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防艾主题班会—— “防艾”路上我之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防艾主题班会—— “防艾”路上我之行

资源简介

【班会】”防艾主题班会—— “防艾”路上我之行
班会背景
近年来,艾滋病的蔓延和扩散由高危人群快速转向普通人群,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比率也在逐年上涨。因此,在校园内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变得极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预防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班会目标
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及危害。
2. 通过大数据的展示,使学生了解现阶段的艾滋病疫情,认识到艾滋病增长和蔓延的速度惊人,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3. 以目前艾滋病传播的最大温床——男男同性恋为例,帮助学生认识到:洁身自爱、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杜绝高危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有力武器。青年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1. 授课 PPT
2. A2 彩纸和多色彩笔。
班会过程
源起
师展示来自阿根廷的旅行者展示北京协和医院的图片。
师: 1985 年 6 月,一位来自阿根廷的旅行者因为身体不舒服走入了北京协和医院,就在他入院 5 天后病发身亡。是什么病这么严重呢?
学生回答:……
师:原来他得了艾滋病。这是自 1981 年 1 月美国洛杉矶发现首例艾滋病患之后,时隔 4 年,中国大陆也出现了艾滋病疫情。
师:对于艾滋病,同学们并不陌生,经常会在电视上、各种宣传资料或展板上看到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老师要考考大家对艾滋病到底“知多少”,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头脑风暴”环节。请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然后拿出彩纸,将彩纸用笔分为内圈和外圈。
任务:1、2、3 组回想自己对艾滋病的了解以及由艾滋病联想到的内容,写在内圈里,形成一棵属于你们的“艾”之树。4、5、6 组的同学,请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得了艾滋病,他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们的设想写在内圈里,形成棵“艾”之树。
(头脑风暴没有对错之分,想到什么都可以写下来,记录员负责把所有同学的想法和意见记录在“艾”之树上。讨论时间为 5 分钟,之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观点整理:
1. 艾滋病从体象中并不能及时看出,但它就像一枚随时可能爆发的炸弹,潜伏在我们的身体里,根据个体差异、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惯的不同,有 2 ~ 10 年的潜伏期。这时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传播能力极强。
2.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医生们开始碰到一些奇怪的病例,这些病人感染上只有免疫系统极端衰弱的人才会感染上的罕见疾病。到 1981 年,这种病例增加到数百例。医学界把这种病症命名为“后天免疫缺陷综合症”, 简称 AIDS,即俗称的艾滋病。1983 年,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现,艾滋病主要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毒只能透过电子显微镜才观察得到。艾滋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不但不会被消灭,反而会进入白血球内占领此细胞,使得被侵占的白血球细胞制造出更多的 HIV。经年累月之后,白血球细胞数量下降并丧失功能,人体因而失去抵抗疾病的免疫功能,病原体及微生物乘机经血液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患上各种罕见疾病,最终死于艾滋病并发症。所以艾滋病毒又叫作人体免疫缺失病毒 , 简称 HIV。
3. 艾滋病的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开始于病毒初入人体期间。在数星期内,许多感染 HIV 的人,会有几天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第二个阶段称为“症候性阶段”。此时的患者会呈现非常清楚的症候,如体重迅速下降、由肠内的寄生虫导致腹泻、极度疲倦、淋巴结肿大、发烧以及夜间盗汗。
第三阶段是艾滋病阶段。病人会显现出在前面提过的一些非常罕见的疾病(教师可展示相关图片),此时即可确定病人所得的是艾滋病。一旦论断确定,80% 的病患在 4 年内就会死亡, 50% 的人 2 年内死亡。
4. 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传播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以往,静脉吸毒和非法采供血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如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这些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最危险的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让我们感染上艾滋病毒
学生回答示例:无消毒措施的理发店、游医或简陋的私人牙医、 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去不正规的医院或美容院做针灸、穿耳洞、纹身等。
师:大家一定听说过一夜情、卖淫嫖娼等行为。这些行为发生之前,当事人是不会去做事前检查的,所以都在不了解对方底细的情况下,与不相识的人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这为艾滋病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温床。
直击
师:中学生的性行为有男女之间的,也有男男或女女之间的。有人认为男女间发生性行为,会怀孕,后果很严重,而男男间或女女间发生性行为就不会有怀孕这样的严重后果了。事实真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师:同性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几率要远高于异性性接触,尤其是男男同性性接触。目前,由男男性行为引起的艾滋病传播病例,占所有病例的 85%。肛门发生性行为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侵害,但也有些人是主动的。
回响
师:艾滋病戴着面具来到我们的身边,如爱情、刺激、虚荣……作为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
任务:请每一个小组拿出“艾”之树,在外层圈内以防艾的方法、你的感悟为花或果,完善我们的“艾”之树。时间为 5 分钟。
观点整理:
1.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性,让自己不会因为无知而被感染。
2. 做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者,并安全地去帮助艾滋病人,不要有歧视。
3. 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有些同学很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了不起,别人不敢的我敢(列举与社会青年接触感染的事例)。
学生在发言中分享自己的所得与感悟。
班会总结
每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背后都有一段曲折而令人感慨的故事,它警醒着每一位世人——“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让我们一起:防艾抗艾,从我做起;合力抗艾,共担责任;拒绝诱惑,健康生活,共享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