画艺术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1)浙江近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书画艺术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
以气势为主,布局、下笔都是大气磅礴。“古人为宾我为主”“用色不避俗而不俗”“广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 保持着“以我为主”的独立性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浙江的书画艺术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3)这种艺术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浙江现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宾虹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是:
____________。
“广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
黄宾虹和潘天寿
山水画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浙江的文化之源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6)黄宾虹晚年的艺术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潘天寿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趋黑,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则到不规则
黄宾虹师法自然造化
写意山水和花鸟,有时也有人物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浙江的文化之源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9)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作品,布局善于“造险”和“破险”,赋色沉重斑斓,笔墨有金石味,厚朴劲挺、气势雄阔,但在刚健奇崛中又蕴含着秀丽妩媚。“浙江山刚水柔,有雄伟的天台、雁荡和钱江潮,又有美丽清秀的西湖;有高亢的绍剧,也有柔媚缠绵的越剧。在绘画史上有特具风格的浙派
“浙江山刚水柔,有雄伟的天台、雁荡和钱江潮,又有美丽清秀的西湖;有高亢的绍剧,也有柔媚缠绵的越剧。在绘画史上有特具风格的浙派。潘天寿是浙江人,他的艺术成就和他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
探究新知
导学窗
2、上述阅读材料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从浙江的文化之源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1)浙江为什么历代都有书画名家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经济、重视教育以及频繁的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使浙江历代都有书画名家出现
(2)浙江的书画艺术为什么能够世代传承、持续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有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专业的艺术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培养书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许多书画世家代代相传,将独特的技法和风格传承下去;社会普遍对书画艺术有着高度的认可和推崇; 浙江发达的商业经济为书画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探究新知
导学窗
从浙江的文化之源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3)从浙江的书画艺术家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其二,创新精神。为书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其三,刻苦钻研的毅力。他们以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其四,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感悟。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刻理解。其五,追求艺术完美的执着。注重细节,力求展现出最完美的艺术效果。其六,文化自信。通过书画作品向世界展示浙江的文化魅力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事先准备好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作品(复制件)各一幅。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讨论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艺术思想。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我们小组介绍潘天寿的艺术思想。潘天寿说:“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间以写生……临仿,即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是也。写生,即所谓师造化以资形式之似是也。”意思是说,绘画既要向古人学习,更要师法自然造化。他的作品,布局善于“造险”和“破险”,赋色沉重斑斓,笔墨有金石味,厚朴劲挺、气势雄阔,但在刚健奇崛中又蕴含着秀丽妩媚。
探究新知
活动场
3.各组欣赏作品,并结合有关作者的资料讨论:
(1)这幅(《鹰石山花图》)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独特图式:采用了潘天寿独创的山水与花鸟相结合的创作图式,所写内容由其花鸟画中经典的鹰石、山花、野草等元素构成。
笔墨运用:弱化了浓淡墨色的对比。落墨最多处为交错于巨石之外的墨叶,每片叶子墨色变化不大,尽可能统一,以显示块面的层次区别。
构图方式:以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布局,撑满画面,在平面中进行空白分割摆布,着意弱化传统中国画强调的墨色对比。
传统与时代结合:舍去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随性,最大限度地结合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开拓出全新的花鸟画创作体系。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作品的风格特点所反映的艺术思想: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潘天寿主张在保留中国传统绘画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幅作品体现了他将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理念。
强调笔墨的力量:潘天寿注重笔墨的运用,他以粗笔纯墨画出石的轮廓,线条凝练沉健、铁画金钩,笔力雄健,体现出“强其骨” 的特点。
独特的构图方式:采用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撑满画面,以大的框架布局,在平面中进行空白分割摆布。
追求阳刚之美:从高远、大处立意,舍去了一些细节的过渡,使整个画面具有大气磅礴、朴素原始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形象,呈现出一种高度辨识力的阳刚之美,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探究新知
活动场
(3)这种艺术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潘天寿的艺术思想鼓励我们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既要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脉,又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有益的外来元素,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交融中,实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文化艺术。
探究新知
活动场
(4)用一句类似广告语的话概括这种艺术思想: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坚守民族艺韵,拉开中西距离,绽放独特魅力!”
“秉持民族风格,拉开中西绘画界限,开创艺术新篇!”
“拉开距离,捍卫传统,让中国绘画独放异彩!”
“民族绘画自信前行,中西距离各自分明,艺术之花别样红!”
“尊重差异,传承创新,在中西绘画距离中铸就辉煌!”
探究新知
活动场
活动一: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4.各组推选代表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
5.邀请书画老师或当地对书画艺术有研究的人士一起参加,并请他们在讨论中接受咨询,听汇报时进行评价。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浙江书画艺术的资料,内容包括:(1)书画家姓名;(2)年代;(3)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4)主要艺术成就。
活动二: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书画家姓名:赵孟頫
年代: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主要艺术成就:他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浙江书画艺术的资料,内容包括:(1)书画家姓名;(2)年代;(3)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4)主要艺术成就。
活动二: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书画家姓名:徐渭
年代:1521年3月12日-1593年
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浙江绍兴
主要艺术成就: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能诗文,戏曲,书画皆精。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浙江书画艺术的资料,内容包括:(1)书画家姓名;(2)年代;(3)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4)主要艺术成就。
活动二: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书画家姓名:丰子恺
年代: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在浙江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
主要艺术成就:擅长散文和漫画,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比一比,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多。
3.全班汇总,整理成下表:
活动二: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姓名 年代 出生地或居住地 主要艺术成就
赵孟頫 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徐渭 1521年3月12日-1593年 浙江绍兴 “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
丰子恺 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 擅长散文和漫画,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
探究新知
链接钮
浙江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
浙江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智永和尚、
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
浙江古代历史上的著名画家:曹不兴、孙位、燕文贵、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嵩、江
参、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
镇、戴进、徐渭、蓝瑛、陈洪绶。
PS:详细内容见书P114-115。
探究新知
链接钮
浙江近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擅长书法、诗文,尤其精于治印。其篆刻先学浙派,后广取各家之长,并将古今各派融会贯通,形成了古朴苍劲、虚实相生的特色,其中尤以石鼓文的成就为最高。
PS:详细内容见书P116。
探究新知
链接钮
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刻家丁仁、王、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
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临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
PS:详细内容见书P116-117。
探究新知
链接钮
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
1961年,西泠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
PS:详细内容见书P117。
探究新知
链接钮
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
西泠印社创建的意义是什么?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金石篆刻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机构,保存和传承了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在学术研究方面,为金石学、印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相关学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文化交流方面,西泠印社成为了中国与世
界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进了国际的文化理解和
友谊。
知识拓展
书画工具与材料的发展:
毛笔的演变:从最初简单的兽毛捆绑到后来各种形制和材质的毛笔,如羊毫、狼毫、紫毫等,不同的毛笔适应了不同的书画风格和技法。
宣纸的出现与发展:宣纸具有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等特点,对书画艺术的表现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探讨宣纸的制作工艺和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
墨的种类与制作:从松烟墨到油烟墨,以及各种彩色墨汁的出现,丰富了书画作品的色彩层次和表现效果。
知识拓展
书画装裱艺术:
书画装裱艺术,这一古老而精妙的传统技艺,宛如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书画作品的灵魂与魅力。
书画装裱艺术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书画作品进行装框和装裱,它更是一种对艺术的精心呵护和升华。通过一系列精细而复杂的工序,装裱师们宛如工匠大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赋予书画作品新的生命。
书画装裱艺术不仅能够保护书画作品,使其免受岁月的侵蚀,更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装饰,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效果。它是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知识拓展
浙江的书画艺术对世界的影响:
在中国油画史上,浙江始终是举足轻重的学术中心。“浙江油画从开始就确立了一种坚定的文化选择,呈现东方文化特有的诗性情致和写意状态。
浙江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理解。
课堂练习
请说一说书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的重要性:书画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它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表达,更是民族精神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承书画艺术,我们能够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发展的机遇:科技的进步为书画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使书画作品能够更迅速、广泛地传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为书画艺术的传承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书画艺术纳入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课堂总结
书画艺术源流
1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
2
浙江的书画艺术
3
浙江的文化之源
4
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5
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板书设计
悠远的文化源头
1、信息源
2、道学窗
3、活动场
4、链接钮
课后作业:
1、临摹一幅古代书画作品,然后写一篇 心得体会,描述您在临摹过程中的感受和对原作的理解,字数不限。
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
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课后作业
1.临摹一幅古代书画作品,然后写一篇 心得体会,描述您在临摹过程中的感受和对原作的理解,字数不限。
37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