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班主任带班锦囊 班级管理:小组管理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新班主任带班锦囊 班级管理:小组管理制

资源简介

中职新班主任带班锦囊 班级管理:小组管理制
带班多年,尝试过很多种班级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小组管理制是最适用于中职生的一种方法。对于中考失利,缺乏自信的中职学生来说,此方法可以为每个学生赋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增强自信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小组管理制
小组自我管理模式是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自我管理的方法。
该模式采用层层负责的管理方法,通过德育量化、操行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表现。
如何进行小组制管理
以我所带班级为例,全班48人,平均分为8个组,每组6人,分工如下:
(一)确定组长
选拔优秀的组长是小组制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军训期间,班主任应尽可能了解学生做班级干部的能力和意愿,初步确立组长的人选。不建议由同学投票选择组长,因为学生之间因接触时间较少,仅凭初印象选择的人选往往无法胜任。
(二)确定组员
组长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其他学生以十人为一组上台选择自己想要加入的组,分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小群体聚集的现象,如:每组中同一宿舍不能超过2个人、同一生源地不能超过2个人、班委不能超过1个人。此步骤由班主任掌握,适时进行组员的调整。
(三)确定分工
小组建立完成后,进行组长与组员的承诺仪式。组长说:感谢你们的信任,我会为组负责,我会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组长。组员们说:我会相信你、支持你、成为一个维护小组荣誉的好组员。仪式感会加深组长和组员之间的关系纽带,让学生明白,尊重选择,信守承诺,是开启中职校园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由组长与组员共同研究决定每位组员的分工及职责,并记录下来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将每周的《小组成绩汇总表》(如下图)发给组长,组员按分工情况统计本组的成绩交给组长,组长汇总本组的最终成绩,每两周递交一次《小组成绩汇总表》给班级纪律管理员。
(四)奖惩规则
纪律管理员监督全班各组的分数统计是否存在错漏或是不公平现象,无误后将各组的《小组成绩汇总表》交给班主任汇总,班主任计算出两周的小组排名,评出优秀小组和需改进的小组。优秀小组可给予一定的奖励,需改进的小组也可进行一些趣味惩罚。
(五)制定班规
班主任结合学校的九大常规等要求列出班规的具体项目,给出相应的加分、扣分分值,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班规的初稿,先试行一个月,后续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因为任何一个规章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班主任将班规打印出来,请所有同学在班规上郑重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努力成为一个信守承诺,捍卫荣誉的优秀中职生。
我在文章的开头提到“赋能”这个词,源于我所读的一本书,书名就叫《赋能》。赋能的含义就是赋予他人能力,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就是相信班级每位学生,不断锻炼他们的能力,完善班级架构,避免深井式的发号施令。这既是打造新型班级团队、提升学生竞争力的选择,也是现实挑战带来的必然结果。而班级小组管理制,就是为学生赋能,让学生做自己擅长且满意的工作,会事半功倍。
希望以上经验可以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借鉴,也希望与志同道合的班主任们共同探讨和完善小组管理制,发挥杨海燕名班主任工作室和马玉华名班主任工作坊的光和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