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主题班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资源简介

小学主题班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背景
大背景: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能深刻理解背后的内涵,比如说为什么要贴福字,福字的涵义是什么,怎么贴福字,大多数人都是不怎么清楚的。
小背景: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所感知,他们能随时观察到过年会贴福字,但是不知道福字背后深刻的内涵,尤其不知道要如何做到知福惜福,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浪费、不知足、不感恩的现象。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视频欣赏、小组活动等环节,了解贴福字的来历,能解读福字背后的所隐含的深刻涵义,了解贴福字的讲究。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幸福、绘制福、送祝福等环节,培养学生学会祝福身边的人,学会感知幸福,珍惜幸福。
行为目标:通过送祝福、写行动卡等环节,以小及大,变成能为别人创造幸福的人。
活动准备
小组分成5组,每组准备一盒水彩笔,一张绘福图,一张探究单;
每人一张行动卡;PPT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接福小游戏
1.热身活动:关于“福”的活动,抓手指。讲一个故事,听到福就抓,就逃。
2.宣布课内小约定:集福闯关
设计意图:用与福有关的小游戏直接导入话题。并用集福闯关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板块一:了解福,拓展福
1. 引出话题,说一说哪些地方见过福字→福字随处可见
2. 出示福字,认一认福字的部件及涵义。“一口田”代表了美好的心愿。
3. 听录音读文字资料,了解“贴福”是一种文化传承。
4. 欣赏视频《如何贴福》,回答问题,“贴福”有讲究。
5.介绍古代福字代表的意思:《尚书》中有关福字涵义的最早记录“福,一曰寿,二曰富, 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6.小组合作讨论填写探究单,拓展幸福的涵义。时间为3分钟。
7.交流反馈:拍照上传,请一个小组介绍。古今对比,福的涵义在变多。
设计意图:从福字、来历、贴福、涵义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小小的福字也暗藏门道,给福字加深文化背景。通过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传承,是有继承也有拓展的,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
板块二:感悟福,说幸福
1. 出示图片,体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感悟。
2. 说幸福:说说你感到幸福的瞬间。
设计意图:用“福”字引出每个人对幸福的体悟,并且通过一系列图片的对比,引领学生能知福惜福,感受幸福。
板块三:欣赏福,创绘福
1. 欣赏创意福字:康熙福、世界福
2. 巧手绘福字:畲乡福、启文福。
3. 小组合作,巧手绘福,汇出“一小福”。时间为8分钟
4. 交流反馈:小组一起上台展示反馈,汇报创意以及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创意福字的环节,在拓展涵义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能结合身边的元素对福字进行再创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思维。
板块四:体会福,送祝福
1. 你们的幸福是谁给你们的呢?爸爸妈妈——陪伴福。
2. 出示图片,感悟身边“送福”的陌生人。
3. 小组讨论送福,上台展示。
4. 这些人中有你喜欢的职业吗?你想成为他们中的谁给人们带去幸福呢?
5. 拓展延伸:完成一张“福气行动卡”
设计意图:通过送祝福的环节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恩感谢,同时拓展延伸福气行动卡,引导学生产生感谢他并成为他的想法,把自己的福传递给别人,并写下行动计划,升华创造福的主题。
设计意图
这堂课以“福”字为线索,安排了知福、绘福、悟福、送福环节,是德育过程知、情、意、行的体现。在明线上引导学生从了解福字背后的含义,观察生活创绘福字,引申福字的内涵,引导感知幸福,到最后通过送祝福,写行动卡,一步一步从知识目标走向情感目标,最后达成行为目标。在暗线上,让学生能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传统文化走向创新创造的同时也能体味到每个职业上“为人民谋幸福”的主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创造,学会行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各方面的能力和体验。这堂课从福字为切口,从春节贴福字的现象,引出传统文化内涵,在课堂中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的了解。并在四个板块中融入了了解福知识的“智慧福”,感受自身幸福的“幸运福”,动手绘制福字的“巧手福”,把幸福0传递给别人的“友善福”以及在最后转为实践的“行动福”,在板书中以传统对联的形式呈现,体现了“继承传统,发展文化”的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