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仙人掌的春天开花记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是,有些花的花期来得较早,迫不及待地就要绽放出自己的风采;有的花,花期比较长,经历了风雨才开花。教师其实就是种花人。众所周知,种花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育其心。花靠根来吸收水分,如果只是将水洒在花的表面,并不能使花长久美丽。同理,育人,只是做做表面工作,不触及学生内心,则会事倍功半。教师只有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培根铸魂育人,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春天开出芳香美丽的花朵。一、情况描述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在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发现班级问题较为严重。由于之前班级管理较松散,学生心浮气躁,我行我素,致使整个班级班风学风较差,竞争力弱。为了从根源上整顿班风学风,我决定采取先严后松的管理模式,从严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进行纠正。从整体到个体,我开展了大规模的“重整班风”活动。其中举措之一就是严抓纪律。我经常在早上自主学习、午休午读、自习课等时间到班管理纪律。一有时间便找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这些曾经被“放养”的孩子们在遇到严管后,立马就条件反射般的进行抵抗,小陈同学便是其中的代表。小陈同学,是班上的调皮生,自控力较差,时不时还会欠交作业,像个“仙人球”一样,习惯横冲直撞,毛毛躁躁的。但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尽管经常让老师不省心,但是成绩却可以维持在班上的中上层。当我接手这个班后,为了表达对新任班主任以及对严管方式的不满,以小陈同学为代表的几位学生立即在班级qq群开始对我“讨伐”,对我进行了轮番“攻击”。当我无意中发现qq群里这些信息后,我先是浑身发抖十分愤怒,接着是十分郁闷感到难于理解,对一位新手班主任而言,面对这一群三观还十分不端正的初中生,我的教育无力感扑面而来。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好老师”就应该是不管不理的。他们错误的认识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也成为我在班主任工作起步阶段的第一个大挑战。二、分析诊断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这一件事,方便班级管理,我与部分学生、小陈同学家长以及科任老师进行了沟通,并初步得出以下分析:由于在初一时,小陈更多接受的是“放养式”教育,习惯了所谓“自主管理”模式,比较散漫。尽管如此,他的成绩依然能在初一时维持中上的水平,让他对自己的学习很有信心,但也总是处于中游水平,难于更上一层楼。但由于我接手后,班级管理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他叛逆心理发作,而家长对他不敢严加管束,加上小陈自身的性格比较急躁,身上带点“刺”,因此对我有比较大的偏见,在小陈看来:“不被老师管束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为什么要被管呢?”。对于被接班的学生而言,对新任班主任有抵触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作为班主任,我该如何转变小陈的思维,让他能够接受我,并且有更大的进步,从而真正获得成长呢?三、策略实施1. 做平等对话者面对小陈在网上发泄对我的不满,我并没有对他采取严厉的处理方式,而是在第二天找他面对面坐下来进行平等谈话。要让小陈能真正接受我这个新班主任,就要了解他,也要让他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而对我放下成见。我们像刚认识的朋友一样,选择了聊天的方式进行“破冰”。我与他谈过去、谈现状、谈未来、谈理想、谈前途,但没有过多谈及他在q群发表言论一事。在谈话过程中,我看见小陈的眼神逐渐柔和,说话语气也逐渐缓和了。看见他听到我对他的殷切期待后,头低了下去,对我轻轻说了声“对不起”。那一刻,我发现他身上的“刺”好像少了很多。为了让小陈改善自控力差的情况,我与他“约法三章”,如他能在一个月内自习课等无老师在场的时间遵守纪律、不再违纪,那便奖励他一个他特别喜欢的足球。他听到后连忙拿出纸笔,写下了这一约定并签上他的名字。在夕阳的照耀下,那张约定书变得“金灿灿”的,好像更有重量了些,此刻我和小陈一样,都期待“春天”的来临,将约定换成收获的喜悦。平等对话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从学生的心理来看,希望师生之间有一个宽松的气氛,并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这是一种走进学生内心的方式,通过平等对话,教师才能更好的将爱心传达给学生,如此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也才能从心底里接受和信任教师。因此,我和小陈如朋友般轻松的交流,一方面传达了我对他的关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让他对我卸下防备,促进我对他的了解。2. 做家校联系者为了能更全面了解小陈,我与小陈的家长也进行了沟通谈话。了解到小陈在家表现不错,虽然比较懒、贪玩,但是对学习是有追求的,并且也能孝敬父母。我也和家长反馈了小陈的在校表现,提出希望能与家长一起,加强对小陈的正确引导。尽管谈及了小陈的不足之处,但是还是在家长面前,我仍给予小陈比较大的厚望,家长也表示会全力给予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只有学校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作为班主任,毫无疑问的是我们要比其他任课教师对这个班级多操一份心,多担一份责任。因此,家校沟通这一重大问题就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许多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都不高,没能有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作为班主任,应该站在他们角度上帮忙想办法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给予合适的意见。3. 做潜能发现者对于像小陈这样的学生,平时调皮捣蛋,很有可能是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和他交流后发现,他很喜欢集体活动,喜欢和同学嘻嘻哈哈。但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被鼓励、被看见,于是我决定打造他在学习上的成就感。在教学中,我对他有额外的要求,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让他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跳一跳,摘到桃”,以激励性、鼓励性、肯定性的话语为主,让他拥有获得进步的喜悦。另外,我发现他在写作、科技创作、足球上有不俗的表现,我又鼓励他多参加征文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在课程中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认可学生,在作业中欣赏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变化,在老师的看见中汲取力量,拔节生长。凭借着他的努力,小陈获得了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活动的三等奖;在这学期,他还带领我班获得班际足球赛的季军。在初二春季开学第一课上,我给他颁了“班级最佳潜力奖”,鼓励他继续努力。终于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小陈同学斩获“年级进步奖”,他也得到了他的奖品:足球。他的“刺”成为了他的“矛”,一点点击破自己的坏习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春天里经历了风雨后绽放的美丽。四、成效总结1、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有仁爱之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班主任在教授好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爱的教育。当我怀揣爱生如子、视生如友的心与他们在一起时,我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当学生们进步时,我跟着一起高兴;当他们情绪低落时,我会用心交流和鼓励;当他们犯错时,我会诚恳地疏导并纠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帮助;当我温暖的微笑、赞许的目光、亲切的交谈以及作业本上中肯的批语在学生们心中激起涟漪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师”二字的丰富内涵,真正明白“教师”二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和深重责任。“你可以的”“再坚持一下”“你有巨大的潜力”“你很棒”等等的话语,在传递师爱时,也证明了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2、看见,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被发现。他们身上的潜能正等待被发掘,他们渴望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他们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在平时对小陈同学的教育中,注意发现他的微小进步,即使是一节自习课在安静完成作业,我都给予充分肯定,积极引导,让他充满自信让他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尽管某些学科成绩暂时不理想,那是因为他还不够认真,自控力还不够。如果能从现在开始,把心思多放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另外,在这学期的足球赛中,他带领同学发挥集体的力量,战胜其他班,获得季军的成绩。这是他的“高光时刻”,因此要充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班级总结中大力表扬他,并且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也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位学生只要受到老师的爱护、信任,就会有一种受到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就会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名学生,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学生,那所谓的不良行为学生终究会变成潜能生。我坚信,看见的力量很强大。3、反复,是教育的常态一般来说,“带刺”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已有一定的时间,短期内不可能让他改变所有的毛病。“反复抓,抓反复”是教育这类学生的一般规律。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可以先让学生确定可行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树立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激励方式,建立自信,并且反复教育,循序渐进,逐步取得进步。这是一个非常不易且漫长的的过程,而且可能还会反复出现统一问题,但是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足,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并相应改变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教育更具实效性,最终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不论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具有反复性,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通过一次教育就能彻底转化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灰心,要相信看见的力量,相信反复的力量,通过不断鼓励、不断纠正,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五、结语仙人掌养护好的话是会开花的,但开花需要的周期是很长的。小陈就像仙人掌一样,虽然带着刺,但也能迎来开花的时刻,关键是要不断地给仙人掌浇水施肥。相信孩子,静等花开,我们既是教育者,我们也是种花人,既要尽心,更要恒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