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课时3课件(共22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课时3课件(共22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Entering the chemical world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课时3 走进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02
0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03
04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
新课导入
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留意过蜡烛在燃烧前后的现象吗?
一、走进科学探究
1.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依次进行,这样可以使观察更有序和全面。观察之后,通常要用科学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描述不仅是记录实验现象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思维加工的重要方式。观察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如探测火焰的温度,检验生成的物质。
小组活动 观察及进行探究实验方法导引
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
1
2
3
4
5
6
提出
问题
假设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
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

结论
7
反思

评价
2.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一、走进科学探究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
变化前 变化时 变化后
记录物质名称,观察并记录其形态、外观等 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 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等
认真观察蜡烛,看一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是什么材料?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及火焰分层情况
·探究蜡烛火焰温度分布情况
·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观察蜡烛的色态味
·探究蜡烛的硬度、密度、溶解性
·观察与探究蜡烛熄灭后的有关情况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
放入水中
【问题】蜡烛主要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感官,在一支蜡烛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你能够观察到那些现象?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观察蜡烛的形态,闻一闻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红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的气味
红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的气味
易切,浮于水面,在水中不溶解
质地较软,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交流讨论
为什么有时会看到蜡烛燃烧时冒黑烟呢?
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
液体小液滴
哪个是烟哪个是雾呢?烟和雾有什么区别呢?


固体小颗粒
实验探究(燃着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烧杯内壁有水雾
有水生成
有二氧化碳生成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石蜡 + 氧气
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
在蜡烛上方分别罩上干燥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交流讨论
蜡烛熄灭时
颜色不变,长度变短
产生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熄灭蜡烛,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一缕白烟从烛心飘出
2.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3.白烟会不会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呢 理由是什么
白烟燃烧,继而引燃蜡烛
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因为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交流讨论
操作 现象 结论
点燃时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明亮,内层暗 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 _______三层
②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外层明显变黑,内层几乎无变化 ______温度最高,
______温度最低
③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再在火焰上方罩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 蜡烛燃烧生成了
_____和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焰心
外焰

焰心
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能否燃烧、产物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
关注物质的性质
物理变化:石蜡受热熔化、石蜡蒸汽凝结等
化学变化:发光、放热、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中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基于证据,经过分析和推理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交流讨论
课堂总结
蜡 烛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石蜡的物理性质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产物
白烟的成分
火焰的温度
科学探究
关注物质的性质
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化学学习的特点
习题训练
1.化学学习中,我们获得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是 (  )
D
A.老师的结论 B.同学的结论
C.网上查到的结论 D.分析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2.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的量有何不同,应该使用( )
A.燃着的木条 B.澄清石灰水 C.带火星的木条 D.水
B
习题训练
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
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
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汽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B
习题训练
4.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石蜡受热熔化,发生了化学变化
B.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由石蜡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可得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的物理性质
D.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描述的是石蜡的化学性质
习题训练
5.张小明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将一直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___变化。
水珠
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