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班级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班会背景一个班的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虽然能够理解“班级就像一个家”的表层含义,但是对于班级这个“家”的精神内涵却体会不深。同时,考虑到他们具有乐于表达、自我认知逐渐进步、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等特点,设计了主题为“班级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的班会活动课。这样的主题和形式,不仅切入口小,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唤醒学生的情感。班会目标1.体会“班级是我家”的精神内涵。2.通过大胆表达爱,诠释“班级是我家”的温暖,深刻体会身在“家”中的幸福。3.通过课堂延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把班级建设成温暖的大家庭。课前准备1. 体验活动的皮筋和情感冥想的祝福卡。2. 向原班主任借用班级照片制作课件。3. 课前调查班级现状。4.课前拍摄集体照班会过程一、概念引入,讨论中领悟责任(一)照片欣赏,引出话题师:首先,让我们随着大屏幕,向大家介绍我们的班级。(出示班级环境布置、同学老师和曾经的活动照片及集体照)师:在美丽的班级环境中,老师、同学生活在一起5 年了,这就是我们的班级。我从你们班主任那儿了解到,她和任课老师们正努力想把我们班级进一步建设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那什么样的班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家?大家小组内讨论。(学生讨论后,小组依次交流讨论结果)师:这节班会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朝着这些目标,把我们班建设成这样一个家?(二)小组讨论,感受责任师:先从我们的班级岗位表开始聊聊。(出示班级分工表)师:根据你平时的观察,你发现哪位同学或老师是在为班级做事的?他是怎么做的?采访预设:每天打扫是很辛苦的,肯定遇到过什么困难吧?采访预设:你为什么要每天坚持这么做呢?(根据学生生成,相机采访学生)(三)述说责任,体会担当师:请你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岗位上是怎样做的?(学生分享)教师小结:孩子们,在建设班级的过程中,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尽职做,这就叫有责任和有担当。正因为有了大家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的班级才称得上是一个家。【设计意图】为落实责任,通过图片展示班级责任岗位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同学、老师的责任意识。安排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在讨论中发现身边同学或老师为班级所作的贡献,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己应为班级尽心尽责,进而达成让学生体会到“人人为班级尽责任”的目标。同时,抓住生成,回归责任,真正落实“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班会理念。二、借助游戏,冲突中学会包容(一)矛盾调查,引发思考现场调查每位学生最近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与同学发生矛盾的现状。(出示矛盾调查表截图和调查结果)师:为什么同学间的矛盾会这么多呢?而在自己小家庭中,矛盾却很少?(出示对比矛盾案例:在家里的冲突和在班级的冲突)质疑:这几乎是一样的矛盾,为什么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呢?总结:在自己家里,我们和父母是有血缘的亲人,父母总会无条件地包容我们。那在我们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咱们又该如何处理好同学间的矛盾呢?(引发思考,问而不答)【设计意图】班级是我家,这个大家庭的“家”和自己小家庭的“家”同样是温馨快乐的,那两个“家”,有什么区别呢?引发学生思考体会,呈现矛盾调查结果,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处理矛盾的方法是否合理,在对比中领悟到: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父母总会包容谅解;而在大家庭中,在矛盾面前要讲道理,要根据是非对错来判断处理。班会课,不仅要有生生间的讨论互动,更要让学生静静思考,从而领悟家的深刻内涵。(二)皮筋游戏,感受包容师:我准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游戏,你肯定能从游戏中领悟些什么!游戏名称:皮筋拔河。规则:两人一根皮筋,用食指勾住皮筋。(学生游戏)师:皮筋拔河真奇妙,我想采访一下大家。采访预设:我看你拔得很轻,你为什么不用全力呢?采访预设:他在用力拔,而你却在往他的方向靠,这游戏让你明白了什么?采访预设:你们拔得那么用力,再这样下去,会怎样?……师:通过皮筋拔河体验,联系你以前处理矛盾的方式,今后面对矛盾,你会怎么处理?(学生自由说)师:在大家庭中,我们同学间能够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友好相待,那对待我们最亲的父母,你肯定做得更好。(三)矛盾再现,学会沟通师:说得容易做得难,调查表中很多同学矛盾没有化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出示没有处理好的矛盾,现场小组讨论)师:来!小组内,找一个搭档合作,你会怎么想?你们会怎么说,最后怎么做?(温馨提示:处理矛盾相互沟通时,请一定要真诚微笑、礼貌致歉)教师小结:真诚微笑,礼貌致歉,相互理解,懂得宽容!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你们的矛盾。【设计意图】小学班会课要适时开展体验式活动,先行后知,寓教于乐,让教育效果从外在的规范走向价值的引领。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三、诉说故事,温暖中唤醒关爱(一)借助祝福卡,让爱流淌师:你们班主任有一张班级祝福卡让我送给大家。1. 5 年的时间,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出示照片)2. 我们班肯定有很多帮助过你、温暖过你的人,请在左边爱心里,真诚写下一个你特别想感谢的老师或同学的名字。3.(故事冥想)请你用双手轻轻地捂住他的名字,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他不止在你的手心里,他也在你的心里,你一下子就想到了他。是的,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帮助了你,你一直记在心里。他当时说的那句话,做的那件事,你从心底里感谢他。多少次,你都想鼓起勇气当面对他说:谢谢你!用心想,我们来分享你的故事。(二)诉说故事,感受关爱师:孩子,你写的是谁?来,说说你和他的故事。(学生诉说时,教师注意倾听,鼓励引导)(三)适时采访,升华情感1. 采访班主任: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听听你们班主任想跟我们这个大家庭说什么。 采访后小结:温暖的同学情、师生情,让我们逐渐懂得,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班级就是一个家。2. 补充口头感谢:一个班级,你想感谢的肯定不止一人,你还想感谢——3. 表达对家人的爱:(全体起立)那么多人值得你感谢,我们今天就勇敢、真诚地表达这份爱!好,现在,请你离开座位,特别真诚地、郑重地、不带一点儿嘻皮笑脸地走到你的同学、老师身边,握手也行,一个深深的拥抱也好!孩子们,去吧,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爱。4. 今天的班会课,我们朝着如何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家的目标,我们明白了——(请学生各自小结)教师小结:当班级工作需要我时,我要担当责任;当同学间发生矛盾时,我要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包容。平时的生活中,懂得互相关爱,学会表达爱,班级会变成充满爱的家。【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充分激发学生对班级大家庭的情感,通过交流分享的互动模式,让班级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再次运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对温馨故事中的主角提问,让每个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班级的幸福。根据实际情况,可对原班主任进行现场采访,让班主任引导学生对未来班级的建设提出希望,指导今后的行为。(四)课堂延伸,引发实践师:要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家,我们还需要朝哪些目标努力?请看你们写在调查表中的这些关键词,我们需要……这一个个目标,如果汇成一个字,那就是——爱。努力做到这些,我们的班级就会建设得如家般温暖与幸福!班会总结孩子们,一堂课,就能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家吗?显然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们,会带领你们朝着这些目标,共同建设我们的家!这张爱心卡和这些照片送给你们,回去和老师、同学合作,一起布置在教室里,开始你们建设家的实际行动。今天的班会课,希望能成为你人生重要的一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